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如何用提問打開僵局?

我給你畫了一個三角形,為你標記聽力三角形的循環過程。

我們開始第一步,先說其中的第一條線——正確提問。

談判中提問的原則

如果我們概略地進行分類,日常生活中人們有兩種提問的方式。

第一種問題叫封閉式問題,封閉式問題很簡單,就是可以用是或否來加以回答。比方說:我問你,今天中午你吃的是面嗎?你可以說是或者不是。今天你穿那麼多是因為天比較冷嗎?你可以說是或不是。在談判過程中,你給了對方一個報價,對方拒絕了,你問,是不是價格貴了?這種都是封閉式問題。

凡是可以用是或否回答的問題就叫封閉式問題。

而另外一個類型的問題是不可以用是或者不是加以回答的,必須要給別人具體信息,這種是開放性的問題。比如說新聞記者深諳此道的那些問題,常見的為什麼?是什麼?怎麼樣?在哪裡?以及什麼時候?這是開放性的問題。比方說我同樣可以問,今天中午你吃了什麼?你是不能回答是或不是,得給我具體信息。

來,我們確立一個提問的一個大原則:在談判的過程中,請你儘量多問開放式問題。我想主要是基於兩個原因:

第一, 開放式問題對信息的蒐集更具有效率。

如果你想知道我的訴求是什麼,你又愛問很多封閉式的問題,你想要真正瞭解過程會很長。你可以做一個小實驗,如果你想知道你朋友今天中午吃了啥,但你不能問這個開放式問題,你得問各種封閉式的問題。你問,今天中午是吃的米飯嗎?今天中午吃的辣椒嗎?今天中午吃的牛肉嗎?你要多番提問才可能把那個真正的信息尋找並提取出來,那為什麼不直接用開放式問題提問呢?直接問到底吃了啥。這個例子很簡單,想讓你體會的是開放式的問題更效率。

第二, 更重要的原因是,封閉式的問題,是一種非常典型的立場性思維。

我們上一講跟你談到重要的不等式:利益不等於立場。結合剛才所講,你想一下,當有人問你:項目進度那麼慢,是不是不上心?

這是一個典型的封閉式問題,這樣的提問,其實已經包含潛臺詞——我知道的,是你的不良態度,拖慢了項目的進度。

這種思維方式是從自己的經驗和已知的預設出發進行的詢問,它放棄了對對方生命和對方經驗的真實好奇。

所以封閉式問題真正危險的地方還不在於它對時間和精力的消耗,而在於它裹挾的一個強大的立場性發言,它背後所隱含的價值觀是:我知道的、我明白的、我懂的、我猜到了。

所以,你如果在談判過程中用大量封閉式發言去對話,幾個回合就會把你死死地鎖在立場當中,無法真實理解對方的利益——所以,保持開放式提問,這是談判當中的第一個原則。

提問的方法

我們再往前走一步,那具體要怎麼問呢?

我們先看一個溝通場景:如果說你是一個藝人的經紀人,你在代表他與一個新節目去談一次合作,誠然在整個對話過程中最重要的談判目標就是酬勞,但我們通常的談判是怎麼樣的?

通常的談判是,經紀人問節目方:那你看你們節目的酬勞大概是多少?

節目方說:30萬!

經紀人說:才30萬,太誇張了吧,開玩笑,我們那麼火。我們的明星是什麼咖位?他有什麼樣的流量,你們難道不知道嗎?我們至少要60萬。

節目方說:60萬?那60萬太多了,完全超出了我們的預算。

我問你,這個溝通出了什麼問題?我停頓幾秒鐘,先讓你思考一個依賴自己直覺與經驗形成的初步答案。

你能發現上述溝通中的誤區嗎?如果不能發現,請你仔細聽我後面的解釋,因為你也很可能在這種溝通的誤區中。

簡言之,以上溝通的不當之處在於,沒有通過足夠的提問收集信息,就已經進入了爭議。

關於如何通過提問來收集信息,我建議你問兩類開放式的問題:橫向提問和縱向提問。

橫向提問收集利益信息

所謂橫向提問,就是對對方的利益信息進行橫向收集,保證所有重要信息都沒有遺漏,它的標準提問句式是:還有別的嗎?

