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允明《臨蘭亭序》,筆法神似

祝允明(公元1460年—公元1526年),字希哲,號枝山。因生而右手有六指,自號“枝指生”。明代文學家,書法家,長洲(今江蘇蘇州)人。

當時與徐禎卿、唐寅、文徵明號稱“吳中四才子”。

祖父祝顥字維清,正統四年進士,工書法。父祝瓛,早卒。外祖父徐有貞。妻李氏,中書舍人李應禎(後升太僕少卿)長女。祝允明自幼天資聰穎,勤奮好學,5歲時就能書一尺見方的大字,9歲便能作詩文,被稱為“神童”。10歲已博覽群書,文章瑰麗,才智非凡。7歲即中秀才,32歲中舉人,此後屢試不第。授廣東興寧知縣,不久遷任應天府通判。謝病歸裡,嘉靖五年(1526年)卒。

擅長詩文和書法,特別是其狂草頗受世人讚譽,流傳有“唐伯虎的畫,祝枝山的字”之說。王世貞在《藝苑卮言》中評價道:“天下書法歸吾吳,祝京兆允明為最,文待詔徵明、王貢士寵次之”。

祝枝山所書寫的“六體書詩賦卷”、“草書杜甫詩卷”、“古詩十九首”、“草書唐人詩卷”及“草書詩翰卷”等都是傳世墨跡的精品。

永和九年(公元353年),“書聖”王羲之寫下了“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作品從容嫻和,氣盛神凝,逸筆天成,且富有變化結構、轉換筆法,毫無安排造作的痕跡。《蘭亭序》也成為千餘年來,歷代書法文人臨摹的範本。

本卷為祝允明行書《蘭亭序》全文與文徵明為之補圖的書畫合璧作品,紙本縱26.7釐米,橫416釐米,遼寧省博物館藏。卷後有文徵明自題及清王澍跋。祝氏書法寬博雄放,尤具自家風神。文氏補圖畫王羲之等人蘭亭修契之事,設色雅麗,筆墨嫻熟,現藏遼寧省博物館。

祝允明《臨蘭亭序》欣賞

祝允明《臨蘭亭序》,筆法神似

祝允明《臨蘭亭序》,筆法神似

祝允明《臨蘭亭序》,筆法神似

祝允明《臨蘭亭序》,筆法神似

祝允明《臨蘭亭序》,筆法神似

祝允明《臨蘭亭序》,筆法神似

祝允明《臨蘭亭序》,筆法神似

祝允明《臨蘭亭序》,筆法神似

祝允明《臨蘭亭序》,筆法神似

祝允明《臨蘭亭序》,筆法神似

祝允明《臨蘭亭序》,筆法神似

祝允明《臨蘭亭序》,筆法神似

祝允明《臨蘭亭序》,筆法神似

祝允明《臨蘭亭序》,筆法神似

祝允明《臨蘭亭序》,筆法神似

局部放大圖欣賞

祝允明《臨蘭亭序》,筆法神似

祝允明《臨蘭亭序》,筆法神似

祝允明《臨蘭亭序》,筆法神似

祝允明《臨蘭亭序》,筆法神似

祝允明《臨蘭亭序》,筆法神似

祝允明《臨蘭亭序》,筆法神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