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打著公益的旗號的相互寶,現在到底變成什麼樣了?


以下來自金角財經的報道《相互寶靠得住?投保人急救時求助,直到去世也沒拿到一分錢》

沒想到,證明“你媽是你媽”這樣的事情,發生在“一億人都在用”的相互寶上。

7個月前,還在上學的小可(化名)被支付寶“一人生病大家攤錢”、“確診即可一次性申領互助金”的口號吸引,自己和母親都加入了相互寶。

“感覺這個理念很好,每個月分攤一些錢可以幫助很多人,而且也為自己做了一份保障。”小可回憶道。

意外降臨。2019年12月3日,她的母親因突發腦溢血住院,經搶救無效後於12月9日去世。此前,她母親已失業大半年。本就沒收入的母子,在面臨高額醫藥費時,小可第一時間想到了“相互寶”。

不過,宣稱“確診即可一次性申請互助金”的相互寶卻頻頻向這個女孩發難:索要火葬場早已不提供的“火化證明”、要派出所證明“你媽是你媽”,要求當事人刪除微博的曝光帖子,疑似工作人員在小可微博質疑其惡意騙保……

從申請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快四個月,小可依舊沒有拿到相互寶一分錢的互助金。“之前我還指望那是救命錢,那些複雜的認證程序真是違反了大病救助的初衷。”

4月4日,小可在微博宣佈,退出相互寶。

那個打著公益的旗號的相互寶,現在到底變成什麼樣了?


那個打著公益的旗號的相互寶,現在到底變成什麼樣了?

索要火葬場早已不提供的“火化證明”

2020年3月31日,當事人小可在微博發文詳細講述了她在申領相互寶互助金時,遇到的各種“關卡”和難題。

在加入相互寶上七個月後(2019年12月3日),小可的母親突發腦溢血住進了天津市環湖院,進行了開顱手術後住進了亞低溫病房。

她還在微博中寫道,她家就她和母親兩個人,生活並不富裕,每個月靠她母親的兩千塊錢工資生活,母親還在19年夏天失業了。


面對高額醫藥費,無計可施的小可第一時間想到了她曾給母親加入過相互寶,可以申請互助金。

但申領互助金不容易。相互寶稱,“互助金申領需要出院小結”。小可表示不解,“當時加入時不是說確診便可申請嘛,如果我都拿到了出院小結再申請互助金,那相互寶最初提出‘大病救助’‘一人生病大家分攤’的實際效果是否減弱了呢?

情急之下,小可只能通過別的網絡互助平臺湊齊了住院費。

2019年12月9日,小可的母親在搶救了七天後不幸離世了。料理完母親的後事,小可在2019年12月24日拿到了出院小結等證明材料,“以為可以申請互助金去還債了。”

但小可發現,申請互助金遠沒有她想象的那麼簡單。在陸陸續續提交了很多次材料後,2020年1月22日,相互寶告訴小可,她還需要提交母親的“火化證明”,才能通過審核。


那個打著公益的旗號的相互寶,現在到底變成什麼樣了?


疫情突然的爆發,讓小可春節期間直至前幾天一直待在家裡。2020年3月,疫情被控制後,小可去了火葬場,可那裡的工作人員卻告訴她,“2019年初火化證就取消了,現在是以票據代證,您不知道嗎?”

小可表示,“我可能不知道,他們那麼大公司能不知道嗎?讓我一趟趟出去跑,耍我玩呢?”


那個打著公益的旗號的相互寶,現在到底變成什麼樣了?

相互寶要求證明“你媽是你媽”


拿到了火化單據的小可並沒有如願以償申請到互助金。

這時候,相互寶又給小可出了一道“無解題”。相互寶要求小可提供法定繼承人關係聲明、法定繼承人說明,讓她去打印後填寫。

這是一個證明“我媽是我媽”的問題。


那個打著公益的旗號的相互寶,現在到底變成什麼樣了?

圖源:小可微博


小可問相互寶工作人員,之前在公證處辦理過繼承的證明材料是否管用,是否可以去當地社區街道辦蓋章。工作人員一個勁地說不行。還說必須要拿相互寶的材料去當地公安局蓋章才有用。

第二天,小可帶著戶口本等相關材料去公安局等待蓋章。公安局表示,“只可以出示派出所證明材料然後蓋章,不可以在他們給的材料上蓋章。”

小可又再次聯繫相互寶工作人員,詢問派出所的證明是否管用,不能蓋章的話,是否可以去公證處或者社區。

工作人員無比堅定地回答,這邊只認派出所的章!

派出所工作人員實在不解,接過電話詢問對方,“為什麼戶口本和派出所的證明不可以?為什麼明明派出所不能提供這種指定外部材料的蓋章服務,還要指定派出所蓋章?”

