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吃茶去!解密茶道跟佛教的前世今生以及傳播

茶的起源歷史

中國是茶的故鄉,是世界上最早發現茶樹和栽培茶樹,使用茶葉的國家。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也是世界公認的,雖然英國也是一個喝茶的國家,但是英國本身的氣候並不適合生產茶葉,他們喝的茶葉都是從印度,斯里蘭卡等地生長的,有趣的是,印度和斯里蘭卡等國家的茶葉也都是從中國引進種植的,所以中國的茶才是最正宗的,品質也是最好的,英國人就不能享受這種天然的優勢,還有的原因是英國人更喜歡豐富的口味,所以一直拼命的研究混合茶,就是將花,果以及植物精油混合而製作成的英式茶。但是中國人喝茶注重的是清淡,是養生,是一種追求更高級的精神愉悅,說到這就不得不講講中國的茶道了。

先說說茶,中國人飲茶大約開始於漢朝,卻是作為藥用。魏晉時期開始變成飲料,因為有助於清談(魏晉時期文人愛好:服食五石散(“嗑藥”),愛好玄學,好飲酒,好隱居(陶淵明等人為代表),愛好大自然,男人愛漂亮也會塗粉,創作搞基文學等,被後人稱為魏晉風骨)但是直到唐玄宗開元以後,由於僧人坐禪的需要,飲茶蔚然成風。至唐德宗時,陸羽《茶經》問世,這是世界上第一部飲茶專著,陸羽也因此獲得茶聖稱號了。


不如吃茶去!解密茶道跟佛教的前世今生以及傳播

圖片出自易中天老師的作品《易中天中華史》對歷史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讀讀

茶聖陸羽和佛教關係

據《封氏聞見記》記載:“開元中,泰山靈巖寺有降魔禪師,大興禪教。學禪師務於不寐,又不夕食,皆許其飲茶,人自懷挾,到處煮飲。從此轉相仿效,遂成風俗。”因茶有提神益思,生津止渴功能,故寺廟崇尚飲茶,在寺院周圍植茶樹,制定茶禮、設茶堂、選茶頭,專呈茶事活動。

在僧人的眼中,茶並非只是一碗普通的茶,也並不簡單地作為解渴的飲品,而是上升到了精神層面,是對本性真心的自悟。茶成為了無可替代的飲品,所以寺院僧人多愛茶、嗜茶。加上與僧人之性相通,久而久之,便與僧人解下不解之緣。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餓了就吃,困了就睡,喝茶和戀愛都不影響領悟禪道,世人就是不能做到這一點,吃飯的時候百般思索,睡覺的時候千般計較(慧海)。所以禪宗在這裡就是生活,喝茶自然也和禪宗開始有著緊密的聯繫了。

陸羽從小在寺院長大,並在寺院時就已嗜茶並且精於茶道。當年,撫養陸羽的僧人智積大師因烹茶而聞名,被唐代宗招進宮中。當然時間久了也會懷念舊味道。想再喝上陸羽泡的茶,於是陸羽進宮,在沒有見面的情況下,陸羽自己烹了一壺茶,隨著茶香的散發,不遠處的智積大師驚呼道:徒兒來了! 由此可見陸羽是從小受到了佛家好茶的薰陶,並且愛上了茶的一切才會決心去研究它,最終留下這部傳世佳作。陸羽的《茶經》系統總結了唐代及其前的茶葉生產、飲用的經驗,提出了精行儉德的茶道精神。其概括了茶的自然和人文科學雙重內容,探討了飲茶的藝術,把儒、道、佛三教融入飲茶中,首創中國茶道精神。可說公元780年陸羽著《茶經》,是唐代茶文化形成的標誌。以後又出現大量的茶書、茶詩,有《茶述》、《煎茶水記》、《採茶記》、《十六湯品》等。在唐代形成的中國茶道又分宮廷茶道、寺院茶禮、文人茶道。從當時比屋皆飲的民間茶俗至豪華隆重的皇室宮廷茶宴,以及文人的茶詩詞與茶書畫,都是茶文化形成與發展的集中表現。


不如吃茶去!解密茶道跟佛教的前世今生以及傳播


日本茶道

日本茶道起源中國,但卻發展的更為豐富多彩。

“茶禪一味”的典故源自趙州和尚那句著名的偈語——“吃茶去”。宋代高僧圓悟克勤以禪宗的觀念和思辯來品味茶的無窮奧妙,揮毫寫下了“茶禪一味”,其真跡被弟子帶到日本,現珍藏在日本奈良大德寺,作為鎮寺之寶。

南宋末年,日本茶道的鼻祖榮西高僧兩次來到中國參禪,並將圓悟禪師的《碧巖錄》以及“茶禪一味”墨寶帶回日本,於1191年寫成《吃茶養生記》一書,成為日本佛教臨濟宗和日本茶道的開山祖師。

至此以後,茶道在日本慢慢被髮揚光大成一種儀式,而且冠上了哲學以及藝術之名,一個普通的茶儀式可持續4個小時,並且也出現了很多流派,至此,茶道在日本也極度繁榮起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