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新冠疫情得控之下,求職仍然很難嗎?

國內新冠疫情得控之下,求職仍然很難嗎?

2020年一場的新冠疫情突發而至,每年求職的"金三銀四"不復存在,求職對我們來說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取而代之的是全民防疫。

疫情之下,求職到底遭遇了什麼?

從行業來看。旅遊業、餐飲業、交通運輸業、批發和零售業等第三產業被直接衝擊,製造業、房地產業、基建投資業同樣基本處於停滯狀態,建築業、金融業、農林牧漁等行業也不同程度受到波及。大量企業停工停產,用工需求下降。

從企業來看。據中國中小企業協會發布的調研報告顯示,約86.5%的受訪中小企業表示經營受到較大影響,其中近30%反映影響"特別嚴重",導致虧損。很多中小服務性企業因熬不過去而選擇裁員或倒閉,大量服務業從業人員失去了工作。

從就業來看。農民工、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受到重大影響,即便想出去找工作的人,也由於新冠疫情的延長,而待業在家,許多求職者都經歷了一個不平凡的求職季。據統計,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一月份為5.3%,2月份為6.2%,三月份為5.9%,均高於4%。目前,我們求職唯一面對的困難就是崗位有限,競爭加劇。

從疫情來看。隨著國外疫情的集中爆發,導致出口全球的外貿訂單會驟減或取消,中小外貿企業生存困難,也會出現大量裁員,加劇失業潮的到來。而且,雖然國內復工復產的全面推進,但是服務業要恢復到正常水平,也是需要一段時間的。

國內新冠疫情得控之下,求職仍然很難嗎?

那麼,我們該如何面對這個情況呢?

總的來說,就是八個字:客觀認識,冷靜對待。

危機之下必有轉機。目前來看,全國新冠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復工復產、返崗返工形勢大好。返工專列、返工大巴頻頻點亮新聞媒體,整體就業形勢將會趨於向好。

3月18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應對新冠肺炎新冠疫情影響強化穩就業舉措的實施意見》,該文件提出了不少新舉措扶持企業:

一是階段性減免社保費,據人社部副部長遊鈞介紹,2月共為企業減免養老、失業、工傷三項單位繳費共1239億元,預計2至6月減免額度將超過5000億元;

二是對不裁員或少裁員的中小微企業,失業保險費返還標準由原來的企業及其職工上年度繳納的50%,提高到最高100%。

在這些利好政策下,廣大中小企業將逐步恢復生產,甚至達產。目前,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率逐步提高,浙江、江蘇、山東、福建、遼寧、廣東、江西等地區基本恢復,而且隨著武漢解封,全國各地復工復產也在逐步恢復,將會出現更多的招聘崗位,求職的"黃金期"已經到來,廣大求職者應該冷靜對待,保持樂觀心態,在這個"黃金期"努力求職,就一定會有所收穫。

國內新冠疫情得控之下,求職仍然很難嗎?

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

希望大家可以儘快找到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