【連載(3)】長篇歷史軍事小說《東方情緣》大愛真情,超越空間!


【連載(3)】長篇歷史軍事小說《東方情緣》大愛真情,超越空間!

長篇歷史、軍事小說《東方情緣》

(上部)

(3) 愛情,籠罩著神秘的面紗

王旭日是駕駛地產現代牌汽車從學校返回“和諧花園”的。

區區5公里的路程,又寬又平的3車道高速公路,他花了40分鐘才趕到家。通衢大道,公交汽車和各式轎車擠得滿滿的。車速太慢,簡直是爬行。

他是研究社會學的學者,駕駛轎車也是少有的高手。現代汽車在他的操縱下,見縫夾塞,就差“追尾”了!他眉頭緊鎖,憂慮佈滿臉上,心中突然滋生了城市化速度太快、汽車工業的發展超過了城市承受能力的感覺。太快了的事情都是一把雙刃劍,有其利也有其弊。還是從前騎自行車上班的好,綠色、無汙染,安全、靈活和便捷!

王旭日為人平和、忠厚、憨實。但是,他有他做人的訣竅,這就是禮貌待人、明禮誠信、熱情不失矜持、助人不失原則。在當今的社會,老實人吃虧的多。他常說:“吃虧是福。”女兒王長春曾經譏誚他是“阿Q”,並且把他的凡事忍讓的精神翻譯成經典語錄:“該我要的可以不要,不該我要的分文不取”。由於抱著這樣的心態,他在任何情況下,都能把持自已,因而鄰里關係相當地好。

王旭日在社區是熱心公益活動的積極分子。經常做專題演講、傳授文化知識、雙休日為居委會搞培訓,提高辦事人員的寫作水平等等。當然,這些都是義務的,居委會請吃工作餐他都婉言謝絕。上完課,夾起皮包趕回自已的家中,泡一碗方便麵對付了事。

他的勤奮精神和自律行為,頗受社區幹部和居民的喜歡。當他的現代汽車排隊進入社區之時,忽聽一輛黑色私家車的車主,站在大門旁邊正與門衛老唐談論他家的奇事哩。

不聽不知道,聽了驚一跳。

私家車的車主叫張伯人,是一個長臉漢子,嘴裡叼一支《中華牌》香菸,詢問老門衛:“唐師傅,今天社區是不是發生了特別的事情呀?”

“王教授家裡來了兩個俄羅斯美人。高雅華貴、氣質非凡。”門衛老唐接受了他一支香菸的饋贈,邊抽菸邊嘖嘖讚歎。

王旭日知道老唐師傅是來京的外地務工人員,到社區任職後,在街頭看到的老外不少,可能是第一次看見老外直接進入社區的,因此頗感意外。

“哪一個王教授?”

“家裡有俄羅斯女婿的王旭日啊!”

“嚯,嚯。他那個洋女婿豔福不淺!”張伯人嘻嘻一笑,嘲諷起來。

“噓——”黑瘦的老唐看見王旭日的轎車進了小區的鐵閘門,手指在嘴上吹了一下,彎腰說道,“王教授,高峰時間,來去的車輛和行人多,請慢行!”

王旭日操縱汽車緩緩地進入地下車庫。兩個車主正在更換一輛紅色私家車的輪胎。哪壺不開提哪壺。他們一邊幹活,一邊口無遮攔地議論時尚的跨國婚姻哩!

“王教授家來的兩個俄羅斯女人,金髮碧眼,白白生生,可漂亮了。”說話的中年漢子叫勾成,常自稱越王勾踐的後人,打趣道。

“是研究性學的王教授嗎?”答話的人叫孔邁。孔邁年紀較輕,披髮長髯,打扮另類。王旭日聽他說過,因為在所謂的“文化大革命”中反對批孔,曾被揪上主席臺“亮相”。說起那段歷史沾沾自喜,無限榮光。孔邁見勾成的車胎已經換妥,從自家車的後座裡取出一瓶牛欄山《二鍋頭》和一隻烤鴨,“他好像叫王旭日吧?”

“是的。他家才有洋女婿嘛!”

“一個洋女婿帶來了兩個洋女人。王教授家中有好戲看嘞。”

“那是洋女婿原來的老婆和女兒!”

“是嗎?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喲,嘖嘖……”

“女人以為嫁了老外,婚姻就保險了。電燈點火,其實不然(燃)。” 勾成說了自已的表姐。“我表姐原來就是歌星,很有名氣,嫁了個外國人。唱歌、走穴樣樣精通,大把進賬,放開生育,一口氣養了5個孩子。她對男人巴心巴腸,但男人意在騙取她的錢財。過了45歲,那老外見她人老珠黃,一紙訴狀離了婚,返回國內另覓新歡去了。俺表姐呢,獨自守著5個混血兒過日子,不可謂不艱苦奮鬥……”

“你表姐的遭遇還算好的,好離好散嘛。”孔邁冷笑一聲,撇撇嘴道,“我有一個朋友,說他表弟的女兒生性活潑,聰慧過人。陰差陽錯嫁了個外國老公,男方倒還恩愛,可是公公婆婆的那套陳規陋習難以容忍。在外面,不准她進入社交圈子;在家中行不能提裙,笑不準露齒;大門不能出,二門不讓進,防賊似的把她盯著,活生生的一朵鮮花過早地枯萎了。本來才華橫溢的女子一事無成,39歲便病死了……”

勾成生得五大三粗,然而頗有文化素養。說道:“愛情這玩意兒,總是籠罩著一種神秘的面紗。許多人整日生活在幻想的面紗之中,總以為‘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作連理枝’。哪裡這麼簡單喲?”想起“紅顏薄命”的古訓,嘆了口氣,“其實,生活是現實的。文化差異、風俗習慣和受教育的程度,才是愛情的基礎。基礎不牢,或者差別太大,哪有共同的語言?夫妻之間話說不到一塊,怎麼能夠吃到一塊、睡到一塊?怎麼能夠幸福?這些姑娘啊,咱們國家男女的比例已經失調。王老五(光棍)那麼多,幹嗎嫁到外國去呢?”