相互寶的工作人員答覆說:“因為申請互助金數額較大,所以必須用我們相互寶的文件。”

然而,在得知溝通人員是派出所民警後,相互寶工作人員突然改變了口徑,“如果派出所辦不了可以去街道蓋章哦。”

小可感到莫名。“說街道蓋章不給通過的是他們,說讓我去的又是他們。”

相互寶申領互助金的流程與規則,就這樣在其工作人員的口中變來變去。在各種複雜的流程中,很多收入不高的家庭或許會失去最後的希望。因為在他們看來,相互寶的“互助金”是他們的救命錢。


那個打著公益的旗號的相互寶,現在到底變成什麼樣了?


在這條微博的最後,小可表示,她的申請已經快過去四個月了還在進行中。之前她還指望那是救命錢,現在希望能趕快辦下來作為她接下來的學費與生活費。

至少在這個時候,小可還對相互寶的互助金還是抱有一絲希望的。但是,隨著小可這條微博被越來越多人關注,有人開始在評論裡質疑小可身份,也有人質疑她騙保,相互寶的工作人員也施壓,要求小可刪除曝光微博。


4月4日,心力交瘁的小可宣佈退出相互寶,同時放棄向相互寶申請母親的互助金。

小可在文章裡說,“我知道維權十分重要,每一個年輕人的正義感也是很重要,我們不能面對這勢力低頭,要敢於揭露。但在我發微博後,每天都心力交瘁,受不了被無緣無故指責為騙子……沒有人會願意把自己的痛苦拿出來給別人評價,我並不需要用母親的死亡換取你們骯髒的錢財,你們不配我的加入。

還有那個說我是騙子的工作人員也不配說自己幫助了多少人,誰知道是‘幫助’還是‘詰難’呢。”

小可的遭遇並不是個案,在其微博評論裡,有不少人反映,相互寶申請互助金遭遇多種障礙,很多申請人最後無奈放棄。還有人因為看了小可的微博,決定當場退出相互寶。


那個打著公益的旗號的相互寶,現在到底變成什麼樣了?

分攤費暴漲300倍

用戶對相互寶的信任,正在逐漸崩塌。

相互寶是支付寶2018年10月16日上線的一個產品,開始的時候叫相互保。

所謂“相互保分攤”,是指在加入相互保的成員當中,若有某成員遭遇重大疾病,那該成員就可以享有30萬或10萬元不等的保障金,而這個保障金費用就是由加入相互保的所有成員分攤。

甫一出世,相互保就成為了跟餘額寶一樣的現象級明星產品。在短短9天裡面收穫了上千萬用戶,當時被認為是一款“幹翻中國平安”的顛覆性產品。

但因為支付寶沒有保險牌照,所以上線一個月左右就被監管部門叫停了。

後來,相互保就直接改名相互寶。只差一個字,其他照舊。不過,無論相互保還是相互寶,其本質就不是保險產品,而是個互助計劃,跟水滴籌、輕鬆籌類似。

相互寶之所以會在短時間內成為現象及明星產品,

主要原因是因為加入門檻低,以及當時宣稱,單一案件,每人分攤不超過1毛錢。

但現在看來,相互寶分攤金額早就超過了1毛錢。


那個打著公益的旗號的相互寶,現在到底變成什麼樣了?


相互寶剛推出沒多久,就在2019年3月進行了第1期分攤,人均分攤金額僅0.01元。到了9月第1期,增至1.49元。那時就已經有很多人表示分攤費暴漲50多倍,難以接受。

而2019年10月第一期互助公示裡,人均分攤費為3.01元,相比最初一分錢的分攤費來說,已經暴漲了近300倍。

相互寶稱,被幫助成員人數急劇增加,是人均分攤費暴漲的主要原因。

2019年,59歲以下用戶人均分攤29.17元。相互寶稱,2020年最高不超過188元。要注意的是,相互寶的人均分攤金額是每年動態調整的,相互寶雖然目前承諾當年不超過188元,但並不意味著未來每一年金額都低於188元。

之所以每年動態調整上限,是相互寶為自己留了退路,這也是相互寶不同於合法保險產品的最大區別:可以根據自身利益隨時、任意修改費率和賠付規則。

說到底,相互寶只是一種眾籌性質的商業互助行為,並不像保險公司那樣受銀監局的監管,沒有所謂保單的確定性。

相互寶公司可以根據自身的經營狀況對規則進行調整,申請互助金的條件、可申請的金額、可申請的人群,這些後續都可能會變,甚至出現說沒就沒的結果。


那個打著公益的旗號的相互寶,現在到底變成什麼樣了?

