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衛星越來越多,它們相撞的可能性有多大?現在補救還來得及

1957年10月4日,隨著前蘇聯的斯普特尼克1號衛星成功升空,至此人類便開啟了偉大的航天時代。不得不說航天時代給人類帶來的福祉是無法估量的,它不但便捷了人類的生活與發展,還為人類探索太空打開了一扇新窗口。但近些年各國對太空事業的看重,隨之而來也是一系列的問題出現,其中最為突出的就是太空垃圾問題。目前人造衛星倒是越來越多了,但大家有考慮過它們相撞的可能性嗎,這種可能性又有多大呢?

人造衛星越來越多,它們相撞的可能性有多大?現在補救還來得及

人造器材在太空站交互

根據俄羅斯衛星網9月中旬的一篇報道,畢格羅宇航公司稱根據他們的推測,未來不久後一顆美國的衛星很有可能會與另一顆前蘇聯的衛星發生相撞,而此次相撞也會為太空環境帶來不小的威脅。

人造衛星越來越多,它們相撞的可能性有多大?現在補救還來得及

前蘇聯的重型火箭,如今已無人問津

據悉,此公司說的兩顆衛星分別是美國在12年前發射的“創世紀2號”和前蘇聯1981年發射的“宇宙1300號”,目前這兩顆均已處於退役狀態,嚴格來說都屬於太空垃圾的一份子。其實早在2009年2月,美國一顆名為“銥星33”的衛星與俄羅斯的“宇宙-2251”便發生了史上第一次人造衛星相撞事故。從這之後,太空垃圾的問題便成了世界航天界討論的焦點。

人造衛星越來越多,它們相撞的可能性有多大?現在補救還來得及

美國SpaceX重型火箭準備發射

衛星相撞的後果?

據1957年以來,人類大約進行了4000多次的航天器發射任務,而隨著時間的流逝,這裡面的大多數人造器材已經退役成為太空垃圾。再加上各個軍事強國這些年來進行的反衛星實驗造成的大量碎片,目前在軌的太空垃圾已達7000多噸。據不完全統計,大到飛船衛星,小到一塊航天器材的漆片,這些加起來數量已達近百萬之巨。

人造衛星越來越多,它們相撞的可能性有多大?現在補救還來得及

地球已被太空垃圾圍繞

要知道在太空中,就算是一塊航天器材掉落的漆片也能以每秒7公里左右的速度飛行,這就相當於在太空中無時無刻都有近百萬顆“子彈”在飛行,而這些“子彈”的威力足以洞穿它碰到的一切人造器材,這對於正常運行的衛星甚至是國際空間站和宇航員都是一個巨大的威脅。

人造衛星越來越多,它們相撞的可能性有多大?現在補救還來得及

國際空間站,目前已面臨退役

最為可怕的是,一旦發生了一次碰撞或者進行了一次反衛星摧毀實驗,每一次造成的碎片都是不計其數的。所以說,如果不加以控制,在未來不光是衛星與衛星相撞的可能性會越來越大,近地太空也將成為一個滿是“子彈”橫衝直撞的危險地帶。

人造衛星越來越多,它們相撞的可能性有多大?現在補救還來得及

印度反衛星試驗

亡羊補牢,為時不晚

不過好在我們人類已經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現在補救還來得及,目前包括美國、英國、俄羅斯以及我們中國在內的一些航天大國都已經著手開展了各自的太空垃圾清理計劃。

其中要數美國人提出的類似於脈衝氣壓處理方式最為前衛,美國人的計劃是通過在太空垃圾的軌道上發射脈衝氣壓,逼迫太空垃圾減速從而逐漸被地球引力吸回,使其最終墜毀,並在大氣中燃燒殆盡。

人造衛星越來越多,它們相撞的可能性有多大?現在補救還來得及

太空中瞭望地球,看似平靜,實則“暗流湧動”

而距離我們最近的一次太空垃圾清理實操測試在去年的9月,英國人通過國際空間站釋放出一顆名為“清理碎片”的衛星,然後該衛星成功對著一塊人造太空垃圾放出一張大網,最終導致該太空垃圾減速並墜入大氣層,這對於人類來說也算是一次壯舉了。

人造衛星越來越多,它們相撞的可能性有多大?現在補救還來得及

釋放衛星

▲國際空間站釋放出“清理衛星”

人造衛星越來越多,它們相撞的可能性有多大?現在補救還來得及

開始作業

▲“清理衛星”放出大網,成功網住太空垃圾

而我國在2016年也成功將一顆名為“遨龍一號空間碎片主動清理飛行器”的航天器材送入太空,這也標誌著我國在清理太空垃圾的研究上也已經開始實質性的起步了。這顆飛行器也擔負著各種關鍵技術的驗證任務,為我國在該領域打下基礎。

人造衛星越來越多,它們相撞的可能性有多大?現在補救還來得及

把“遨龍一號”送上天的,長征七號中型運載火箭

其實出現問題不可怕,可怕的是出了問題還不知道及時進行改正,好在我們已經做出了改變,相信未來人類對於太空的探索和利用也將更加科學合理,只有這樣才是長久之計。不知道各位小夥伴還有什麼獨到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評論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