遛狗不拴繩的主要原因在於“對人沒傷害”和“給狗自由”

隨著城市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城市居住人口不斷增多,飼養寵物犬越來越多,除了給予我們帶來歡樂,隨之帶來的問題也越發明顯,經常出現有關犬傷人,犬擾民,破壞環境衛生,引發衛生防疫等事件,那麼針對這樣的事情的發生引起了人們的高度認識。下面小編就帶著大家一起來討論一下愛狗養狗之說。

很多的人喜歡狗,也有很多的人不喜歡狗,當然更多的人是處於二者之間:既不支持也不反對養狗,然而他們更在乎的他們自己的生活不被打擾。先說一下狗狗的一些行為會使人們感到反感?

遛狗不拴繩的主要原因在於“對人沒傷害”和“給狗自由”

一、隨地大小便

狗兒到處便溺,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經常有犬的大便,而家裡面的孩子鄰家的幾個孩子最喜歡在草地上玩耍,有一天孩子的腳踩上了犬的大便,孩子自己還不知道,回到家裡弄得滿屋子都是臭氣。其實還是有一些喜歡養犬,也覺得養犬是一種有益身心的愛好,有條件時自己也很想養一隻狗狗。但對一些養犬人的行為卻大為不滿,這其實是養犬人自己的社會公德意識。

二、遛狗不牽繩子

帶狗散步卻不拴狗繩,也是讓市民們頭痛的不文明行為。有些大型犬雖然個性溫順,但給旁人的感覺卻是兇猛可怕;相反,有些看起來很嬌小可愛的犬卻性格暴烈。所以在此呼籲養犬愛好者,出門還是要拴好你的愛犬,不要自己覺得自己的愛犬不會傷人就放之任之,殊不知,有時你的愛犬“善意地”嗅嗅路人,也會嚇他一大跳。

遛狗不拴繩的主要原因在於“對人沒傷害”和“給狗自由”

三、養狗三分鐘熱度

有些人見別人養犬其樂融融,就心血來潮地也養了寵物狗,後來發現自己根本沒那愛心與耐心,照顧起來麻煩、又花錢,送人又送不掉,於是把狗帶到離家遠的地方一扔了之。狗就變成了流浪狗、垃圾狗,渾身髒兮兮的,四處遊蕩。這種犬遊蕩在居民身邊,最易引起人們的恐慌與不安,不僅影響城市市容環境,而且這種流浪狗極易帶菌帶毒。對於這種不文明的養犬人,不知該對他們說點什麼,不負責任,沒有愛心,缺乏耐心就不要養狗狗了。

四、放任讓犬進行吠叫

既不支持也不反對養狗,然而他們更在乎的他們自己的生活不被打擾。能理解養犬能給養犬人帶來的別人無法理解的快樂,但我們同時也希望那些養犬者尊重我們,不要因為養犬而打擾我們的生活。一些養犬者在一些城市小區的公共綠地上逗狗太晚,引起周圍居住者的不滿。

以上就是現在讓市民們不喜歡看見狗狗出現的幾大因素,無論怎麼“管狗”,其最終的落腳點是“管人”,只有將人管好了,狗就自然管好了。我國各個大中城市都在建立或已經建立相關的城市養犬法規,但無論什麼法規,都需耍我們“人”去執行,所以我們必須從自我做起,規範自己的行為,加強自己的身心修養,樹立自己的社會公德意識,做一個文明的養犬人。

遛狗不拴繩的主要原因在於“對人沒傷害”和“給狗自由”

養犬市民對“狗隨地撒尿”習以為常,而不養犬市民對此比較反感。不養犬市民對狗隨地撒尿的反感程度遠遠高於養犬市民。經實地瞭解,養犬市民對狗隨地撒尿的認識還停留在“不留痕跡、無關緊要”的層面上,認為對他人影響不大。

五、規範養犬行為措施

針對人和狗的出行衝突,“人狗錯峰出行”不失為一種解決辦法。避開高峰期遛狗和帶狗乘坐電梯得到多數市民的支持。

1. 增設寵物糞便回收箱

增設寵物糞便回收箱,方便遛狗市民處理犬類糞便,也符合垃圾分類處理要求。利用寵物糞便發電照明,變廢為寶。市民對此總體表示支持,但養犬市民的積極性相對偏低,主要原因在於該措施對清理寵物糞便的預期作用有限。養犬市民的關注點在於能否及時清理犬類糞便,而並不關注扔和回收問題。一位養犬市民表示,“搞個回收箱是方便了我們,有扔犬類糞便的專門地方,但即使多了回收箱,原來就不清理的市民還是不清理,沒用。

遛狗不拴繩的主要原因在於“對人沒傷害”和“給狗自由”

2.養犬市民對遛狗須拴繩的認識不夠

養犬市民認為遛狗並不一定要拴繩。小部分的養犬市民認為遛狗不拴繩對他人沒有影響;而大多數認為小心看著就好,言外之意則是拴繩並不必須;只有59.7%認為會對他人造成影響、應該拴著。說明仍有四成養犬市民認為遛狗不一定要拴繩。而不養犬市民一致認為遛狗不拴繩會造成不良影響。主要影響是導致狗隨地便溺、汙染環境;其次是帶來安全隱患,怕狗、擔心被狗抓咬;再次是有損城市形象。

遛狗不拴繩的主要原因在於“對人沒傷害”和“給狗自由”。這說明養犬市民關心狗的權利,希望能讓狗自由活動;認為自家狗的安全性較高。這兩種心態表明養犬市民對遛狗拴繩的認識還有待加強,僅顧及狗的需求是不夠的,還應充分尊重不養犬人的利益、照顧怕狗市民的情緒。

善待動物是人類的本能,又是人類文明素質不斷提高的標誌。縱觀歷史,人類進化的每一步都離不開身邊的動物。可以說動物貫穿在人類生存的每個環節之中。也許正因為如此許多人才把動物當作自己的朋友,其感情之深甚至超過同類。

遛狗不拴繩的主要原因在於“對人沒傷害”和“給狗自由”

雖然人們對善待動物的認識比以往有了質的變化,但是許多人對這種關愛持不同看法。最為普遍的觀點是:與其花這麼大的精力財力來關心動物,不如去更加關注一下非洲難民。這是個很現實也很實際的問題。

其實,在這些疑問的背後,不光涉及到倫理道德的爭論,最實質的問題是如何看待生命?人和動物,本質雖然不同,但都具有生命這個共同點。一個人和一隻動物生命終結.在意義上有所區別,但在理論上都是宣告一個生靈從地球上消亡。人與動物的關係,孰輕孰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