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箸篆《嶧山碑》集字創作及字法筆法解析

玉箸篆《嶧山碑》集字創作五副書法對聯

玉箸篆《嶧山碑》集字創作及字法筆法解析


玉箸篆《嶧山碑》集字創作及字法筆法解析


玉箸篆《嶧山碑》集字創作及字法筆法解析


玉箸篆《嶧山碑》集字創作及字法筆法解析


玉箸篆《嶧山碑》集字創作及字法筆法解析

一,《嶧山碑》簡介:

原立於鄒縣城縣衙大堂,民國初年移入孟廟致敬門內,1973年移入啟聖殿內保存,現存於鄒城市博物館。刻石呈豎長方形,水成岩石質,四面刻字。碑高1.9米,寬0.48米,四面皆同。正面、左側面刊刻頌揚秦始皇功績的文字,背面刻秦二世詔書。小篆體,每面5行,共222字。

正面、左側的碑文為: “皇帝立國,惟初在昔,嗣世稱王。討伐亂逆,威動四極,武義直方。戎臣奉詔,經時不久,滅六暴強。廿有六年,上薦高號,孝道顯明。既獻泰成,乃降專惠,親巡遠方。登於嶧山,群臣從者,鹹思攸長。追念亂世,分土建邦,以開爭理。功戰日作,流血於野。自泰古始,世無萬數,他及五帝,莫能禁止。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復起,災害滅除。黔首康定,利澤長久。群臣誦略,刻此樂石,以著經紀。”背面的碑文為: “皇帝日:'金石刻盡始皇帝所為也,令襲號而金石刻辭不稱始皇帝。其於久遠也,如後嗣為之者,不稱成功盛德。丞相臣斯、 臣去疾、御史大夫臣德昧死言:‘請具刻詔書,金石刻因明白矣。,臣昧死請。制日:‘可。’”這些刻文今已泐毀37字,尚存185字。

二、 藝術特點 :

《嶧山碑》為李斯所書,此碑用筆單純齊一,藏鋒逆人,圓起圓收,轉角處都呈弧形, 無外之筆。結字對稱均衡,又強調在對稱中求變化,有一種圖案花紋似的裝飾美,符合黃金分割的法則。章法秩序井然,具有節奏韻律感。秦篆是在大篆的基礎上改造、演變而成的,受《石鼓文》、《秦公鍾〉 的影響較大,形取長方。嶧山碑構圖整齊,婉轉通暢, 成為篆書規範化和定型化的代表。但秦篆規矩森嚴,缺少變化,過分追求對稱和均衡,而失去藝術趣味, 清人鄧石如、吳讓之、趙之謙等,力求變法,方圓兼施,結體多變,才使篆書出了新意。我們學習小篆書,可從嶧山碑入手,先求嚴謹規矩,等掌握書寫方法之後,可臨習清人的流派撰述,方能隨運變化,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三、 技法概要

(一)用筆 篆書的用筆雖然沒有隸書、楷書和行、草書那樣複雜,但在每一筆之中同樣都存在著起筆、行筆、收筆三個過程。 起筆必須回鋒,藏鋒逆入,要欲下先上,欲左先右,這樣筆畫才顯得含蓄有力,為中鋒用筆做好準備;行筆順起筆之勢,中間順風而下,不能偏軟,而且必須控制筆勢,使之既平鋪紙上又隨腕肘起伏而行,不能死按硬拖,要使每一筆 都有流動而不是僵直的感覺;收筆順勢輕按作收,使之齊圓,謂之“護尾”。“藏頭護尾,力在字中”,才顯得首尾圓和,含蓄飽滿。楷書的筆畫有點、橫、豎、撇、捺、折、鉤、挑八種,而小篆的筆畫只有橫、豎及各種變化的弧三種。但小篆的弧變化多樣,形態複雜,書寫難度亦大,是初學篆書的一大難點,但只要我們認識了它們的特點,掌握了基本的技法,多臨習,勤實踐,就會很快掌握各種弧的寫法。

(二)結體 嶧山碑的結體以長方為主,形取縱勢,修長流美,小篆結字多取上緊下松之勢,重心偏上,上收下放,上短下長。小篆的結構要求橫平豎直,對稱均衡,疏密相間,和諧自然,應該注意:左右對稱、左右均衡、上下均等、 大小不等、不填滿而均衡。

四、臨習提要:

《嶧山碑》的臨習應從以下三方面去把握:

( 1 )要把握總體風格。《嶧山碑》筆畫粗細相近,結體均平,人們稱之為玉箸篆(“箸”指筷子),是小篆的典範。其風格瘦勁挺健,形體方正,臨者可認真體會。

( 2)用筆上注意四點。第一,要注意橫平豎直,特別是主筆必須平直,這樣結體才穩;第二,要注意中鋒運筆,亦不要硬折,筆到力到,力送至頂端;第三,接筆要自然和諧;第四,筆順要正確,按筆順寫篆,才能首尾圓和。

( 3 )小篆形體以正方或長方為好,應注意上緊下松,上收下展,方覺瘦勁圓健,優美耐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