孔邁談興正濃,又舉了個涉外婚姻的例子:“‘仁和之家’老梅的女兒是花劍高手,人稱劍後。嫁到國外之後,公公婆婆是素食主義者,她不會做飯,這就影響了老人的生活,也就成了受氣包。她在國內的父母親呢?高血壓、糖尿病、腦梗、心梗,要有盡有。醫生勸他們改變生活習慣,少吃‘紅肉’,多吃‘白肉’。從此豬肉、牛羊肉一概不沾,就愛吃女兒做的白斬雞、鹽水鴨、醋溜草魚片。雖然飯館有的是,到底缺少家庭的溫馨。老倆口日日盼,月月想,期盼女兒回來探親。這個劍後呢馬不停蹄,來回奔波,身心疲憊不堪,青春的鳥兒早就不復存在了。老梅夫婦明知不久於人世,卻惦記著女兒的婚姻能否天長地久……”

勾成和孔邁跟張伯人一樣,從前都是土裡刨食的農民。城市化的機遇改變了他們的命運。他們耐以謀生的土地被徵用以後,換了居住房,給了土地徵用費,年紀輕的做了合理的工作安置,老年人享受城市的最低生活保障。王旭日參加失地農民的生存狀況、也就是北京新市民生活水平的調研時,把他們作為調查研究的對象,不止一次地採訪過他們。

“日子過得怎樣?”他問。

“芝麻開花,節節高唄!”張伯人、勾成和孔邁不假思索地回答。

他點了點頭,說的都是事實。微笑著,切入正題:“賣土地的錢,怎麼花的?”

“存銀行唄。”他們仨人異口同聲道,“供孩子上大學、娶媳婦嫁閨女、看病、養老……不存銀行怎麼行?”

這是一般新市民的想法。王旭日心想。據他了解的情況,大多數人都有這樣的想法和做法,也有人拿了錢跑到境外豪賭,吸毒,錢搞光了也就蹲監獄去了。當然,這是極個別的敗家子。他又問:“錢夠花了嗎?”

“錢?窮人瘋狂追逐的偶像,富人追逐瘋狂的柺杖。哪有夠花的時候啊!王教授——”勾成倏然間變成了詩人,“像我們這樣享受最低社會保障的新市民,無所謂錢夠不夠。錢多也是花,錢少也是花。當然希望多給一點,多多益善……”

“守不住一畝三分地了,盼望徵地的部門多給點錢。這就是城市化以後,失地農民的思想和追求。傳統的保守,狹隘和固步自封的思想。”王旭日心中暗道,卻給他們出了個主意,“有了錢,你們不會投資麼?比如,讓錢生錢……”

“想過,但是幹不成。”張伯人斷然道,“也就不想了。”

“為什麼幹不成?”

“股票炒不得,外匯黑市交易犯法,搞房地產,本錢太少……” 孔邁心氣難平。

“錢多大幹,錢少小幹嘛!比如,辦個跳蚤市場什麼的……”

“你要我們當小商小販麼?人到中年不學藝。我們不會去幹擺水果攤、賣毛毛菜之類的小事兒!”勾成期望一夜暴富。

“那都是打工仔乾的事情!”孔邁附和。

“你們高不成、低不就哦。”王旭日笑道。他後來聽說,勾成炒股票把本錢賠光了。老婆鬧著離婚,想不通便上吊自殺。幸虧孔邁找他樂磕,發現得及時,才撿回了一條命。從此,倆人成了莫逆之交,商量著籌款買了私家汽車,提供便民服務。

王旭日輕輕地停好汽車,悄無聲息地溜了出去。路過自家的樓道口時,看見居民們一個個眼裡閃動著異樣的光彩找不到地縫鑽進去,氣不打一處來。

“閃開,閃開!”戴大蓋帽的社區保安隊長老朱勸說居民不要圍觀,“你們看‘西洋鏡’似的,影響社區的安定了!”平時很熟悉的鄰居們見他拉長臉兒匆忙行走,讓開一條路讓他去了。

王旭日低著頭,匆忙進入電梯間,心中惱恨不已:“我怎麼遇到這種倒黴透頂的事兒呢?哼!”

(未完待續)


【連載(3)】長篇歷史軍事小說《東方情緣》大愛真情,超越空間!

胡澤煥,四川南充人。克拉瑪依文理學院退休教師,經濟管理副教授。2003年參加北京市職工文學創作班學習,從此潛心文學創作。著有長篇小說《風雲古城》(大眾文藝出版社)、長篇紀實文學《偉大的探索:中國石油拓荒秘史》(石油工業出版社),並在《新疆石油文學》《人民網》《中外名流》《軍墾文苑》《西北風》《天壇》《東城文苑》《國開老年大學》《黑油山傳奇》發表小說及散文作品,總計300萬字。北京市寫作學會會員、北京市東城作協會員、新疆克拉瑪依市作協會員。


【連載(3)】長篇歷史軍事小說《東方情緣》大愛真情,超越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