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喜歡和工作狂在一起

前段時間看了一篇文章,主要講述了作者大學時期和一個優秀的學姐做項目的經歷。她說學姐做項目特別賣命,常常熬夜到凌晨3、4點鐘。她也會在凌晨3點多接到學姐打來的電話,或者收到相關郵件,要求與她討論相關事宜。

正如文章中描述的優秀學姐那樣,工作狂在各單位的低、中級管理人員中尤為常見。大都一心想著工作,即使在家裡或是參加社交活動時也是如此。

如同酗酒和物質依賴一樣,工作狂其實是一種病,他們對勤奮工作的感覺非常上癮。心理學家布萊恩·羅賓遜曾把工作狂稱為"穿著美麗外衣的心理問題"。

我不喜歡和工作狂在一起

之前我遇到過一個不折不扣的工作狂女上司,在別人眼中她是一個各方面都非常完美的女強人。但和她相處的大部分時間我的身心都會感到不舒服。

她睡覺很晚,會在凌晨給我打電話談及工作內容,一天接到她4、5個電話都不足為奇。甚至有段時間我都不想開機,一開機就頭疼,吃飯時間看到她微信頭像上方累積的n多消息顯示,都恨不得馬上卸載微信。

我並不反對她對工作極其認真的態度,但並不是所有人都和她一樣願意把大部分休息時間都奉獻給工作。

雨果說,最高的聖德便是為旁人著想。而我那位工作狂女上司始終把工作放在第一位,還硬性要求他人也要迎合她始終把工作排在生活的首位,從不考慮他人的感受,長此以往無論她多麼優秀,身邊總會有留不住的人才。

我不喜歡和工作狂在一起

歌德曾說“我這一生基本上只是辛苦工作,我可以說,我活了七十五歲,沒有哪一個月過的是真正舒服生活,就好像一塊石頭上山,石頭不停地滾下來又推上去。”工作是為了生活,但生活不是為了工作。

那些看起來光彩奪目的人絕不會一天到晚只是苦讀書,而是擅於合理安排時間,使效率達到最高化。

如果一味做功不休息,是會垮掉的。梅蘭芳曾告誡人們“我們在堅持工作之外,還必須養成堅持休息的習慣。 ”休息正如藝術一樣,也要有所犧牲,但這種犧牲同樣是值得的。

在我印象中那些會休息的人都懂得善待自己,先要善待自己才能學會更好的善待他人。

荷爾德林寫過一首詩叫“人,詩意地棲居”,正因為有了這份詩意,生存變成了生活。

如果你有兩塊麵包,為何不用其中一塊去換一朵水仙花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