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用工難?義烏圓通有高招!

“只有不斷提升自動化水平,才能應對快速增加的快件量。”近日,《中國郵政快遞報》記者撥通圓通浙江義烏萬通速遞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通圓通”)負責人汪建德的電話時,他正在忙著指揮安裝第三套自動化分揀設備。

目前,圓通在義烏有32個加盟網點,萬通圓通是其中最大的一個,並負責運營義烏分撥中心。“現在義烏圓通每天攬收量大約為300萬件,比去年同期多70到80萬件。”汪建德說,他所在網點每天大約70-80萬件,也達到去年業務量高峰時期的水平。

人員配置到位

業務量同比增長30%以上

疫情期間用工難?義烏圓通有高招!

早在2月底,義烏市委書記林毅就發出了一條朋友圈:2月23日,義烏快遞業務量929.89萬件,恢復到去年同期的100%。根據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義烏業務快遞業務量佔全國的7%以上,行業迅速恢復,對於穩定全國快遞業務增長有重要的支撐作用。

隨著復工復產節奏的加快,進入3月,義烏多家快遞企業業務量已經遠遠超過去年同期水平。目前,義烏圓通品牌每天業務量在300萬件以上,比去年同期多七八十萬件,增幅在30%以上。

業務量迅速增長,最重要的原因是人員支撐。早在2月初,萬通圓通到崗員工就已經達到800餘人,其中分撥中心600餘人、網點200餘人,與今年春節放假前的人員數量基本持平。

“大年初七(1月31日)開始,我們的人員返崗率就達到1/3。”汪建德說,這主要得益於用工本地化。“電商+快遞”是義烏的支柱產業,用工本地化,可以為後期全年無休奠定良好基礎。

在此之後,萬通圓通積極組織外地人員及時返崗。到正月十二(2月5日),除湖北、河南、安徽等地員工外,很多員工都及時返回崗位。“在疫情較為嚴重的時期,很多酒店、賓館處於停業狀態,我們便招聘了100名服務員,進行培訓上崗,滿足攬投需求。”

“還要特別感謝義烏市政府到全國各地接復工人員。”汪建德說,“我們的200多人也被接回,保障了業務量的增長,到正月十八(2月11日)人員基本到位。”

不過,義烏快件量大部分來自電商,疫情期間部分電商的出貨速度有所減緩。“以前1萬件僅需1天的時間就能交接,現在要兩三天,可能是部分電商企業的人員還沒有全部到崗。”

從服務業中挖人

六成人員願留在快遞崗位

據汪建德介紹,該公司有70多名湖北籍員工,暫時不能返回崗位,便在當地酒店、賓館服務員中招聘。如今,疫情已經大大緩解,很多酒店開始營業,但大約有六成明確表示將留在快遞崗位。“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促使他們留下來。”

首先是快遞行業有較高的收入水平。目前義烏酒店服務員一般收入為4000元/月,而快遞員的平均收入能夠到達5000元/月,有較強業務開發能力的,能夠達到7000-8000元/月。

其次是快遞行業能為這個群體奠定較好的職業轉型基礎。義烏快遞業務量不斷增長,成熟的快遞員可以做承包區負責人,收入也會進一步增加。而快遞員每天與電商賣家溝通,能夠從中學習很多電商知識。汪建德所在網點有很多快遞員轉型做跨境電商成功的案例,對快遞員來說有很大的吸引力。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他們發現做快遞員也可以很體面,義烏市快遞車輛一般是4.2米的箱式貨車或麵包車,少了三輪車的風吹日曬。很多人表示,原來以為快遞員很辛苦,其實做熟練後能夠輕鬆應對。

“從一段時間的實踐來看,我們計劃繼續從其他服務行業招聘員工,例如酒店服務員。”汪建德表示,一般來說,服務行業都是全年無休,而且要求微笑服務,從業人員一般都具有較強的耐心和服務意識,這有助於提升末端服務水平並開發更多的業務。“當然,每一類服務行業都有不同的要求,我們也會對這些人員進行嚴格的崗前培訓。”

提升用工穩定性

安裝第三套自動化設備

疫情期間用工難?義烏圓通有高招!

汪建德介紹,將給現有和新招聘員工創造更好的環境,使他們能夠長期安心工作。保持員工穩定,才能保障業務量驟增或者部分人員不能返崗時,攬收業務不會受到太大影響。

在疫情期間,很多行業採用“共享員工”方式解決用工不足問題。“這不能根本解決問題,”汪建德認為,“一個成熟快遞員的效率可以達到新手的兩倍,所以不會使用過多臨時快遞員。”

在前幾年,汪建德會在業務高峰聘用一些臨時裝卸人員,但隨著時間的檢驗,他發現,同樣是裝一輛車,熟練工人的速度更快,裝載量更大。“我們很多員工已經工作了10年以上。”

為提升效率,解決業務高峰人手不足的問題,萬通圓通投資3000餘萬元安裝了兩條自動化分揀線,處理效率能夠達到6.5萬件/小時,確保網點每天在8小時以內處理40萬-50萬件快件。

當業務量進一步提升,萬通圓通又著手安裝第三條自動化分揀線。正因為如此,在其業務量大幅增加的情況下,人員數量並沒有增加。“只有效率提升,才能解決用工不足問題。”汪建德說。

(內容來自:中國郵政快遞報 記者 範雲兵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