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虞城】古镇溯源--杜集传说

古镇溯源--杜集传说

【家乡虞城】古镇溯源--杜集传说

古镇溯源杜集镇是个非常古老的集镇,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近期,通过多方挖掘和取证,它的前身-----西堌镇,这个几乎被淹没的名字才重新呈现出来,渐渐为世人所知。

那么,西堌镇何时兴起?何时何因又易名为杜集的呢?这是我们要认真探讨的几个问题。

一西堌镇是杜集镇的前身吗?请看如下事实:

北街原有座过街阁,叫白玉阁,高大雄伟,阁上面北大书四个大字:古西堌镇。阁下西山墙处嵌有一块石碑,记述着古镇的来龙去脉。民国38年(1949),阁被拆除,石碑流失。但目睹这块石碑的老人依然健在,记忆犹新。

据《虞城姓氏考》载:“杜姓,远在唐宋时,先祖就住于此地,时称西堌镇。”

本镇吴楼村《吴氏始祖茔神道碑文》记载:“惟我始祖……当有明国初择居归德商丘之西堌以来,至今三百余年,相传十余世……”

1984年,在南街泰山庙旧址上发掘出一方石碑,碑文题头是:《府属东南两舍许西堌镇泰山正殿左右配殿十王两廊鼓楼山门重修碑记》,重修时间是:“大清雍正岁次丁末叁月,榖旦。”

镇东有座寺庙遗址,现在的人们以其方位在集东而称作东大寺。其实它的原名叫西堌寺。清乾隆年间,吴姓家族出资重修该寺,立有一块石碑,题头是《重修西堌寺碑记》。民国十八年(1929年)寺废,石碑被吴姓移走,现埋于吴楼小学东南角墙下。2007年末,南街小学建房挖地基时,见明万历二十九年(1592年)石碑一块,上有“杜镇,古西堌地也”字样。

……

仅此足以说明至少在明朝时期西堌镇的名字就存在了。

二那么,西堌镇这个集市是何时形成的呢?从虞城县文物普查队和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分别在1976年和1978年两次对西堌寺遗址及其周围进行探查和发掘中可找到答案。

发掘结果表明,西堌寺遗址现仅存台基,面积3600平方米,高3米,全部是黑粘土,里面杂有许多在大小不一的蚌类外壳,勘探发掘出石器、蚌器、骨器、鹿角及许多陶片。陶色有黑、灰、白及加砂陶等,纹饰有划纹、绳纹及附加堆纹等,另外台基下有一个庞大的汉墓群,有四层叠压的汉代砖石墓上百座。第一层是东汉时期小砖墓,第二、三层为西汉时期空心砖墓,第四层是西汉初期石棺墓。石棺墓内有随葬品彩陶多件,石棺表面有简单的阴刻图案。经专家研究,该遗址为新石器时代山东大汶口文化晚期和龙山文化类型,并延续有明显的商代文化特征。确认此处为龙山和商文化遗址。这说明,早在4000多年前这里已有人类活动和居住,到西汉初期已是人口众多且比较繁荣富饶的地方,出现了不少豪门大户,集市已成规模。

以此推算,西堌镇的形成距今至少有二千二百多年的历史。

一个城镇的形成,一般有两大因素:一是处于区域性中心,二是交通优势。人们都知道,商丘,亳州,夏邑这三个历史有名的郡县,呈三角形分布,西堌镇这方沃土恰恰处于这个三角的中心地带。按旧制,这里距离商丘六十里,距离亳州六十里,据夏邑也是六十里,距商始都谷熟仅十多公里。人们要往来,要交易,这必然需要一个位置适中的场所,而西堌镇这块地方就有这种地理优势。这是其一。其二,古往今来,这里便是南北交通要道,北有古虞国(今利民镇,据今约4000年的历史)、河北(指老黄河以北,单县,金乡一带),南有谯郡(亳州市),两地人员往来,文化交流,物资交换等等,都要经过此地。而此地恰为中间站,是歇宿、停靠、餐饮、贸易等最适宜的地方。另外。老隅首东有座西堌桥,桥下原是一条南北流向的古马河。近代,杜集北街的群众在被淤积的古河道上取土时,曾不止一次挖掘出木船的桅杆。由此可知,马河上曾经有过航运船只来往,西堌桥处曾设置过码头。这说明,当时这里是水陆交通两便的地方,俗称“水旱码头”。所以,旅店、餐馆、茶铺、商号等也必然相应发展起来。由此,集市应运而生也是自然而然的了。

马河西提案上就是南北交通大道,集市就在南北大道两侧逐渐形成。于是,当时有心计的人们以其地形地貌称其为西堌镇(堌,提也,古时多用作地名),既顺理成章,又恰到好处。

西堌镇这个名字诞生了。

三西堌镇又是何时消亡的呢?

