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6億中國網民靠走路,募集善款超過9億,成為“中國樣本”

今年4月,民政部發布了20家互聯網募捐信息平臺全年數據,總募集善款超過31.7億元,同比2017年增長26.8%。其中騰訊公益平臺居首,共募款17.25億元。

民政部方面表示,2018年,20家互聯網募捐信息平臺初步形成了鮮活的互聯網慈善的“中國樣本”。作為全球最大的互聯網公益籌款平臺,騰訊公益更是其中的傑出代表。

8.66億中國網民靠走路,募集善款超過9億,成為“中國樣本”

報告中指出,中國互聯網募捐場景越來越多元化。而騰訊在創新募捐場景、創新公益方式方面當屬佼佼者。在行業內不斷首創公益新模式。

生活的每一步都是做公益

2015年,騰訊公益探索推出了“益行家”(中國最大的運動捐步公益平臺),網友捐步數、騰訊搭建平臺、企業匹配捐贈資金,形成了一個生態系統。

8.66億中國網民靠走路,募集善款超過9億,成為“中國樣本”

微信運動讓公眾每天的行走多了一個參與的理由,將步數轉化為真金實銀的愛心捐款。運動的同時就是做公益。使最廣大的群眾能夠隨時隨地、便捷無負擔地參與公益。

截至2019年4月17日,騰訊公益上運動捐步活動參與總人次接近8.66億,募集善款超過9.44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走路就是做公益”只是行為公益倡導的起點。

過去幾年間,騰訊還進行了一系列公益創新嘗試。如在騰訊電腦管家、騰訊手機 管家發起的“清理+”平臺上,用戶籌集的愛心掃帚可以通過捐助轉化為阿拉善荒漠化地區的梭梭。

此外,微信的“為盲胞讀書”、QQ郵箱的暖燈行動、全民K歌的K幣可進行捐贈這些有趣的公益捐助形式,也一度成為行業經典案例……

“科技+公益”造就慈善中國樣本

從全民捐助的“99公益日”到如今全民捐生活方式的“行為公益季”,從號召捐款到用行為參與公益,正是“科技+公益”的奇妙組合有力催生了這些美好改變的發生。

騰訊作為互聯網“行為公益”的首創者,從“運動捐步”,到“為盲胞讀書”,從“暖燈行動”到“清理+”,通過科技賦能,實現人人、時時可公益。

騰訊主要創始人、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發起人兼榮譽理事長陳一丹曾表示,“中國公益行業將通過擁抱互聯網技術,讓用戶參與公益的方式從被動刺激逐漸轉變為主動參與。”

8.66億中國網民靠走路,募集善款超過9億,成為“中國樣本”

一方面,行為公益讓公益融入用戶日常,捐助變得簡便易操作。

另一方面,它充分利用了互聯網+的特性——公開、透明,讓各個受捐項目做到可跟蹤、可追溯、可記錄、可沉澱,用戶做公益變得更安心。

而互聯網特有的傳播性,則使得企業有望將自己的公益主張傳達到更多用戶。

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發起人兼榮譽理事長陳一丹表示,今天是線上與線下融合的時代,微小公益力量既是公益的發動者,又是公益的傳播者。“世界的改變,不是少數人做了很多,而是每個人都做一點點。”

可以看出,行為公益正在全方位地融入公眾的生活場景,這種公益習慣的演變,也就是中國的互聯網+公益3.0時代的典型特徵。

互聯網與科技結合來實現“全民參與公益”和“共同創造”,進而實現門檻更低、用戶時時可以參與的“行為公益時代”,也為世界樹立了互聯網慈善的“中國樣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