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4首古詩,走進杜甫嚮往的春天

在中國古詩詞裡,有兩大季節特色:惜春和悲秋。

杜甫對春色之情,可以以安史之亂作為劃分。安史之亂時,杜甫對春色表現得憂心忡忡。安史之亂後,定居成都杜甫草堂,一向憂鬱多愁的詩人,卻寫出歡快輕鬆的小清新詩歌。

今天我們就借詩抒情,看看詩聖杜甫,是如何以詩作畫,通過不同的春色描寫,記錄詩史的。

跟著4首古詩,走進杜甫嚮往的春天

詩聖杜甫

《春望》:安史之亂後,國家滿目瘡痍的春天景象,讓杜甫感嘆“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杜甫的詩歌風格和他的生活經歷有關,他見證了唐朝從最鼎盛轉向衰落的時候。安史之亂一來就持續好幾年,老百姓四處逃難,整個國家都處在風雨飄搖的年代。

長安城今非昔比,一片狼藉。老百姓朝不保夕,命懸一線。皇帝尊嚴不保,倉皇西逃。王孫貴族,東躲西藏。據統計,經過安史之亂這場浩劫,唐朝的人口銳減了十分之七。

跟著4首古詩,走進杜甫嚮往的春天

《春望》配圖

杜甫就是唐王朝由盛轉衰的見證者。他那時也像方方一樣,記錄自己的不幸和唐朝的災難。但與方方不同的是,他的格局不限於此,他把個人的不幸轉向了時代的記錄,他把詩歌從一種干謁權貴的工具變成了記錄災難的事實。

安史之亂後,山川河流還在,可長安城卻斷壁殘垣,雜草叢生。哪怕看見春天的花兒,也讓杜甫想到凋零的結局,感嘆“好景不長在,好花不常開”。哪怕是看見遠去的鳥兒,也會聯想成不幸的徵兆。

這個時候杜甫離開家已經半年了,在烽火連三月的政局動盪中,如果能有一份報平安的家書,簡直可以抵得上萬兩黃金。

就在這個漫長的等待中,杜甫頭上的青絲變成了白髮,白髮又慢慢的稀疏,就連一個髮簪,也變得搖搖欲墜掛不住了。

後來,杜甫在好朋友的幫助下,帶著一家人躲避戰亂。來到四川成都,在一處叫浣花溪的地方建了一座杜甫草堂,住了三年。

也是在這段沒有戰亂、生活安定的時間,杜甫的心情平復不少。春天的一草一木,在他的眼裡也變得可愛起來。

跟著4首古詩,走進杜甫嚮往的春天

《絕句》配圖

《絕句》:看見國家的經濟正在恢復,把春天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描繪得像一幅色彩豐富的田園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寫這首詩時,杜甫剛剛搬到成都,過上相對安定的生活。剛好春天萬物復甦,想著和平幸福的生活即將到來,心裡特別高興,所以這首詩一改杜甫的詩歌風格,變得非常的輕快活潑。

前半句把春天描繪得簡直像一幅色彩豐富的田園畫。兩隻黃鸝在翠綠的柳樹間婉轉地歌唱,一隊整齊的白鷺直衝向蔚藍的天空。

後半句又不忘家國情懷,看見國家的經濟正在恢復,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顯得十分開心。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見西嶺上堆積著終年不化的積雪,門前停泊著自萬里外的東吳遠(現江浙一帶)行而來的船隻。

跟著4首古詩,走進杜甫嚮往的春天

《江畔獨步尋花·其六》配圖

《江畔獨步尋花·其六》:用一套組詩作品,記錄下自己一個人在江邊春遊的遊記,表達了賞花、愛花、惜花之情

黃四孃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江畔獨步尋花》是一套組詩作品。杜甫之所以要寫組詩,主要是因為他覺得一首詩篇幅太短,不足以表現他當時的感情。

既然是組詩,那就要有其規劃,杜甫也非常善於去做這種作品的整體規劃。這組詩一共有7首,總的是寫自己一個人在江邊春遊的遊記。

  • 第1首是寫獨自尋春的原因,因為春天的景色太撩人了,不去看看自己心癢癢。
  • 第2首寫出門後,走到江邊,看見繁花初盛,是整片花景。
  • 第3首切換到特寫鏡頭,他摘取某朵花。
  • 第4首從花寫人,用花朵的盛開,寫出賞花人的心中之樂。
  • 第5首又切換到特寫鏡頭,寫了一朵很有特色的花。
  • 第6首就是實例這首,也是最膾炙人口的一首。寫了黃四孃家周圍的小路旁開滿了鮮花,千朵萬朵鮮花把枝條都壓得低垂了。蝴蝶在花叢中戀戀不捨地盤旋飛舞,自由自在的小黃鶯在花間不斷歡唱。
  • 第7首總結自己這次春遊的經歷,表達自己賞花、愛花、惜花之情。

很多人寫花,就只盯著某一花寫,而詩聖杜甫,用一套組詩,從各個角度完成了對花的描寫。杜甫對組詩的規劃,簡直就是寫作大綱啊~

跟著4首古詩,走進杜甫嚮往的春天

《絕句·遲日江山麗》配圖

《絕句·遲日江山麗》:春天一派欣欣向榮,詩人難掩喜悅之情,動靜結合地寫活了春天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這首詩是杜甫面對浣花溪一帶的春光而作。前兩句是對環境的外部描寫,後兩句則是對環境進行細節描寫。

整首詩的倒裝句式也用得很巧妙,詩一開始,杜甫就用“遲日”引領全篇。

  • “日遲”倒裝為“遲日”,意思是太陽遲遲不肯落下,江山秀麗,春風送來花草的芳香。有一種《詩經》中春日遲遲之意。
  • “燕子飛”倒裝為“飛燕子”,意思是燕子飛來飛去,銜著溼泥忙築巢。
  • “鴛鴦睡暖沙”倒裝為“沙暖睡鴛鴦”,意思是暖和的沙子上睡著成雙成對的鴛鴦。

就詩中所含蘊的思想感情而言,反映了詩人經過“一歲四行役”、“三年飢走荒山道”的奔波流離之後,暫時定居草堂的安適心情,也是詩人對初春時節自然界一派生機、欣欣向榮的歡悅情懷的表露。

春日遲遲江山秀麗的視覺,花草芬芳的嗅覺。既有燕子翩飛的動態描繪,也有鴛鴦很慵懶的靜態刻畫。春景被杜甫用20字,描繪得動靜結合、相映成趣。

跟著4首古詩,走進杜甫嚮往的春天

疫情過後,相信武漢會更好

寒冷的冬天終於過去,和煦春風吹遍了武漢的每一個角落。暖暖的陽光撒在身上,莫名的能給人帶來希望。

春回大地,武漢的櫻花開了,這份春天的驚喜,給全國人民都帶來了希望。經過70多天的封城,武漢終於在4月8日迎來了解封。

雖然現在仍有無症狀感染者,但我堅信冬天從武漢奪去的,春天都會交還給回去。武漢加油~

跟著4首古詩,走進杜甫嚮往的春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