据考,北宋末年,中原被金人侵吞。西堌镇一带一方面遭受金人蹂躏,另一方面加重了来自“黄祸”的直接威胁。据《虞城县志》记载:“宋南渡后……,东京(今开封)留守杜充于李国渡(今滑县西南)决黄河,东注入汴水,从此黄河流经虞城县境。”又载:“金宣宗元年(1217年),虞城没于水,县废。”《商丘县志》载:“世祖至元二年(1266年)归德府淫雨浃十旬。”可想而知,西堌镇处于下游且距离很近,必受其害。这时西堌镇是否也因此而销声匿迹了?没有,这从《吴氏家谱》的一段记载中可知。《吴氏家谱》载:“明宪宗癸亥冬,予邀本镇之文社会,适于族叔……二公相遇,公以要事坚邀请工商……。数日散步,进谒于西堌草堂……”这说明直到明中期西堌镇这个名字依然尚存。

明末,情况变了。座于北街的白玉阁,那是明末的建筑,上面大书的却是“古西堌镇”。从词意看来,此时西堌镇已成过去,不存在了。从山墙处的记事碑文得知,此时的集市已改称为“杜家集”了。

由此得出结论:西堌镇消亡于明宪宗之后、明末之前的某个年代。

《商丘县志》记载:明世宗”嘉靖二年秋(1523年)阴雨百日,平底行舟。冬大饥,人相食“。《虞城县志》载:“嘉靖九年(1530年)七月十二日,黄河在贾家坝(今贾寨)决口,旧县城及许多村庄深淤地下。”又据《商丘县志》载:“嘉靖十六年(1537)六月,河决,泛滥于城下,至十九年冬始涸。”在短短十多年间,黄水接二连三降临,给豫东大地以毁灭性的冲击。毋庸置疑,西堌镇就是在嘉靖年间因'黄祸“而被掩埋掉了。

西堌镇从中原大地上被抹去了。但至此它毕竟走过了一千六百多个年头,它悠久的历史根基是永远也抹不掉的。

“杜集”这个名字又如何出现的呢?

当西堌镇被彻底毁灭之后,“黄患”稍减,部分幸免于难流亡在外的百姓怀念故土,又先后陆续返回,择地而居。为了生存,他们疏通马河,排除积水,开垦荒芜多年的土地,春种秋收,艰难度日。

最先回归故土的是杜姓人家。远在唐宋时期,杜姓已在此地定居,在西堌镇消亡前,已成为当地名门大族。他们不仅勤于农桑,而且又善于经商,在古镇开设多处客店和商铺。回归之后,他们在古镇废墟上选择最有利的位置建房置家。后来,交通逐渐恢复,南北大道上过往行人逐渐增多。他们看准时机,又开设店铺,重操旧业,并利用自己昔日的名声,打起了“杜家店”的招牌。于是“杜家店”一时成为这里的代名词。

人们要往来,物资要交流,附近的庄户人家自然而然到杜家店来聚集,鬻其所余,籴其所无。这样,以杜家店为中心,逐渐形成一个不大的贸易集市。

随着时间的推移,杜姓人家人丁兴旺,生意越来越红火。随后,一些爱做生意的人也相续依据过来。为了预防水患的侵扰,他们从别处挖坑取土,筑高宅基和街道,临街建院设铺(现在杜集老街四周多深坑大塘,大概因取土而至)。大概经历了两三代人的时间,古镇废墟上东、西、南、北四条大街已具雏形。此时,“杜家店”的字号交响南北,那些过往客商只知此处叫杜家店,哪只昔日的西堌镇!当地老百姓也都说:“到杜家店赶集去。”也很少有人再称西堌镇了。

明万历年间,商丘人“沈鲤(沈阁老)入文渊阁居宰相之位,他奏请奉旨修筑黄河大堤,堤高三丈,基宽三十丈,自荥城至洪泽湖,绵延数百里,挡住了横冲直闯的黄水,防止了黄河决口淹没的灾害。”(《商丘文史大观》),保护了豫东百姓得以安心度日。因此,杜家店人口越聚越多,四条大街不断往外延伸,集市越来越大。杜家店成了区域性大集。此时,人民不再称杜家店,而称作“杜家集”了

从嘉靖年间西堌镇消亡,到万历年间“杜家集”的确立,历时近一百个春秋。虽然已走过几代人的历程,但“西堌镇”这个名字仍在民间流传。西堌桥在疏浚马河时被挖了出来,进行了重修。西堌寺台基上又重建了殿堂。有人又在白玉阁上书了“古西堌镇”四个打字,并在其山墙上嵌入一块石碑,技术其事。

民国初年,大概人们为了叫着方便,去掉了其中的“家”字,始称“杜集”了

古镇街道分布风水说古镇的东西大街和南北大街隅首处交会,但不成十字交叉,而是错开几丈远的距离,东、西大街不在一条直线上。古镇人笃信风水,凡事总想避凶趋吉。从风水说的角度看,西方为金,东方为木,金木相克。如东西街相通,主犯血光之灾。故东、西二街在隅首处错开一定的距离,东、西门就不直接相冲,一切便可逢凶化吉了。南、北大街在中间的一段是笔直的,但在两端皆绕了个弧形在通过寨门。据说北方为水,南方为火,水火不能相容。由于南、北大街尾端都走了弯曲,南、北大门就不能想望,水火不能相通,也就避免了由此可能带来的灾难。

