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號、諡號、尊號、年號——傻傻分不清?看這一篇就夠了!

毛主席的名篇《沁園春 雪》中有一句——“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這句詞,點了四個帝王的名字——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宋太祖

如果請問——這四個名號是廟號?還是諡號?能不能不假思索,立刻辨別呢?恐怕沒那麼容易。

可是我們讀歷史,或者和詩詞、小說時,卻總有那麼一堆類似的帝王名號,在眼前晃來晃去。定力不夠的話,會被他們晃得暈頭轉向。

廟號、諡號、尊號、年號——傻傻分不清?看這一篇就夠了!

毛澤東詩詞《沁園春 雪》


有時印象中挺熟悉的歷史人物,換個馬甲出來就不認識了。

今天把帝王的諡號、廟號、尊號、年號簡單梳理一下,作一個小結

先說諡號,諡號是一個帝王死後,朝廷根據他的德行和執政業績,給予一個褒貶或者貶損的稱號。

誰最先用的諡號?這一追可就遠了。

據說堯、舜、禹三個聖人的稱號,也是諡號。

但比較公認的說法是起源於周朝,“諡號”這一說法,最早出現在《史記 周本紀》中——“西伯受命之年稱王,後十年而崩,諡為文王”。

唐代以前,諡號往往是一兩個字,言簡意賅,便於書寫、記錄和在文章中使用。

所以我們的閱讀中,大凡唐代之前的帝王稱呼,都是諡號。

比如春秋戰國時那些個叱詫風雲、經常出現在各類作品中的諸侯王們,都是在用諡號和我們交流。是不是有點怪怪的呢?

廟號、諡號、尊號、年號——傻傻分不清?看這一篇就夠了!

春秋五霸圖


我們耳熟能詳的“春秋五霸”——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莊王,他們名號中的“桓、文、穆、襄、莊”都是諡號。這是一字諡號,也有兩個字的,比如胡服騎射的改革家——趙武靈王的“武靈”。秦國秦孝公後邊的五個王,都是用的兩字諡號——秦惠文王、秦悼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莊襄王。到了秦始皇這兒,嬴政有了新想法。他覺得,帝王死後讓後人議論紛紛,再下一個判詞的事兒,有點不靠譜,所謂“子議父,臣議君”,太不像話了,廢了吧!


廟號、諡號、尊號、年號——傻傻分不清?看這一篇就夠了!

《英雄》劇照秦始皇遇刺


於是秦始皇不再允許用諡法,按照他的謀劃,他自己稱“始皇帝”,後世直接稱“二世、三世、四世。。。”

他想的是“至於萬世,傳之無窮”。

真要是能這樣的話,我們的歷史就好學多了,起碼在紀年上能省不少事呢!

可惜,暴秦僅僅三世而亡,秦始皇的想法落了空,諡法又重新啟用,這一用,就到了大清最後一個皇帝溥儀手裡。

諡號的取法是專門有詞典的,這個詞典叫《諡法解》,《諡法解》上列出了用於起諡號的常用字以及各種規定和含義,這些字有上諡、中諡和下諡之分。

史官們一面回想著剛剛昇天的皇帝一生的品行,一面翻著《諡法解》,努力尋找一個最貼切的字眼。

漢字的玄妙之處就在於,一個字可以有多重含義,神秘莫測。

比如,漢武帝的“武”字,就有五種含義——剛強直理曰武、威強敵德曰武、克定禍亂曰武、刑名克服曰武、誇志多窮曰武。

廟號、諡號、尊號、年號——傻傻分不清?看這一篇就夠了!

漢武帝劇照


史官們究竟是想給漢武帝劉徹用哪一個含義呢?抑或是兼而有之呢?這種春秋筆法,正好能讓後人有空間去琢磨。

唐朝以後開始不安分了,不斷的給諡號加字,而且越加越多,充斥著吹噓誇大拍馬意味,變得很沒節操。

從兩個字加到七個字,十個字,到唐宣宗時加到了18個字。而後,宋、元、明、清更是變本加厲的幹。

宋太祖趙匡胤諡號——“啟運立極英武睿文神德聖功至明大孝”皇帝,16個字。

明太祖朱元璋諡號——“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21個字。

清高宗乾隆諡號——“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聖純”皇帝,23個字。

你看看,諡號絕對是被他們徹底玩壞了!諡號漸漸失去了“一言以蔽之”的褒貶功能,也無法在文獻中按諡號來稱呼引用了。


廟號、諡號、尊號、年號——傻傻分不清?看這一篇就夠了!

宋太祖黃袍加身劇照

另外,皇后們和大臣們也可以有諡號,規則是一致的。本文不再討論了。

那麼,唐以後我們聽到看到的帝王稱號是什麼呢?那都是廟號。

帝王死後,後代要在太廟裡祭臺上擺上他們的牌位。因為要避諱,牌位上不能直接寫他們的名字。於是需要另外給他們起一個尊稱,通常的格式“

某祖”、“某宗”。這個寫在牌位上,供後人祭祀的名號,就是廟號

唐太宗,姑且算作是我們最熟悉的最早的一個帝王廟號,如果不算他的老爸唐高祖李淵的話,誰叫他的名頭遠不如唐太宗呢!

