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南天險”齊長城、穆陵關,自古多少文人墨客來此攬勝

23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列國之間常常有攻伐,為了軍事上的需要,齊、魏、楚等國都曾修築過長城。齊國修的長城橫亙于山東中部。《括地誌》雲:“西起渾州(平陰縣防門),沿河歷泰山北崗,蜿蜒東去至密州琅琊臺 (膠南市小珠山)入海,其長千有餘裡。”《齊記》載:“齊宣王乘山嶺上築長城,東至海,西至濟州,千餘里以備楚。”《水經注》載:“山上有長城,西接岱山,東連琅琊巨海,千有餘裡,蓋田氏之所造也。”這些史書記載所指的均是齊長城,又因該長城位於齊國和魯國之界,故又稱齊魯長城。齊長城西起平陰縣防門,越長清、歷城、萊蕪、博山等縣,經臨朐向東直至膠南市海邊,途經13縣市,全長500餘公里。臨朐境內一段,西起嵩山以南,東至穆陵關以東入安丘。齊長城經歷代風雨,早已倒塌,僅存遺蹟、廢墟隆土逶迤于山間。長城依山而建,隨峰壑而起伏。逢懸崖峭壁處,先用巨石砌築高牆;遇低窪溝谷,以土石填平築基,基寬6—8米;較平緩地段,多以石築基,高2—3米。

“齊南天險”齊長城、穆陵關,自古多少文人墨客來此攬勝

齊長城遺址

臨朐縣現存遺蹟,以沂山鎮廟家旺村南至邵家峪一段比較清晰。牆殘高1——4.5米不等,多以砂石和土夯實而成,每層厚約30釐米,土中多有鹽分,可能是為堅固計。牆體中有縱橫朽木遺蹟,似是為防止牆體斷裂,增加拉力而置之木料。城垣牆體截面為梯形,通高約9米,南面陡峭,陰面坡緩,頂端堞下為平臺。每隔1 0米左右,置有亂石一堆,大者如磨盤,小者如碌碡、如馬首,是當年守城禦敵所備之鐳石。長城之上,每隔1.5—2.5公里築烽火臺一處,嶺頂峰巔處,略較密集,以瞭望敵情,遇急報警。今存烽火臺遺址數處,大關鎮脖根腿村西邊較為明顯。


“齊南天險”齊長城、穆陵關,自古多少文人墨客來此攬勝

齊長城銅陵關遺址

 齊長城除主體之外,尚有分岔,實際是二道防線。在臨朐縣沂山鎮沂泉村南1公里處,有一分岔,向東延至大關水庫南側,全長13公里,牆寬2.5米,殘高1米,鹽土結構。另在臨朐縣九山鎮響水崖村北3公里處,亦有長城分岔遺址。穆陵關是齊長城最重要的關隘,位於臨朐縣東南境大峴山上,是齊國通往南方的門戶。據《史記·齊太公世家》載,周成王封姜太公“東到海,西至河,南到穆陵,北至無棣”。可見早在西周初年,穆陵已是齊國南部的邊境。春秋戰國時期,齊國於山陵上修長城,並築有多處關隘,僅在臨朐境內即有穆陵關、銅陵關等,由於地理位置重要,穆陵雄關成為“齊南天險”。

“齊南天險”齊長城、穆陵關,自古多少文人墨客來此攬勝

穆陵關遺址碑刻

臨朐縣舊志謂穆陵關“道徑危惡”,”峻峽僅容一軌”。其南面臨深谷,陡不可攀,北側較為平緩,不遠處有平頂山為依託。平頂山巔,平整如砥,方圓十里,相傳歷代齊王巡狩駐蹕處。關山之間,山巒重疊,形成一口袋樣狹谷,雄關扼其口,崇山收其後,成為進可攻、退可守的戰略要地。  穆陵關不僅地處要道卡口,且居高臨下,外望敵情,洞若觀火。左右崇山高垣,地勢險峻,極難逾越。它非但是當時齊國之要隘,也曾為歷代兵家所重。《山東考古錄》載,“齊之邊境,青州以南,則守在大峴山;濟南以西,則守在泰山”。可見穆陵關位置之重要。金貞佑四年 (1216)於此置穆陵縣,設行政機構管轄。元至正十二年 (1352),前益都路副達魯花赤創戍樓兵室,扼此關隘。明洪武三年(1370),於穆陵關設巡檢司,置弓兵百餘人。明嘉靖年間臨朐縣知縣王家士於此建巡檢署。清代沿襲明制,置兵士戍守此關,只是到後期,兵員有所減少而已。

隨著齊長城的廢置,穆陵關也已毀圯,現考其遺址,面積2000多平方米,正中為關樓,東西長約50米,南北寬近4 O米,究其長寬佈局,關樓應為三拱門式二層建築。關樓左右近二百米處,各有一高臺,其殘存面積約200平方米,高4米許,臺之北面及東西兩側與城牆連體,南面突出約3米,似是低於城堞的“廂臺”,此為關樓之附屬軍事設施。臺下殘存戰國時瓦當碎片,以此推究臺上或建有高於女牆的“裨樓”。該關磚石結構,砌築堅固,宏偉高大,工藝精緻,龐然而立於雲表,極其巍峨莊嚴。

北宋大文學家蘇軾在《超然臺記》中雲:“西望穆陵,隱然如城廓,而尚父桓公之遺烈,猶有存者。”古往今來,大家名士、騷人墨客,慕名東鎮沂山前來攬勝,從而涉足穆陵關,留下了許多壯美的詩篇。北宋大文學家歐陽修《曉發方州道中》詩云:歲晚勞徵役,三齊舊富閒。人行桑下路,日上海邊山。  軒冕非吾志,風霜犯容顏。惟應思穎夢,先過穆陵關。 明正統禮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學士薛宣《穆陵關》詩曰:危哉穆陵關,高出眾山頂。地勢愈覺寬,天宇相回迥。林木何蕭森,首夏風色冷。山樓試一登,眺覽恣遐騁。沂岱環西陰,淮海接南嶺。齊州走北川,扶桑控東影。道里會一門,山川挈領。  緬思千古前,豪伯互吞併。齊履空復然,秦蠶已侵境。干戈被長蠻。生民困魚鼎。山行晝寂然,水宿夜無警。 顧我觀風人,符節得屢秉。 作詩紀茲行,傳與山將永。

齊長城是我神州華夏最古老的四長城之一。它的修成比萬里長城還早,也許是秦始皇借鑑了齊、魏、楚等國築城自守的經驗,才決心修築萬里長城的吧。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發展,齊長城和穆陵關早以失去了當年的軍事作用和價值,但是,這古老的建築遺蹟卻是中華古國悠久歷史的見證,也是寶貴的民族文化遺產,是祖先用勤勞和智慧所創造的奇蹟,是輝煌壯麗的詩篇。(若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