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花電商擠壓、婚慶公司蠶食 打不起“價格戰”長沙實體花店銳減

鮮花電商擠壓、婚慶公司蠶食打不起“價格戰”,長沙實體花店銳減

花店“寒冬”,鮮花經營如何“花開不敗”

鮮花電商擠壓、婚慶公司蠶食 打不起“價格戰”長沙實體花店銳減

10月25日,長沙開福區萬達廣場一樓,一花店門前人跡寥寥,門可羅雀。

記者張洋銀攝

玫瑰爭奇鬥豔,杜鵑花開爛漫……繁花似錦的花卉市場內,長沙實體花店卻正在面臨生存考驗。

“計劃今年把門面轉了,生意不太好做。”10月25日,鹹嘉新村“等你花坊”店主李菲(化名)感慨,從今年下半年開始,花店基本每天都入不敷出,在嘗試多種促銷後依然收效甚微,不得不選擇轉讓這家已經開了兩年有餘的花店。

三湘都市報記者走訪市場發現,和李菲一樣,向現實低頭的花店經營者還有不少。長沙花藝協會副會長李達透露,前幾年還有上千家花店的長沙,到去年粗略統計就只剩下800餘家。

■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記者張洋銀

【案例】打不起“價格戰”,“等你花坊”關張

“長沙花藝師工資3000多元起步,再加上司機及麵包車的油耗,每月支出約需1萬元,”李菲搖頭苦笑道,為降低成本,從進貨、包裝、銷售,甚至售後等環節,都由自己一人承擔。她表示,僅每單鮮花花材的成本就是30元到50元,還有包裝、運輸等其他費用,長沙市區如果送一束售價為100元的鮮花幾乎就在虧錢。

更讓她心力交瘁的是,如今鮮花賣不起價,利潤也隨之變得微乎其微。李菲坦言,社區電商團購的鮮花價格壓得太低,打不起“價格戰”,損失了很大一部分客源。

三湘都市報記者統計發現,正如李菲所言,與實體花店相比,社區電商的團購價格“低到誘人”。如,在實體花店內售價每支1至3元不等的太陽花,通過社區團購電商平臺下單,消費者只需花7.5元便可買到12支,單支價格在0.63元左右,價格著實低了不少。

經營的現實難題與來自其他行業的激烈競爭讓本有著開一間屬於自己的花店的夢想變得難以企及,李菲不得不選擇另尋他途謀生。

【行業】花草銷量跌幅超六成

李老闆在雨花區環保學院附近經營一家面積二十多平方米的花店。10月23日,談及生意,他連連搖頭,“去年秋天,一天還能賣三十多盆花草,現在每天才賣七八盆,跌幅超過六成,而售價十幾元的花草基本不賺錢,這樣下去,不知道這家開了十多年的花店還能不能撐下去。”

李老闆告訴記者,因為人工物流成本高,現在很多花店老闆都是在花卉市場拼貨下單,“銷售不好,我們都不敢多拿。”

長沙縣特立路西段,不足千米的店鋪街上,數月前還有4家花店在同時經營。10月22日,三湘都市報記者再次前往該地卻發現,4家花店中有1家已未正常營業,另有一家則開始兼營服裝生意。

而城南大型花店杜若花園負責人杜若也透露,“年前去了趟五一商圈花藝門店,看到市場裡不少地段好的門面都在轉租招租,可以預見,今年的行業洗牌仍將繼續加劇。”

【競爭】婚慶公司蠶食、線上電商擠壓

“長沙花店鼎盛時期的數量約有上千家,目前約剩800多家,今年花店的關門潮還將繼續。”李達分析,婚慶公司的分羮、線上移動端的銷售衝擊,成為倒逼花店關門的兩大主因。

採訪中,記者瞭解到,近年來,長沙婚慶公司規模發展迅速,截留了數量可觀的花藝生意。婚慶公司業內人士胡忠表示,“一單婚慶花藝花費少則三五千元,多則十多萬元,婚慶花藝的含金量很大。”

胡忠透露,“長沙花店在婚慶花藝上的流失率保守估計也有25%,而會議用花、公務、商務用花下滑,大約也讓花店的生意少了30%。”因為曾經經營花店十多年,客戶原本多來自高檔花的團購,對於單位團購業務的萎縮,他的感受頗為深刻。

除此之外,每年不斷上漲的房租、人工工資、物流等因素,也在不斷擠壓越來越小的利潤空間,導致花店經營成本不斷增加。

他介紹,因為鮮花配送要求高,不僅要保證到手鮮花的品相,還要在指定時間送達,這也增加了物流難度,使得鮮花快遞難以外包給物流公司操作。

觀察

品質吸引顧客

嘗試線上營銷

淘寶、微信、微博營銷,早早轉換了互聯網思維的鮮花行業經營者找到了鮮花銷售的新陣地。

記者在淘寶上搜索統計,長沙網上鮮花店約有123家店鋪,除了線上線下共同經營的花店,還包括沒有實體店的純網店。

移動互聯網社區的O2O服務,為消費者提供隨時都可以通過APP進行訂購的服務。杜若告訴記者,“目前杜若花園的網店業務量已經佔50%。用淘寶、微信、微博等方式都可以聯繫上杜若花園,網絡訂花的業務正在不斷上升中。

此外,前段時間炒得火熱的鮮花電商,似乎也進入了紅利收割期。鮮花電商平臺“Flowerplus花加”公開宣佈,已完成3500萬元B1輪融資,並稱2019年上半年已實現盈利。

李達則表示,實體花店較高的成本給商家帶來巨大壓力,而銷售時的損耗也導致花卉的大量流失,這些成本肯定會傳遞給消費者。而由於這種壓力,也導致花店不能準備種類繁多的花卉,導致最終的產品形態非常簡單,視覺效果也不好。

“傳統花店要儘可能打破這種惡性循環,培養消費者日常消費的習慣,在質量品質上吸引顧客。”他認為,花店經營者轉變思路,跟上市場變化,也可嘗試轉型在線上營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