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选择》:在命运的风暴中找回爱的能力


《另一种选择》:在命运的风暴中找回爱的能力

图片|网络


人生是变幻莫测的,意外和明天哪一个先来,你永远也不知道。

人生又是充满希望的,只要有时间,人潜能很大,复原力很强。

当人生计划不如变化快时,当命运的残忍袭来时,我们更没法逃避,唯一能做主的就是自己的态度。

找到希望,找回爱的能力,才能重拾生活的信心。

《另一种选择》,是一本遭遇伤痛后如何提升复原力的书。

“复原力源于每个人的内在,也源于他们获得的外部支持;复原力源于因生命中的美好而引发的感恩,也源于在挫败中学到的经验;它既来自对于悲伤的解析,也来自对悲伤的接纳。当生活给你当头一棒,让你坠入悲伤之海时,你能做的就是奋力游向水面,重新呼吸。”

这本书告诉我们,要始终坚信,即使像海浪一样闯入意识的悲痛,也终会像潮汐一样退去。当我们挺过来,就会在某些方面更坚韧,当我们找到另一种选择,就仍可以爱,可以找回快乐。

作者谢丽尔就是这样一步步从悲伤的海洋里游上来的,书中记录着她失去丈夫后,如何从极度的悲伤与孤独中,重新获得呼吸,找回快乐的艰难历程。

有书友说,这本书有些不好懂,我真心的要恭喜你,那是因为命运之神眷顾了你,他高高抬起,又将你轻轻放下,你一直在母亲的怀抱里安枕无忧。

但同时,我又很担心你,没有经历过失去,你是否能学会珍惜,珍惜当下,珍惜随缘而来的一切人,一切事,安住当下,去体验我们活着的每一个瞬间,热烈地生活,不遗余力。

《另一种选择》:在命运的风暴中找回爱的能力

当痛苦和悲伤来袭时,不用忍耐,任自己泪流满面,形象扫地,因为那个最真实的自己,需要袒露在阳光之下,无需隐藏,更不必掩饰。活在真实里,心中的洞才能在阳光下慢慢结痂、复原,否则,它会藏在厚厚的茧里,溃烂成殇。

谢丽尔在书中有一段细节让我感动:

一次谢丽尔参加儿子学校举办的音乐会,当看到别的爸爸都来观看表演,儿子的爸爸却再也不能来了,她触景伤情,回家就痛哭失声。


但当晚,她还要为脸书的全球大客户主持一年一度的晚宴。客户们陆续到来,她依然无法恢复平静。她告诉自己要停止哭泣,然后下楼。这时儿子拉着她的手说:


“妈妈,你走吧,即使你还在哭也没关系,每个人都知道我们家发生了什么。他们可能也有让他们哭泣的事情,所以你应该做你自己。”

这个小孩,在痛苦中成长了,试图用他妈妈教给他的东西来劝慰妈妈。

多么痛的领悟,多么飞跃的成长,虽然这样的成长谁也不想经历。但事情发生了,我们只能往前走,迈过悲伤的河流,跨过命运的漩涡,将自己的人生舒展开来,而不是蜷缩在痛苦的枯叶中,放任自己颓靡。

艾伦.洛克曾这样描写他的瘫痪:

“我不会说这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种说法会让人起一身鸡皮疙瘩,它不是福,它是不折不扣的祸。但是,有失必有得,在某些时候,我并不确定所得小于不可避免的损失,还是大于这个损失。”

无论是大于、还是小于损失,有失必有得,这是万古不变的定律。

同时,你用什么样的方式来面对生活,生活就会回报你什么;你用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人生,就能展开什么样的人生;一切都是自己的选择,一切都是我们的应对方式所反射回来的结果。

所以积极乐观的人总能收获幸福,而消极悲观的人依然在抱怨的泥潭中跋涉。

有一句话怎么说来着:

杀不死你的必将使你更强大。

当然,谁都不愿面对追杀,但若逃不开、避不了时,相信谁也不愿坐以待毙。

始终记得维克多·弗兰克尔在《活出生命的意义》中所说:“生命里有一样东西是别人不能从你手中夺去的,而这个就是你人生最大的自由,那就是在任何环境下选择自己态度和行为方式的自由!”

《另一种选择》:在命运的风暴中找回爱的能力

如何去提升复原力?建议大家去看书,书中的1点、2点、3点......一定会给你更多的启发和可行的方案。

在此,我想谈谈生命。

每个人的生命都属于自己,在这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人生旅程里,不断有人上车与你相识,也不断有人下车与你分离,兜兜转转,岁月变迁,能陪你走过全程的,只有自己。这段人生的旅程如何过,过成什么样?留下什么回忆?也全看你自己。

还记得《泰坦尼克号》里的萝丝吗?被绑架的灰暗人生,她如行尸走肉般看不到希望,年纪轻轻就如槁木死灰。然而杰克的出现,给她的生命带来了一丝微光,这个人虽然只陪了她短短一程,却成为她生命的救赎。

沉船面前,即使面对得救的希望,她都宁愿放弃,而选择站在杰克身旁等待死亡,因为没有他,她没有活下去的勇气。船沉了,在零下几十度的海面上浮沉时,杰克将生的希望留给了她,并让她承诺一定要活下去,带着他的期望,去拥抱生活。

因为杰克,彻底改变了萝丝的生命轨迹,一个了无生趣的人,因为一个死去的人,第一次想要开启新的生活。她一个人活两条命,带着杰克的那一份,热烈生活,快意人生。

生命有时就是这么奇妙,绝境处又现峰回路转,尽头前又见柳暗花明。生命中那些感动的瞬间永远闪烁着永不熄灭的光和热,那怕一屡温暖、一丝光亮,都会成为这个残酷的世界美好的救赎。

这本书带给我的触动很多,最让我感动的是作者细心收集的四十多个真实事例,那几十种人生中的主角,在历经重大灾难后的复原之路,处处闪耀着生命破茧而出的耀眼光芒。

心理学家武志红总结得好: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幅地图,按照这幅地图,我们进入阴影,又走出阴影,进入黑暗,又走出黑暗。在不断挣扎、重叠和穿越的过程中,我们的心灵变得更开阔,更深邃。

人生,我们穿梭在一段又一段的历程中,走向那个更好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