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複述記憶法,三個步驟鍛鍊好口才,隨時隨地都能脫稿演講

我要教大家一個很具體的記稿子的方法,這個方法被稱為複述記憶法。

利用複述記憶法,三個步驟鍛鍊好口才,隨時隨地都能脫稿演講


你可以在記稿子的時候用,也可以在記一切有邏輯的東西的時候去用。

這個方法就六個字,叫分塊、定點和串線。

第一個動作,分塊。

什麼叫分塊?特別簡單。

拿到你的稿子之後,就像小時候做閱讀理解那樣,把你的稿子分為幾個部分,用個小符號來分。

然後稿子可以分為三個部分,每個部分都是一個完整的邏輯,可能這個部分跟下一個部分的聯繫比較少,所以我把它倆分開。

比如我的稿子一般情況下,可以被分為3到4塊,最多不會超過5塊。

利用複述記憶法,三個步驟鍛鍊好口才,隨時隨地都能脫稿演講


第二個動作,定點。

分完塊之後的第二個動作,叫定點。

每個塊都是一個完整的意思,完整的邏輯,你要找到裡面哪個關鍵詞,或者是哪一句話,最能代表塊的意思。

把這個點找到,這樣的話,你的稿子在腦海當中,就好像是一張紙上有字,然後重點的關鍵詞、關鍵句,拿熒光筆標一下的那麼一個感覺。

我每次在臺上回憶講稿的時候,腦海當中都是這麼一個畫面。這是定點。

第三個動作,叫串線。

串線什麼意思?咱們分塊了,也定點了,咱們要把塊跟塊之間銜接的方式給記住,把它們串起來。

分塊和定點是為了壓縮記憶量,通過把你的整個講稿分為幾塊,並且把每個塊都壓縮成關鍵詞和關鍵句,最後你需要記的東西就變少了。

這樣壓縮完了之後,我們需要把塊和塊串起來,剛剛我講過了,每個塊是一個完整的意思,所以註定塊跟塊之間的連接很重要,很有可能是邏輯比較薄弱的部分,我們要把連接給記住。

要記住每個塊結束時候的那句話是什麼,開始時候的那句話是什麼;或者是結束時候的詞和開始時候的詞是什麼,把它們特別記住,我們就不會在臺上出現忘詞的情況了。

所以整個記憶的過程,就應該像是跑步一樣,我從第一個塊跑到連接點,把棒交給第二個人,我就開始跑第二個塊,所以這個過程是非常流暢和自然的。

利用複述記憶法,三個步驟鍛鍊好口才,隨時隨地都能脫稿演講


這個方法比那種逐字逐句的去記講稿的方法好太多倍,如果你去記逐字稿的話,我不能說一定會怎麼樣,我只能說很危險。

如果你記的是逐字稿,在臺上哪怕你忘了某一句話、某一行,導致的結果就是你整個說不下去,就忘詞了。

你也不要不寫稿,有些人他就喜歡把關鍵詞一列,記個大綱,然後到臺上隨意發揮。

這是另外一派的觀點,他們不主張去寫逐字稿、背逐字稿,也不主張把稿子寫出來,他們覺得寫個關鍵詞就可以,然後到臺上自由發揮,這樣才能夠講得更自然、更流暢。

我也不主張這樣的自由發揮,我認為但凡可以準備的場合,準備過就是比沒有準備過要好。

我在寫稿的過程當中,首先可以花時間去想寫什麼,其次寫完了我還可以改。

可是自由發揮,是沒有這個精益求精的過程的。

所以我主張的是用一個高效的記憶方法,去記住自己精心準備的,那些自然的、口語化的東西,這樣的表達才能更出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