這句話有很多變化的提問方式,比方說,有什麼遺漏嗎?有什麼補充嗎?還有什麼要說的嗎?這其實在本質上都是問:還有別的嗎?

再看剛才的案例,如果你只盯住酬勞,你會忘記其實雙方還有別的需求可以通過合作來彼此滿足。所以,如果你在價格詢問完之後,千萬不要急著進入溝通的戰場,不要抱怨說30萬多了還是少了,而是問:“還有別的嗎?”

這個問題提出後,也許對方會提出其他的選項讓雙方都能獲益。比如,資源位的給予,流量上的曝光和相互拉抬,演員在進入這個新節目的時候,如何給他一個更有效的、更舒適的、更健康的形象人設……

所有這些,如果你問了:還有別的嗎?你做了橫向提問,做了利益信息的收集,你就可以發現,都有可能洽談。

我不知道你注意到沒有,傳統的談判會讓我們在定價上迅速進入拉扯,然後雙方就在一個點上長期糾結。而那些創造更大價值增量的可能,也許就在價格拉鋸中被忽視了。

現在你明白在談判當中,如果你進行提問,請你在談判一開始保持一個低調平和的提問姿態,並多使用橫向提問。不管對方告訴了你什麼,你都可以問:還有別的嗎?來對對方的利益信息進行完整收集。

縱向提問挖機理

除了橫向提問,第二種提問的方法叫縱向提問。它像一條縱深的直線,不要求覆蓋廣,而要求挖得深。

縱向提問的標準句式也簡單,叫:為什麼?

我們再還原剛才那個情景。“你們節目給藝人的酬勞是多少錢?”“30萬。”

注意,這個時候你的反應不是攻擊對方的開價,你除了回應“還有別的嗎”,還可以提問:“為什麼?”這個時候對方就會給你一些行業當中的慣例,一些既有的標準,甚至預算的合同。

請你相信我,絕大部分人都沒有受過談判的訓練,而在對價談判中,往往會虛開價格——用咱們中國人的話講,漫天要價。所以絕大部分人在談判當中,他的第一個報價,是根本無法給你一個客觀標準加以支撐的。

所以,這個問題會讓對方會處在非常尷尬的境地中。當他在現場並不能邏輯自恰地解釋報價的時候,這時候就輪到你了,你可以講述一個你的價格主張的理由——這個部分,我們在客觀標準部分還會教你。

你看,你沒有傷害彼此的關係,你沒有攻擊過對方的價值,你也沒有質疑過對方的產品,但你已經在用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就已經有可能讓對方調整他們的策略了。

橫向收集信息,縱向瞭解機理。這兩種問題交互使用,你就可以瞭解得更多,也瞭解得更深。

好,我們總結,今天這堂課我們已經開始給大家討論聽力三角形了,聽力三角形包括提問、聆聽和反饋三個步驟,我們今天主要跟大家講述的是提問當中的兩個要點。

第一,請你提出開放式問題,而不要問封閉式問題。這是因為開放式問題能幫助你更有效率地收集信息,而封閉式問題,則會讓你鎖死於立場。

第二,開放式問題有兩種提問方法:一個叫橫向提問——還有別的嗎?保證信息能完滿收集;第二個是縱向提問——為什麼?這個問題是想了解得更深,觸及對方的底牌,或者至少坦露他如此判斷和如此決定的內在標準與決定過程。

那麼,等你提問完了問題,是不是對方就要開始說話了?在對方說話的時候你在幹嗎?你一定是在認真聆聽。那下一次課,我們給大家講一講聽力三角形的第二個重要步驟,如何做到積極聆聽。

在今天課程的最後,我想說,提問是一種天真的能力,真的,這個能力在我們幼年非常飽滿,成長的過程中卻不斷消散。我們在學習過程中,幾乎所有知識都在給予答案,而不是讓你提出問題。你認為具體是什麼力量,把我們提問的能力給抹殺了?

這不僅僅是一個談判問題,更是一個觀念問題。我沒有標準答案,但你們留在留言區裡面的答案,可以為我們提供思考這個問題多維度的洞察。今天的互動問題就是:是什麼原因,讓我們的內心,成為了好奇心的荒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