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疫情二次爆發背後:被“忽視”的30萬底層外勞

記者 | 潘金花

曾被世衛組織譽為“防疫典範”的新加坡正在迎來疫情的二次爆發。

根據新加坡衛生部公佈的數據,截至4月19日中午12時,新加坡累計確診的新冠肺炎病例已上升至6588例,一個月激增近20倍。20日初步還統計了1426例新增病例,意味著確診病例已突破8000。

無論是從確診病例數還是每10萬人口的感染率來看,新加坡都已是東南亞疫情最嚴重的國家。過去一週,新加坡的病例增幅在全球僅次於俄羅斯,單日新增病例也連續創下新高,最多的一天(18日)確診了942例。

新加坡疫情二次爆发背后:被“忽视”的30万底层外劳

疫情的“上拐點”出現在3月中旬。此前兩個月,海外輸入病例曾在新加坡引起了小規模的社區傳播,但在追蹤接觸者等舉措之下,病毒擴散得到了有效控制,即使未採取“封城”等隔離措施,單日新增病例也一直維持在兩位數的水平。

然而隨著歐美多國疫情在3月初逐漸惡化,同樣的策略開始跟不上第二輪病例輸入所引發的嚴重社區感染。此後,新加坡本土感染病例開始出現跳躍式增長,並在3月底超過海外輸入,成為最主要的增長因素。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9日分析認為,新加坡一直都在廣泛地追蹤和檢測,並保持了社會的相對開放與正常運轉,但這種策略必須以嚴格防控輸入病例、儘早發現和處理潛在病例為前提,否則在寬鬆的出行環境下,病毒只會以更快的速度在人與人之間傳播。

居住著超過30萬外籍務工人員的務工宿舍便是一個巨大的“漏洞”。人員密集與相對較差的衛生條件為病毒的迅速擴散提供了方便,而大部分感染者為輕症或無症狀,無意間又傳染了更多人。

在19日新增的596例病例中,就有逾九成是來自務工宿舍,其中情況最嚴重的是位於東北部榜鵝(Ponggol)的一處宿舍,截至當天約1.3萬人中已累計確診了1508人,佔總病例超過兩成。

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新加坡有多達32.3萬名外籍務工人員居住在務工宿舍,其中20萬人住在43家專用宿舍,每處宿舍可容納3000至2萬人不等,其餘則住在工廠改建的宿舍,或是工地臨時建造的小型宿舍。

截至16日,這些務工宿舍的感染率已高達0.83%,比社區的感染率高出40倍。有專家指出,由於在人多封閉的宿舍裡,病毒極易傳播,預計確診病例還將持續攀升,月底或將破萬,感染率最終可能會超過30%。

新加坡疫情二次爆发背后:被“忽视”的30万底层外劳

由於本地勞動力短缺,外來人員一直是新加坡勞動力的重要組成部分。2019年,新加坡總人口約570萬,其中非居民人口接近170萬,近140萬為外來工作人士。

根據收入和技能水平高低,外來人員持有不同檔位的工作準證,居住在務工宿舍的多數是持有最低檔準證(WP)的外籍勞工,月薪不超過2400新加坡元(約合人民幣1.2萬元,為本地人月收入中位數的一半),甚至有部分僅為500新加坡元(約合人民幣2500元)上下。

這些外籍勞工主要來自馬來西亞、孟加拉國、緬甸等東南亞國家,從事著體力活,包括建築、製造、海事造船、加工和服務業。若算上女傭、月嫂以及在酒吧、飯店和夜總會工作的表演者,去年,新加坡共登記有98.1萬名外籍勞工。

他們之所以要住在務工宿舍,一方面是因為收入難以負擔公寓的房租,另一方面是沒有資格租住政府投資建設的組屋。按照規定,只有從事服務業、製造業或是馬來西亞籍的WP務工人員,才能租住整套組屋或是一間臥室,其餘人只能住在務工宿舍裡,以更好地貼合行業的工作需求。

新加坡自1990年代起就開始建造外籍務工人員的專用宿舍。人力部長楊莉明指出,這是為了讓外籍勞工享有社區式的集體生活空間,可一起煮飯用餐,過節時也能團聚。

然而真正走進這些務工宿舍,看到的並非是“其樂融融”的景象。《海峽時報》本月5日曾探訪了上述位於榜鵝的一處務工宿舍,當時該宿舍已累計確診了63例病例。

但那裡的工人們說,宿舍的衛生條件其實不盡人意,房間裡蚊蟲遍地,廁所裡都是積水,排隊領飯時也沒人要他們保持距離,吃剩的飯盒就堆在房間門外的不遠處。

新加坡疫情二次爆发背后:被“忽视”的30万底层外劳

有批評人士認為,正是由於政府的“忽視”,才引爆了務工宿舍這顆“定時炸彈”。據《金融時報》19日報道,早在2月,就已有多位外籍勞工檢測呈陽性,但當時政府並沒有採取嚴格的管控措施,楊莉明也曾稱,宿舍的傳染風險“與我們自己家裡沒有什麼不同”。

但國際特赦組織新加坡研究員蕾切爾·喬亞-霍華德(Rachel Chhoa-Howard)指出,與普通的家庭相比,人擠人的宿舍顯然面臨著更高的風險,尤其是在大流行病爆發期間,“或許是因為沒能及時考慮到這一點,才導致了感染病例的上升。”

新加坡非政府組織“客工亦重”(TWC2)的副主席區偉鵬(Alex Au)則無奈表示,“在新加坡的整個經濟模式之中,我們傾向於忽視住在島上的那100萬人(指上述低薪外籍勞工)”。

而島上被哈佛大學形容為“接近黃金水準”的檢測能力,似乎也沒能及時照顧到務工宿舍。直至4月15日,衛生部門在務工宿舍開展的仍是針對性的檢測,而不是全面的篩查。兩天後,國家發展部長才表示正在主動開展檢測,因為症狀“不能單靠測量體溫”發現,預計確診病例仍將持續上升。

為“阻斷”病毒傳播,新加坡自3日起已“不再不鼓勵國民戴口罩”,並自7日起啟動了“斷路器”措施,暫時關閉提供非必要服務的場所,實施更為嚴格的社交距離管控。

截至20日,43家務工宿舍中的18家已被列為隔離區,政府同時還在改建方艙醫院,並陸續將健康的外籍勞工遷出宿舍,安置在軍營、海上浮動宿舍、體育場等地。

總理李顯龍18日則表示,務工宿舍病毒傳播鏈的阻斷工作,仍需要一些時間才能彰顯成效,隱藏在人群中未被測出的病例也令人擔憂,每個人都必須盡一己之力,才能共同打敗新冠病毒。

不過,一些對立的聲音仍舊存在,有人認為,外籍勞工應該為“喜歡聚集和不注重個人衛生”負責,網絡上甚至還出現了遣返外籍勞工的極端言論。

對此,總理夫人何晶表示,不能把外籍勞工看成“問題”,每個人都可能成為散播新冠病毒的人,新加坡必須照顧這些確診勞工,而不是將他們送回國。她也在18日呼籲民眾,不做“無謂的指責”,而是要“成為其他人的力量支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