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号、谥号、尊号、年号——傻傻分不清?看这一篇就够了!

毛主席的名篇《沁园春 雪》中有一句——“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这句词,点了四个帝王的名字——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

如果请问——这四个名号是庙号?还是谥号?能不能不假思索,立刻辨别呢?恐怕没那么容易。

可是我们读历史,或者和诗词、小说时,却总有那么一堆类似的帝王名号,在眼前晃来晃去。定力不够的话,会被他们晃得晕头转向。

庙号、谥号、尊号、年号——傻傻分不清?看这一篇就够了!

毛泽东诗词《沁园春 雪》


有时印象中挺熟悉的历史人物,换个马甲出来就不认识了。

今天把帝王的谥号、庙号、尊号、年号简单梳理一下,作一个小结

先说谥号,谥号是一个帝王死后,朝廷根据他的德行和执政业绩,给予一个褒贬或者贬损的称号。

谁最先用的谥号?这一追可就远了。

据说尧、舜、禹三个圣人的称号,也是谥号。

但比较公认的说法是起源于周朝,“谥号”这一说法,最早出现在《史记 周本纪》中——“西伯受命之年称王,后十年而崩,谥为文王”。

唐代以前,谥号往往是一两个字,言简意赅,便于书写、记录和在文章中使用。

所以我们的阅读中,大凡唐代之前的帝王称呼,都是谥号。

比如春秋战国时那些个叱诧风云、经常出现在各类作品中的诸侯王们,都是在用谥号和我们交流。是不是有点怪怪的呢?

庙号、谥号、尊号、年号——傻傻分不清?看这一篇就够了!

春秋五霸图


我们耳熟能详的“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他们名号中的“桓、文、穆、襄、庄”都是谥号。这是一字谥号,也有两个字的,比如胡服骑射的改革家——赵武灵王的“武灵”。秦国秦孝公后边的五个王,都是用的两字谥号——秦惠文王、秦悼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到了秦始皇这儿,嬴政有了新想法。他觉得,帝王死后让后人议论纷纷,再下一个判词的事儿,有点不靠谱,所谓“子议父,臣议君”,太不像话了,废了吧!


庙号、谥号、尊号、年号——傻傻分不清?看这一篇就够了!

《英雄》剧照秦始皇遇刺


于是秦始皇不再允许用谥法,按照他的谋划,他自己称“始皇帝”,后世直接称“二世、三世、四世。。。”

他想的是“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真要是能这样的话,我们的历史就好学多了,起码在纪年上能省不少事呢!

可惜,暴秦仅仅三世而亡,秦始皇的想法落了空,谥法又重新启用,这一用,就到了大清最后一个皇帝溥仪手里。

谥号的取法是专门有词典的,这个词典叫《谥法解》,《谥法解》上列出了用于起谥号的常用字以及各种规定和含义,这些字有上谥、中谥和下谥之分。

史官们一面回想着刚刚升天的皇帝一生的品行,一面翻着《谥法解》,努力寻找一个最贴切的字眼。

汉字的玄妙之处就在于,一个字可以有多重含义,神秘莫测。

比如,汉武帝的“武”字,就有五种含义——刚强直理曰武、威强敌德曰武、克定祸乱曰武、刑名克服曰武、夸志多穷曰武。

庙号、谥号、尊号、年号——傻傻分不清?看这一篇就够了!

汉武帝剧照


史官们究竟是想给汉武帝刘彻用哪一个含义呢?抑或是兼而有之呢?这种春秋笔法,正好能让后人有空间去琢磨。

唐朝以后开始不安分了,不断的给谥号加字,而且越加越多,充斥着吹嘘夸大拍马意味,变得很没节操。

从两个字加到七个字,十个字,到唐宣宗时加到了18个字。而后,宋、元、明、清更是变本加厉的干。

宋太祖赵匡胤谥号——“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16个字。

明太祖朱元璋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21个字。

清高宗乾隆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23个字。

你看看,谥号绝对是被他们彻底玩坏了!谥号渐渐失去了“一言以蔽之”的褒贬功能,也无法在文献中按谥号来称呼引用了。


庙号、谥号、尊号、年号——傻傻分不清?看这一篇就够了!

宋太祖黄袍加身剧照

另外,皇后们和大臣们也可以有谥号,规则是一致的。本文不再讨论了。

那么,唐以后我们听到看到的帝王称号是什么呢?那都是庙号。

帝王死后,后代要在太庙里祭台上摆上他们的牌位。因为要避讳,牌位上不能直接写他们的名字。于是需要另外给他们起一个尊称,通常的格式“

某祖”、“某宗”。这个写在牌位上,供后人祭祀的名号,就是庙号

唐太宗,姑且算作是我们最熟悉的最早的一个帝王庙号,如果不算他的老爸唐高祖李渊的话,谁叫他的名头远不如唐太宗呢!

