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肉不食馬肝,不為不知味;言學者無言湯武受命,不為愚

食肉不食馬肝,不為不知味;言學者無言湯武受命,不為愚 ——《史記·儒林列傳》

《史記·儒林列傳》中記載了這麼一件對當時的文化界影響深刻的事情。

當時有個齊人,稱為轅固生(漢書為其作傳《轅固傳》,所以 生 應當是指先生表示尊稱的意思),因為《詩經》學的好,在西漢孝景帝時期被拜為博士。故事的主人公就是這個轅固生。

有一次,轅固生和黃生(由轅固生可以推斷,黃生的生應該也是先生之意)在孝景帝面前討論學術問題。

黃生說:“湯武革命並不是受命於天,而是弒君。”

《易·革·彖辭》:“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

轅固生則並不這麼認為:“你說的不對。桀紂暴虐,所以天下百姓都心向湯武,湯武憑藉天下民心誅滅了桀紂,百姓們不願聽從桀紂的號令而歸於湯武,湯武是不得已而立,這不是受命於天是什麼?”

孟子曰: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所惡勿施,爾也。

黃生反駁道:“假設有一頂破帽子和一雙新鞋子。雖然帽子是破的,但必定是戴在頭上;鞋子雖然是新的,但必定穿於腳下。為什麼呢?因為上下有分啊。雖然桀紂失道,但畢竟是君上;湯武雖然聖賢,但畢竟是臣下。如果君主有過失,臣下不僅沒有直言上諫來使天子的位置得以穩固,反而因為君主的過失誅滅了他,取而代之,這不是弒君是什麼?”

轅固生再次反駁道:“那按照你這麼說,高皇帝(指劉邦)將秦朝取而代之,是不對的嘍?”

這句話可惹惱了一直沒有說話的漢景帝:“食肉不食馬肝,不為不知味;言學者無言湯武受命,不為愚。”

相傳馬肝有毒,所以吃馬肉不吃馬肝。《史記·孝武本紀》:乃為帛書以飯牛,詳弗知也,言此牛腹中有奇。殺而視之,得書,書言甚怪,天子疑之。有識其手書,問之人,果偽書。於是誅文成將軍而隱之。......上曰:文成食馬肝死耳。

食肉不食馬肝,不為不知味;言學者無言湯武受命,不為愚

漢景帝

漢景帝用這句話敲打的可不僅僅是轅固生和黃生兩個人。

《史記·儒林列傳》:是後學者莫敢明受命放殺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