吴家牌坊及其传说

在文昌阁南五十步元的地方有一牌坊,建于清乾隆三十一年。牌坊高约四丈,宽三丈,三空。中空上方有一方匾,刻有“圣旨”二字。牌坊为纯青石建造,构件之间楔合得紧密严实,浑如一体。上面刻有许多人物、动物,个个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此牌坊是吴楼吴姓为吴大纯之妻所建。

关于吴家建牌坊一事,在民间至今还有这样一个传说--

吴姓虽为移民,但到清初已成为杜家集乡间的望族,富甲一方。乾隆年间,该村吴大纯之妻赵氏因节孝出众,上喻立牌坊旌表。吴家看准了南街一处地方,准备把牌坊建在那里。但南街都是杜家的地面,想在那里选址,唯一的办法就是花钱购买。于是,吴家多次备设席宴请杜家头面人物,要求在南街出让一席之地,为赵氏建造牌坊,价钱多少不限。杜家爱于脸面只好应予。谁知吴家买下的一席之地恰恰坐落在杜姓家族命脉的“肚子”上,牌坊建成之后,沉重压迫杜姓家族的命脉难以运转,致使杜姓家族连遭厄运,人亡财散,很快衰落下来。后来剩下的一些子孙不断受到其他新兴大族的威胁,眼看在街上难以生存,也先后迁往他乡,最后只剩下隅首西南角一眼水井和集东南角杜家佃户宅基一片。

经多方调查获悉,吴家牌坊致使杜家人亡家败一事纯属闲人茶余饭后的瞎编胡诌。其实,姓氏家族的兴衰全是自热于社会双重陶冶使然,于阴阳风水全无丁点关系,实不可信。过了八十多年,清道光年间,迁往安徽亳州芦庙集杜楼的一支杜姓后裔又迁回杜家集,居住在原杜姓佃户宅基遗址处,人称小杜庄,至今却安然无恙。

牌坊毁于1958年。

三山夹一井及其传说古镇有一处景观叫“三山夹一井,”后来有演化为“三山夹一琉璃井”,在古镇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外人咋一听,倒觉得朦朦胧胧,不好捉摸,难免就会质疑:山,何其小也?井,何其大也?

“山”确实很小很小。而井也不大,只是一眼普通的砖砌水井,上部直径不过一米左右。

此井位于东街路北,紧邻街面,是眼非常古老的水井。打井时间应该是在东街从无到有的某个年月。那是居民不多,地面宽敞,为了生活用水,居民增加很多,集市也兴旺起来。街道两侧空闲地方越来越少。有人就在水井东西两侧挤占地皮,临街建房,把水井夹在了两堵屋山之间。这样水井的三面被三堵屋山围住,只有南面敞开,可以出入大水。

于是,就出现了“三山夹一井”说,并逐渐传扬开来。

不知何年何月何日夜晚,忽然从南方天空滚来一团怪火,直入“三山夹一井”中。第二天,人们发现井内往外直冒青烟,热浪阵阵,谁也不敢近前。街坊以为妖怪作祟,又上供又烧香,祈求井王爷显灵,把怪物驱走。井中冒烟连续三天,第四天,烟消热退,一切恢复正常。一个街坊说:“半夜时,一团火球从井中窜出,裹着一个怪物,一直往南方去了。那怪物好像一只火蟾,嘴里往外直喷火。”

人们去查看水井,发现井壁上的砖块和缝隙全没有了,像细心打磨过一样的光滑,成了一个筒型整体,透着蓝莹莹的光泽,好像琉璃一般。有人就猜测说:“是被那怪物喷火烧成琉璃了。”

于是“三山夹一井”就又添进两个字,成为“三山夹一琉璃井”了

传说毕竟有些荒言不经,没人相信,但此井依然存在,仍为事实。

四街八大槐原来古镇每条街上都有两棵大槐树,四街共有八棵,时人称为八大槐。槐树最大的直径两米左右,树高五丈上下,树冠如同一把巨大的绿伞遮罩街面。民国期间,有的槐树老朽,干心形成空洞,老枝断落,但不久侧旁又生出新枝,依然枝叶茂盛。八大槐树龄多少?无人知晓。

据传,八大槐为明代山西移民所载。至今此地老百姓口头上还流传着这样的话:“要问老家在何处,山西洪桐大槐树”。本地移民多是从洪桐大槐树下迁来的。

据说,这些移民不忘祖根,于是就在每条街上载槐树两颗,表示对祖居地的缅怀之情。

八大槐相续毁于1930-1958年之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