唐太宗之后,我们看到的、听到的、林林总总的帝王称号,都带着“祖”带着“宗”,这都是他们的庙号了。不再称呼谥号,实在是因为谥号太长,念一遍会窒息的。

庙号的尊贵顺序——最尊为“祖”,次之为“宗”,最次为“帝”。

但是有唐以后的帝王们,不管有多么无能,也没有再用“帝”字的,“帝”字竟然沦落到无人使用了!

史官们在给皇上留了一些颜面的问题上,取得了高度一致。

但是,有一个皇帝,自己的江山被亲叔叔夺了,本尊下落不明,有说出家的,有说自焚的。可以肯定的是,死后他被禁止封庙号,禁止入太庙。

庙号、谥号、尊号、年号——傻傻分不清?看这一篇就够了!

朱允炆剧照


没错,他就是明朝的朱允炆。

整个大明王朝都没有承认他是正儿八经的一个皇帝,太庙里也没有他的排位,真是可怜!

直到清朝乾隆时,才给他追加了一个谥号为“恭闵皇帝”,追加了庙号为“惠帝”

由于谥号失去了汉以前的褒贬警示作用,后来的庙号承担一部分谥号的功能。除了各朝的所谓太宗、太祖、世宗、世祖以外,其他的庙号用字,多多少少也参考了谥法。

比如这些天,由于电视剧《清平乐》而大火的宋仁宗,“仁”字入了庙号,恰恰反映了史书上对他的评价——“为人君,止于仁”

什么是尊号呢?尊号是大臣们为了给皇帝拍马屁、戴高帽,隔一段时间就给当今皇上加上几个尊贵的称号,这是“尊号”。注意,尊号一般是给活着的皇帝听的。

正式的尊号是从唐朝的唐高宗开始,他在大臣们所谓的“冒死进谏”下,为自己加尊号为“天皇”。给自己上完尊号,也觉得有点不好意思,怕祖上来找他麻烦,于是顺手给自己的祖宗加加尊号。于是,又给李渊上尊号为“神尧皇帝”,给唐太宗加尊号为“文武圣皇帝

”,这样才觉得心里安稳些。

尊号和谥号一样,很快就越加越长,没了节操。光是唐高宗自己,经过几次增加,最终的尊号就长达24个字。

庙号、谥号、尊号、年号——傻傻分不清?看这一篇就够了!

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剧照


加尊号的过程,往往是皇上和大臣们一起表演的双簧。一面是大臣们“冒死进谏”,请皇上加尊号,一面是皇上谦虚谨让,推辞不受,如此三番两次,皇上才不得不“勉强接受”,一个个都是戏精啊

有些时候,帝王生前所加的尊号足够给力,那么,等他死后,史官们也就懒得再动脑筋,直接把尊号挪用,当成谥号。因此,常常有尊号和谥号完全一样的。

另外,皇后也可以有尊号,不再展开讨论了。

所以,——尊号,是帝王生前,自己拿来听着过瘾的。

—————谥号,是帝王死后,别人拿来听着“恶心”的!

年号就好理解多了。年号就是,帝王继位之后,为了讨个吉祥,起一个响当当的名号,作为当时纪年的起点,然后从某某元年、某某一年、某某三年依次接续下去。

国家分裂割据的时候,各国都按自己家帝王的年号登记史实,读起来一片混乱。一旦归于统一,纪年也随之统一。

好在大多数的帝王还比较人性化,终其一朝只用一个年号。比如清朝的皇帝都是一个年号用到底,我们非常熟悉的“

康熙”,就是清圣祖玄烨的年号,从康熙元年一直用到康熙六十一年没有变过。“乾隆”是清高宗弘历的年号,从乾隆元年一直用到乾隆六十年也没有变过。

但是历史上也有很多喜欢玩年号游戏的皇帝,起个年号,用着用着就觉得不新鲜了,换一个,再换一个,这就给我们准确的理解当时的历史年代,凭空制造了不少障碍,这些喜欢玩年号的帝王应该罚站一下!

比如,汉武帝刘彻,在位53年,前后用了11个年号,平均四、五年就换一个。这些年号分别是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汉、太始、征和、后元。汉武帝好像玩得很开心。

无独有偶,唐高宗在位34年,则用了14个年号,更换的频率比汉武帝还要快些。

而这两个喜欢玩年号的皇帝,如果和武则天

比起来,又落了下风。这位冠绝千古的女皇帝,在位21年的时间,更换了18个年号。

庙号、谥号、尊号、年号——傻傻分不清?看这一篇就够了!

武则天剧照


我就想问问,他们自己能记得住,分得清吗?

最后小结一下

1、汉代以前的帝王们,都是用谥号称呼。唐代以后,则用庙号称呼

2、尊号和年号是帝王活着的时候用的,谥号和庙号是帝王死后用的;

3、庙号、年号为帝王专用,皇后也可以用谥号和尊号,大臣们也可以有谥号;

5、唐以前,谥号有褒贬定论的功能。唐以后,庙号承担部分这样的功能;

4、回到毛主席的诗词问答上,“秦始皇”是自我封号,既不是谥号也不是庙号;“汉武帝”是谥号;“唐太宗”和“宋太祖”都是庙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