隨意更改規則


2019年12月16日,相互寶的規則再次修改。新規則在2020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

這個規則用一句話概括就是,要拿到互助金,標準變得更嚴苛了。

最大的改動就是甲狀腺癌的理賠變化。

2018年相互寶規定甲狀腺癌的理賠金額為30萬,2019年5月將甲狀腺癌的理賠從30萬降到了5萬,現在直接將甲狀腺癌分為輕症和重症,輕症直接被剔除,不予理賠。

至於將輕症甲狀腺癌和輕症前列腺癌踢出保障範圍,相互寶給出的理由是“治療費用較低,治療率極高,對患者家庭影響小,不適合納入互助範圍”。


那個打著公益的旗號的相互寶,現在到底變成什麼樣了?


甲狀腺癌幾乎是每期互助的最熱門的疾病類目,相互寶這樣做,既控制用戶的分攤金額,又降低了自己的管理成本。

在公示底下,有人歡呼終於把甲狀腺癌給取消了。

但這顯然是不合理的。

甲狀腺癌確實治療費用相對比較低,很多兩三萬就可以了,治癒率也比較高,因此之前相互寶將甲狀腺癌的互助金由30萬調整為5萬,是一個合理的操作。

但現在簡單粗暴地直接剔除掉,以後一分也不賠,有失公允。

一方面,甲狀腺癌的治療費用,只是相對其他大病來說比較低,對於弱勢群體來說也不能算是小數目。

考慮到手術費和後續的康復調理,5萬的互助金是一個比較平衡的狀態。

一分也不賠,會損害到確實非常需要幫助的弱勢群體的利益,這有違互助計劃的初衷了。

更重要的,是這樣的規定對於老成員來說並不公平。

過去別人罹患甲狀腺癌,自己每一期都有分攤,以後要是自己患上了甲狀腺癌,卻一分錢也拿不到了,任誰也會覺得自己吃了虧。

此外,相互寶關於惡性腫瘤的等待期變相延長了3個月,還增加了“既往症”的概念。


那個打著公益的旗號的相互寶,現在到底變成什麼樣了?


相互寶關於疑似惡性腫瘤的定義是很嚴苛


換句話說,如果參加相互寶之前已經有了某些疾病,就算健康告知沒問到,等將來演變成約定的重疾,也同樣拿不到互助金。

突然被告知既往症除外的用戶認為,如果要退出相互寶,之前分攤的金額是否可以退還?因為你要是早這麼說,我就不加入了啊。

而這樣無限制的修改規則,什麼時候會觸動到“我”的利益?就算這次的規則調整與我無關,甚至於我有利,那麼下一次調整呢?

很多人加入相互寶就是希望自己將來遇難時能被人拉一把,但等到申請互助時,才被告知,根據第xx次規則調整,你的申請不符合互助要求,這是否已違背相互寶的初衷?


那個打著公益的旗號的相互寶,現在到底變成什麼樣了?

“是公益?還是收益?”


隨著用戶的增加和救助人數的增長,相互寶平臺的管理費問題也開始受到質疑關注。

根據目前的規則,每確認一例出險案例,並賠付一筆救助金,相互寶收取每筆救助金的8%作為管理費。

2019年,相互寶收取了約3億元的管理費,其中線下調查成本大約5000萬。


那個打著公益的旗號的相互寶,現在到底變成什麼樣了?


這些管理費用將用在哪裡?此前,相互寶方面回應稱,收取的8%管理費完全用於案件調查、產品運營、技術等工作,目前還無法覆蓋成本。後續將會通過技術的運用降低運行成本。

那麼,管理費是否可以看作網絡互助的一種變現方式?

壁虎互助創始人李海博表示,管理費是平臺的盈利模式之一,但實際上由於要覆蓋辦公場地、員工工資、產品開發、日常運營維護、案件調查審核、仲裁公證等成本,能夠維持收支平衡,就很不錯了。平臺的衍生業務如保險、理財、電商、健康管理也是網絡互助的變現方式。

螞蟻金服推出相互寶的初衷,可能瞄準的也並不是這點管理費,而是數億潛在用戶的巨大流量。未來,他們為保險、理財、電商、健康管理導流帶來的收入會遠遠超過管理費。

所以,對於相互寶宣傳的所謂“公益”色彩,還是要看淡一點。


有相互寶用戶一語中的:“相互寶是公益?每個單相互寶要收8%佣金,給你30萬他要收2.4萬佣金,而且案件賠付的錢和佣金都不是相互寶出的,是參加相互寶的所有人出的。相互寶只是一個平臺,和天貓淘寶一樣,收租金的,

只要有資質,誰都可以運營這個平臺,而且可以說是穩賺,只是一般人沒有用戶流量和資質。

而這些一般人,包括了小可和她媽媽,也包括你和我。

也許,所有的底層用戶從一開始,就註定成為被巨頭利用和收割的工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