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不好,都是自找的!戒不了这些,怎么养都没用

俗话说“十胃九病”。在中医理论中,胃主受纳,为后天之本

,能够将摄入的米谷、时蔬吸收消化,向人体输送营养物质,是身体代谢循环运转的重要保障。当胃功能出现失衡时,不仅会影响日常饮食化,还会阻碍体内毒素的排出,损害身体健康。

日常生活中哪些看似平常的行为实则是在一点一点的损伤胃健康呢?请接着往下看:

胃不好,都是自找的!戒不了这些,怎么养都没用

一、狼吞虎咽

边吃边说或大口吞咽,都会使咽下的气体过多而消化不良。中医认为“脾开窍于口”,口腔内食物的充分消化对健脾益胃是十分有益的,历代中医对细嚼慢咽的养生作用都有不少论述。明朝郑碹的《昨非庵日纂》云:“吃饭须细嚼慢咽,以津液送之,然后精味散于脾,华色充于肌。粗快则只为糟粕填塞肠胃耳。”《老老恒言》云:“人胃有三化,一火化,烂煮也;二口化,细嚼也;三腹化,人胃白化也。”可见“细嚼慢咽”对于胃健康有多重要!

二、口味重

五味浓淡相宜能调养五脏,可若过偏过盛,则会顾此失彼,打乱五脏之间的平衡和制约。

炒菜时,记得要少加盐与味精,酱油等调料也要少用,这些东西过多不仅会让我们的肠胃麻痹,变得没有了饱胀感,还会伤害我们脾胃。

三、不离烟酒

从古至今,中医对烟草治病功效也有记录。但烟草之弊,在于烟草是过于性烈、辛温之品,属于偏性很大的一类,对于一般体质的人,都是弊大于利。抽烟的人以为尼古丁只会进入肺,殊不知,烟雾也会随着消化道进入胃,直接刺激胃黏膜。小酌怡情,贪杯伤胃。酒精饮品在20°以上时,每小时饮用超过100ml,就可能会直接破坏胃黏膜屏障,引起充血、水肿、糜烂,甚至出血。

胃不好,都是自找的!戒不了这些,怎么养都没用

四、药物刺激

很多人在吃药后,感觉肠胃不适,很难受,这可能是药物刺激到了,常见的阿司匹林、布洛芬等西药,都是对胃可能造成刺激的药物。所以,建议大家在用药前咨询医生,看一些对胃有刺激想的药物能否饭后服用。

五、饮食寒凉

很多人常吃寒凉生冷,尤其是夏天各种冷饮,生的蔬菜水果等。脾胃最怕寒气,生冷的食物,会带着寒气进入身体。有些人天天吃寒凉冷冻,肠胃消化不了,吃什么拉什么,造成乏力,拉稀或者便秘。最容易伤及脾胃。

现在临床上90%以上的患者长斑、长痘、长痤疮都是寒凉引起的,真是“热”引起的很少。因此要多吃温性的食物,只有胃里的火气足才有能量消化食物。

六、吃饭没准点

“废寝忘食”似乎成了不少人的习惯,然而就是无意间的饥一顿、饱一顿,会慢慢侵蚀胃的健康。胃是一个严格遵守“时间表”的器官,它在一天中存在生理性的高峰和低谷,以便于及时消化食物。

胃不好,都是自找的!戒不了这些,怎么养都没用

七、暴饮暴食

早饭匆匆忙忙、午饭简单对付、晚饭暴饮暴食,甚至还有人睡前再来点夜宵,健康的胃往往就在任性的吃和暴饮暴食中被破坏。

同时,暴饮暴食会增加脾胃的负担,出现中医里“子盗母气”的状况。所谓的“子盗母气”,子是指脾胃,母则是指心,也就是说脾胃气不足的时候就要借调心之气来消化食物。

八、不吃主食

有些女性为了减肥,不吃主食,转而用水果代替,一段时间后确实瘦了几斤,但脸色萎黄、食欲不振,甚至还伴随胃病。

在中医看来,水果大多偏凉,长期把水果当主食会损伤胃阳,胃阳虚,胃纳差,久而久之必定损伤脾胃。

所谓“五谷为养”,一定记着吃主食,如果胃口差,可适当吃开胃的食物,如四川泡菜,或熬点养生粥。全源兴农稻花香粥米,全部采用整粒新米碾碎包装成粥米,煮熟之后软糯绵密有米油,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们食用,即使是老人、小孩等胃肠脆弱之人也可以放心食用。

胃不好,都是自找的!戒不了这些,怎么养都没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