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不好,都是自找的!戒不了這些,怎麼養都沒用

俗話說“十胃九病”。在中醫理論中,胃主受納,為後天之本

,能夠將攝入的米穀、時蔬吸收消化,向人體輸送營養物質,是身體代謝循環運轉的重要保障。當胃功能出現失衡時,不僅會影響日常飲食化,還會阻礙體內毒素的排出,損害身體健康。

日常生活中哪些看似平常的行為實則是在一點一點的損傷胃健康呢?請接著往下看:

胃不好,都是自找的!戒不了這些,怎麼養都沒用

一、狼吞虎嚥

邊吃邊說或大口吞嚥,都會使嚥下的氣體過多而消化不良。中醫認為“脾開竅於口”,口腔內食物的充分消化對健脾益胃是十分有益的,歷代中醫對細嚼慢嚥的養生作用都有不少論述。明朝鄭碹的《昨非庵日纂》雲:“吃飯須細嚼慢嚥,以津液送之,然後精味散於脾,華色充於肌。粗快則只為糟粕填塞腸胃耳。”《老老恆言》雲:“人胃有三化,一火化,爛煮也;二口化,細嚼也;三腹化,人胃白化也。”可見“細嚼慢嚥”對於胃健康有多重要!

二、口味重

五味濃淡相宜能調養五臟,可若過偏過盛,則會顧此失彼,打亂五臟之間的平衡和制約。

炒菜時,記得要少加鹽與味精,醬油等調料也要少用,這些東西過多不僅會讓我們的腸胃麻痺,變得沒有了飽脹感,還會傷害我們脾胃。

三、不離菸酒

從古至今,中醫對菸草治病功效也有記錄。但菸草之弊,在於菸草是過於性烈、辛溫之品,屬於偏性很大的一類,對於一般體質的人,都是弊大於利。抽菸的人以為尼古丁只會進入肺,殊不知,煙霧也會隨著消化道進入胃,直接刺激胃黏膜。小酌怡情,貪杯傷胃。酒精飲品在20°以上時,每小時飲用超過100ml,就可能會直接破壞胃黏膜屏障,引起充血、水腫、糜爛,甚至出血。

胃不好,都是自找的!戒不了這些,怎麼養都沒用

四、藥物刺激

很多人在吃藥後,感覺腸胃不適,很難受,這可能是藥物刺激到了,常見的阿司匹林、布洛芬等西藥,都是對胃可能造成刺激的藥物。所以,建議大家在用藥前諮詢醫生,看一些對胃有刺激想的藥物能否飯後服用。

五、飲食寒涼

很多人常吃寒涼生冷,尤其是夏天各種冷飲,生的蔬菜水果等。脾胃最怕寒氣,生冷的食物,會帶著寒氣進入身體。有些人天天吃寒涼冷凍,腸胃消化不了,吃什麼拉什麼,造成乏力,拉稀或者便秘。最容易傷及脾胃。

現在臨床上90%以上的患者長斑、長痘、長痤瘡都是寒涼引起的,真是“熱”引起的很少。因此要多吃溫性的食物,只有胃裡的火氣足才有能量消化食物。

六、吃飯沒準點

“廢寢忘食”似乎成了不少人的習慣,然而就是無意間的飢一頓、飽一頓,會慢慢侵蝕胃的健康。胃是一個嚴格遵守“時間表”的器官,它在一天中存在生理性的高峰和低谷,以便於及時消化食物。

胃不好,都是自找的!戒不了這些,怎麼養都沒用

七、暴飲暴食

早飯匆匆忙忙、午飯簡單對付、晚飯暴飲暴食,甚至還有人睡前再來點夜宵,健康的胃往往就在任性的吃和暴飲暴食中被破壞。

同時,暴飲暴食會增加脾胃的負擔,出現中醫裡“子盜母氣”的狀況。所謂的“子盜母氣”,子是指脾胃,母則是指心,也就是說脾胃氣不足的時候就要借調心之氣來消化食物。

八、不吃主食

有些女性為了減肥,不吃主食,轉而用水果代替,一段時間後確實瘦了幾斤,但臉色萎黃、食慾不振,甚至還伴隨胃病。

在中醫看來,水果大多偏涼,長期把水果當主食會損傷胃陽,胃陽虛,胃納差,久而久之必定損傷脾胃。

所謂“五穀為養”,一定記著吃主食,如果胃口差,可適當吃開胃的食物,如四川泡菜,或熬點養生粥。全源興農稻花香粥米,全部採用整粒新米碾碎包裝成粥米,煮熟之後軟糯綿密有米油,適合各個年齡段的人們食用,即使是老人、小孩等胃腸脆弱之人也可以放心食用。

胃不好,都是自找的!戒不了這些,怎麼養都沒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