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開始“收漁網”!官方定調、686城就緒,囤房成“燙手山芋”


樓市開始“收漁網”!官方定調、686城就緒,囤房成“燙手山芋”

一個人的生活必需品是什麼?知乎點贊最高的答案非常直白:錢。的確,能用錢捍衛尊嚴,換取選擇權的時刻太多了,如果只拿死工資,要實現財富自由絕非易事。相反,那些抓住房地產風口的人,就輕鬆賺了不少錢。不誇張地說,房價越高,房子越多,財富膨脹速度遠比一輩子上班賺的都要多。不過,從今年起,別再做“發財夢”了,一個消息,高層定調,686城已就緒。

房地產一張大網籠罩了所有人,獵誰?一劑“猛藥”,專治各種不服

近日,住建部印發提升簽訂置業合同備案效能的意見,提出全面採集樓盤信息,提供交易主體和房源信息的自動核驗服務,推進全國一張網建設,建立以房屋網籤備案數據為基礎的房地產市場監測體系,構建房屋管理平臺,加快市縣系統聯網。房說君認為,顯然,高層運用起打漁的技巧:範圍大、“撈魚”多,漁網越撒越大,這張大網籠罩了我們所有人。而現在,正是開始“收漁網”的時候了,而收的,就是在裡面“渾水摸魚”的人。

樓市開始“收漁網”!官方定調、686城就緒,囤房成“燙手山芋”

房說君認為,要知道,“全國一張網”是什麼概念?截至2020年初,中國大陸共計686座城市,除了4座直轄市,2座特別行政區以外,地級市293座,縣級市387座。對比去年9月,住建部牽頭制定全國統一的房屋交易網籤合同示範文本,摸清150個重點城市房屋基本情況,相當於增加了4倍有餘。此外,意見還明確,推進全國一張網建設,是為房地產市場調控提供數據支撐和決策依據。可見,這與去年是換湯不換藥,範圍擴大到全國,旨在更徹底摸底的同時,這一劑樓市“猛藥”專治各種不服。到時候,房子的戶口本都集中到一起,想要在全國範圍內開徵房產稅,也就有了數據的支撐。

支持實體經濟,強調舊改+新基建,樓市怎麼走?囤房成“燙手山芋”

今年的一季度極不尋常,年初的風波對整個社會掀起風雲。近日,國家統計局一季度經濟數據發佈,數據下滑6.8%,是1962年以來單季度增長的新低點。同一日的高層會議上,再次重申“房住不炒”,並提及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運用降準、降息、再貸款等手段,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貸款市場利率下行,把資金用到支持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上。

樓市開始“收漁網”!官方定調、686城就緒,囤房成“燙手山芋”

房說君認為,不難看出,國家是鼓勵支持實體經濟的,如無意外,20號的1年期LPR或將降低20個基點,至於房貸關聯的5年期LPR,能降多少還有待觀察。在房說君看來,畢竟這還只是表面現象,更深層次地看,當老破小改造、新基建三番五次地提出來,才顯現了國家的真實態度。一方面,新基建關係著科技創新領域,能推動5G、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可以說是今年政策的一大亮點,同時阿里巴巴張勇也肯定這一產業,其發文指出,新基建連接著巨量的投資和需求,還有不斷升級的消費市場,是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

另一方面,老舊小區改造雖然帶動的投資有限,但按照今年加量一倍的規模,一旦逐步推進下去,市場上流通的房屋產品力會更強,因此囤房者手中的房子越多,價值打折的幅度就越大,處境也會變得尷尬起來。不過,從目前的形勢看,生產好追,民眾恢復消費能力卻需要更多時間,說白了,老百姓口袋裡的錢變少了,不僅一季度的賣房數據增長不可持續,連帶的直播賣房也遭遇“慘敗”。顯然,對囤房者來說,房地產沒了景氣,今年也必然互走下坡路。如果再推出房地產稅,某種程度可能會遏制置業需求,那囤房可就成了“燙手山芋”了。

樓市開始“收漁網”!官方定調、686城就緒,囤房成“燙手山芋”

房說君認為,一邊是網籤備案數據庫,一邊是支持實體經濟,這都是樓市“收漁網”的跡象,從今往後,靠房子賺錢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相反,房子失去了流動性和變現能力,存錢或許是更重要的事。要知道,現在買個期房,能在兩年內交房的算是不錯了,接著房產證的辦理,少說也得等個一兩年,加起來沒個十年八年是拿不到一套房的。現金就不同了,現在國家推進大城市的郊區放開落戶門檻,很多城市“搶人”的力度也一個比一個大,多多存錢,想去哪買房就去哪。因為全國下著一盤棋,以後大概率會和一線城市一視同仁,那樣你的購房資格是不是該注意一下了。

房說君有話說,總的說來,現階段囤房是非常不明智的。在大小城市分化,房產持有成本不斷增加的未來,手裡拿著多少套房子都沒用,因為樓市永遠是政策為先,既然從高層往下不斷強調“房住不炒”,那麼給到你的樓市投資空間自然會越來越小。以前那種隨隨便便就能做的“發財夢”,權當留個美好的回憶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