唐太宗之後,我們看到的、聽到的、林林總總的帝王稱號,都帶著“祖”帶著“宗”,這都是他們的廟號了。不再稱呼諡號,實在是因為諡號太長,念一遍會窒息的。

廟號的尊貴順序——最尊為“祖”,次之為“宗”,最次為“帝”。

但是有唐以後的帝王們,不管有多麼無能,也沒有再用“帝”字的,“帝”字竟然淪落到無人使用了!

史官們在給皇上留了一些顏面的問題上,取得了高度一致。

但是,有一個皇帝,自己的江山被親叔叔奪了,本尊下落不明,有說出家的,有說自焚的。可以肯定的是,死後他被禁止封廟號,禁止入太廟。

廟號、諡號、尊號、年號——傻傻分不清?看這一篇就夠了!

朱允炆劇照


沒錯,他就是明朝的朱允炆。

整個大明王朝都沒有承認他是正兒八經的一個皇帝,太廟裡也沒有他的排位,真是可憐!

直到清朝乾隆時,才給他追加了一個諡號為“恭閔皇帝”,追加了廟號為“惠帝”

由於諡號失去了漢以前的褒貶警示作用,後來的廟號承擔一部分諡號的功能。除了各朝的所謂太宗、太祖、世宗、世祖以外,其他的廟號用字,多多少少也參考了諡法。

比如這些天,由於電視劇《清平樂》而大火的宋仁宗,“仁”字入了廟號,恰恰反映了史書上對他的評價——“為人君,止於仁”

什麼是尊號呢?尊號是大臣們為了給皇帝拍馬屁、戴高帽,隔一段時間就給當今皇上加上幾個尊貴的稱號,這是“尊號”。注意,尊號一般是給活著的皇帝聽的。

正式的尊號是從唐朝的唐高宗開始,他在大臣們所謂的“冒死進諫”下,為自己加尊號為“天皇”。給自己上完尊號,也覺得有點不好意思,怕祖上來找他麻煩,於是順手給自己的祖宗加加尊號。於是,又給李淵上尊號為“神堯皇帝”,給唐太宗加尊號為“文武聖皇帝

”,這樣才覺得心裡安穩些。

尊號和諡號一樣,很快就越加越長,沒了節操。光是唐高宗自己,經過幾次增加,最終的尊號就長達24個字。

廟號、諡號、尊號、年號——傻傻分不清?看這一篇就夠了!

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劇照


加尊號的過程,往往是皇上和大臣們一起表演的雙簧。一面是大臣們“冒死進諫”,請皇上加尊號,一面是皇上謙虛謹讓,推辭不受,如此三番兩次,皇上才不得不“勉強接受”,一個個都是戲精啊

有些時候,帝王生前所加的尊號足夠給力,那麼,等他死後,史官們也就懶得再動腦筋,直接把尊號挪用,當成諡號。因此,常常有尊號和諡號完全一樣的。

另外,皇后也可以有尊號,不再展開討論了。

所以,——尊號,是帝王生前,自己拿來聽著過癮的。

—————諡號,是帝王死後,別人拿來聽著“噁心”的!

年號就好理解多了。年號就是,帝王繼位之後,為了討個吉祥,起一個響噹噹的名號,作為當時紀年的起點,然後從某某元年、某某一年、某某三年依次接續下去。

國家分裂割據的時候,各國都按自己家帝王的年號登記史實,讀起來一片混亂。一旦歸於統一,紀年也隨之統一。

好在大多數的帝王還比較人性化,終其一朝只用一個年號。比如清朝的皇帝都是一個年號用到底,我們非常熟悉的“

康熙”,就是清聖祖玄燁的年號,從康熙元年一直用到康熙六十一年沒有變過。“乾隆”是清高宗弘曆的年號,從乾隆元年一直用到乾隆六十年也沒有變過。

但是歷史上也有很多喜歡玩年號遊戲的皇帝,起個年號,用著用著就覺得不新鮮了,換一個,再換一個,這就給我們準確的理解當時的歷史年代,憑空製造了不少障礙,這些喜歡玩年號的帝王應該罰站一下!

比如,漢武帝劉徹,在位53年,前後用了11個年號,平均四、五年就換一個。這些年號分別是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漢、太始、徵和、後元。漢武帝好像玩得很開心。

無獨有偶,唐高宗在位34年,則用了14個年號,更換的頻率比漢武帝還要快些。

而這兩個喜歡玩年號的皇帝,如果和武則天

比起來,又落了下風。這位冠絕千古的女皇帝,在位21年的時間,更換了18個年號。

廟號、諡號、尊號、年號——傻傻分不清?看這一篇就夠了!

武則天劇照


我就想問問,他們自己能記得住,分得清嗎?

最後小結一下

1、漢代以前的帝王們,都是用諡號稱呼。唐代以後,則用廟號稱呼

2、尊號和年號是帝王活著的時候用的,諡號和廟號是帝王死後用的;

3、廟號、年號為帝王專用,皇后也可以用諡號和尊號,大臣們也可以有諡號;

5、唐以前,諡號有褒貶定論的功能。唐以後,廟號承擔部分這樣的功能;

4、回到毛主席的詩詞問答上,“秦始皇”是自我封號,既不是諡號也不是廟號;“漢武帝”是諡號;“唐太宗”和“宋太祖”都是廟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