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對宅基地只有使用權,遇到拆遷、轉讓時,需要注意這些問題

農村宅基地是農民基於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而享有的可以用於修建住宅的集體建設用地,農民無須交納任何土地費用即可取得,是一種福利性質的。由於其特殊性,在現實生活中,經常會遇到各種問題,如徵收、轉讓等,這邊小編總結了幾個大家關係的問題,希望能給有需要的朋友提供一些參考作用。

村民對宅基地只有使用權,遇到拆遷、轉讓時,需要注意這些問題

宅基地補償和房屋補償歸屬

農村的宅基地和房屋拆遷是分開補償,有兩種補償:一是宅基地補償,一是房屋補償。

由於宅基地的產權屬於村集體,因此,這部分補償歸村集體所有,不會直接給宅基地使用人。具體如何分配,需要通過村民大會進行決定。房屋的產權屬於村民私有,因此房屋補償歸村民所有。宅基地轉讓需要滿足哪些要求

需要是同村村民。如果你想把你家宅基地轉讓出去,轉讓方必須是同一村集體成員。如果不是同一村體成員,轉讓就屬於不合法,後續有任何問題,不能夠通過法律的途徑來解決。必須持有宅基地證。在以前很多農村宅基地是沒有證明的,如果你想要把你家宅基地轉讓出去,就必須要有一份宅基地證才行,證明這個宅基地你有使用權利,如果沒有證明的話,就不能進行轉讓。轉讓方必須有兩處宅基地,轉入方滿足“一戶一宅”條件。宅基地是福利性質的,主要是為了保障農民有所居。

村民對宅基地只有使用權,遇到拆遷、轉讓時,需要注意這些問題

因此,相關規定明確,轉讓方必須有兩處或兩處以上住宅。而轉入方需要滿足“一戶一宅”條件,即沒有宅基地。必須要有協議。把宅基地轉讓出去的話,必須要有協議,協議上面必須要有接收雙方人簽字,還要有見證人簽字以及村委會證明簽字。這所有的證明簽字之後,轉讓方、轉入方就可以拿著宅基地證等,到當地的國土局等部門辦理相應的手續,變更房產的主體和宅基地的使用權主體,這樣才能是合法的宅基地轉讓。

轉讓宅基地時需要做哪些事情?

根據法律要求,宅基地的所有權歸歸屬於集體,集體內部人員只能在有關部門審核後才可以合法使用宅基地,所以宅基地轉讓的過程也就是其使用權轉讓的過程。在協議簽訂完成後,還要通知村集體,得到允許後通過村集體向上級政府告知申請,這樣才能最終成功轉換宅基地使用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