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途汽車“沒前途”?員工遭欠薪,準新車甩賣,董事長被限制消費

近期,前途汽車負面消息不斷。先是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內部員工曝出工資不能按時發放,隨後今年年初網上出現前途K50準新車甩賣的消息。最近,前途汽車董事長陸群又因未履行欠款支付義務而被法院限制高消費。作為曾經驚豔一時的國產新能源跑車代表,前途汽車還有“前途”嗎?

董事長被限制高消費

近期據有關媒體報道,長城華冠旗下前途汽車的董事長陸群陸群被蘇州市虎丘區人民法院於4月8日連續發佈兩條限制高消費限令,立案日期分別為2020年3月11日和3月17日。


前途汽車“沒前途”?員工遭欠薪,準新車甩賣,董事長被限制消費

其中3月11日公佈的限制消費令顯示:因前途汽車未按執行通知書指定的期間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給付義務,依照相關法律對前途汽車(蘇州)有限公司及其法人、實際控制人等採取限制消費措施,不得實施高消費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費行為。

另一則為3月17日公佈的消費限制令上,立案執行申請人換成了上海發那科機器人有限公司,但限制內容一致。

公開資料顯示,陸群是前途汽車和長城華冠的創始人,高級工程師,從事汽車整車設計研發工作已超過25年。曾在北京吉普汽車任職,擁有清華大學汽車工程學士學位,北大國際MBA及美國Fordham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2003年創辦北京長城華冠,2015年成立新能源造車企業前途汽車。

長城華冠原本是一家獨立汽車設計公司及整車開發解決方案供應商,在2015年正式成立前途汽車,也逐漸進入到大眾視野,主營業務也開始擴展到新能源汽車整車製造和銷售,以及動力電池業務,早在2019年2月,前途汽車母公司北京長城華冠汽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因為存在運營問題、違規、未按時披露業績等問題,退出“新三板”。

“國產邁凱倫”毫無亮點 第二款產品遙遙無期

作為造車新勢力的一員,前途汽車在2016年就已經獲得發改委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2018年又獲得了工信部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成為國內造車新勢力中為數不多手握新能源乘用車“雙資質”的企業。同年8月8日,前途汽車首款新車前途K50正式上市,定位為一款動雙門雙座純電動跑車,補貼後售價為68.68萬元。

前途汽車“沒前途”?員工遭欠薪,準新車甩賣,董事長被限制消費

新車在外觀方面亮點頗多,被諸多汽車媒體人冠以“國產邁凱倫”的稱號,但除此以外,前途K50的亮點屈指可數,其NEDC工況續航僅為380公里,在如今續航已經突破700公里“長人如林”的新能源市場,這個數據根本不夠打,4.6秒的百公里加速成績,也難和真正的“超跑”掛上關係。受眾人群過小和性價比不高,使前途K50至今一共才賣出了200餘臺。

前途汽車“沒前途”?員工遭欠薪,準新車甩賣,董事長被限制消費

2020年初,這臺“國產邁凱倫”甚至在朋友圈被爆出了不到40萬元的批發價,保值能力堪憂。

前途方面認為,K50並不是用來走量的車型,而是為前途汽車品牌定位和產品定調。這一想法並沒有錯,因為一個高端品牌想要躋身中低端品牌市場,比中低端品牌躋身高端品牌市場容易很多。比如國內目前起碼還“活著”,而且活的還算不錯的造車新勢力蔚來。

儘管新車售價不低,但蔚來已經培養出了一部分忠實車主,同時銷量也有穩步增長。憑藉其自身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產品、服務和換電技術,蔚來算是暫時在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站穩腳跟。反觀前途汽車,推出一款沒有質量保證,售價高昂且競爭力本身並不強的超級跑車,在中國市場是行不通的。

定位超跑的前途K50前期研發成本高,後期又遭遇偏低的銷量,未能給前途汽車帶來盈利。公開資料顯示,從2015年上市到2018年底在新三板掛牌期間,長城華冠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淨利潤虧損逐年擴大,分別為-0.22億元、-0.98億元、-2.26億元、-6.06億元。

前途汽車“沒前途”?員工遭欠薪,準新車甩賣,董事長被限制消費

但前途汽車仍要把這個結果看似不怎麼樣的PPT繼續編下去。第二款產品前途K20在2019年4月上海車展亮相,新車依舊採用了雙門設計,但整體造型和K50相差甚遠,新車百公里加速成績小於6秒。可以看出K20已經是在向親民產品方向靠攏,不過產品定位似乎永遠是在錯誤的道路上。此前,前途方面表示將在2019年4季度量產該車,隨後推遲到今年4月份,但如今看來,已經遙遙無期。

內憂外患 前途汽車看不到“前途”

不光欠別人錢還不上,就連自家員工的工資也發不出來了。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長城華冠內部人士就曾曝料稱公司存在欠薪問題,並採用員工個人信息進行貸款發放工資。

前途汽車“沒前途”?員工遭欠薪,準新車甩賣,董事長被限制消費

此外,長城華冠公司內部根據員工等級不同,擬發了多種方案的發薪協議書,但實際上,這都是被認為是長城華冠“變相裁員”的一種方式。和工資一樣一拖再拖的,還有前途汽車的復工日期。從最早公佈的4月1日復工,現在已經延遲到了五一假期後,公司多次延遲復工,也是變相節約支出的一種方式。面對2、3月份早已經全面復工的其他車企,前途汽車的2020上半年可能將會以這種方式結束。

據公開數據統計,自登陸新三板後,長城華冠成功募資5次,合計募集資金21.2億元,但用於造車的20億元資金已經於去年9月全部用完,只能等待後續融資款項接續。

事實上,早在去年9月,前途汽車董事長陸群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就曾表示:“原計劃在今年8月和9月能分批到位的融資款,因為一些原因需要延期到賬。這使得公司部分原定推進的工作,因資金延期到賬遇到困難。” 據悉,這筆高達10億元的融資款項,原計劃於2019年11月到賬,但一拖再拖則讓前途汽車陷入“前途”渺茫的窘境中。

有人認為,前途汽車下一步需要做的是轉變理念,開發出更適合大眾消費者需求的產品,從市場上贏得更多資金支持。同時,前途汽車還應該以開放合作的心態,尋找更多外部合作伙伴。但實際上,作為2018年至今只有一款產品的造車新勢力,前途早已失去了發展壯大的最佳時機。

在如今新勢力造車被傳統新能源車企打壓,傳統新能源車企被特斯拉打壓的時代,新入局的玩家手上籌碼本就不多,而在“缺少產品”和“融資困難”之間惡性循環的前途汽車,前途就更加撲朔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