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少數民族那些神奇、怪誕的婚俗


最奇特的戀愛場所姑娘房


雲南楚雄彝族山區的青年,談戀愛有規定的場所即姑娘房。姑娘長到十六、七歲時,就要離開父母,搬到姑娘房去住,白天回家幹活,晚上就在姑娘房織麻紡線,挑花繡朵。有小夥子來相會時,陪坐談天。楚雄彝族認為在家中談情說愛是不禮貌的,必須在姑娘房進行。姑娘房也是相親的場所。姑娘趕歌會去了,母親必須煮好招待未來女婿的飯菜。青年們在歌會上互相認識後,如果男方中意,很快就派人來提親,若是男方在短期內沒有動靜,那就算吹了。男方提親,女方可以拒絕。無論哪方不願意,都只有等到下一次跳歌會上再另作選擇。按照風俗,適齡女青年參加跳歌會必須領一個小夥子回家,才算有本事,同樣,男青年參加歌會也以被姑娘約走為榮。倘若一個人去,一個人回,全家都不愉快,旁人也看不起他。


最有趣的情書鮮花


雲南少數民族那些神奇、怪誕的婚俗

鮮花象徵美好。雲南西雙版納的愛尼青年男女,常把鮮花當作情書來傳遞。他們忌諱在長輩或姑嫂面前玩弄花朵。青年男女在談情說愛時,採取的是一種隱晦的方式。男青年看上了女青年,為了試探對方的態度,先送一束鮮花給她。姑娘接到鮮花後先是嫣然一笑,然後根據自己的決斷,又送回一束鮮花給男青年。如果自己還沒有朋友,就送回單數的花朵,表示大家可以互相瞭解,接觸;若是有了朋友或是不喜歡,就送回雙數,表示謝絕。他們用以傳“書”帶“信”的鮮花是紅色或黃色,扎花的線要用黑色。


最古老的情書來蘇


雲南少數民族那些神奇、怪誕的婚俗

雲南傈僳族仍保留著古老的婚姻習俗,男女青年往往通過以物代信的“來蘇”往來訊息,談情說愛。當一個小夥子愛上一個姑娘後,就用一張白紙或芭蕉葉包上一樣長短的茅草兩小截、完整的大蒜一個,檳榔、草煙各一撮,再加嫩綠的樹葉兩小片,面對面合在一起包住,井用紅線紮好,送給他愛著的姑娘;這就是情書──來蘇。它的意義非常豐富、有趣:兩根同樣長短的茅草,表示雙方各方面都差不多,我在許多姑娘中選上了你;完整的大蒜,表示以後兩人要相親相愛,永不分離;擯榔和草煙表示我的心熱辣辣地愛著你,想把你含在口中;綠葉表示但願我倆相好結婚;外面用紅線捆紮,表示希望兩人相愛像火一樣熱烈。當姑娘接到小夥子送來的“情書”後,若是同意就把檳榔、草煙嚼吃了,也回一封同樣的“情書”,並加上芫荽,外面用白線紮起來。蕪婆表示願和你相好;白線表示自己清清自白。若不同意,就把相合的樹葉翻過來背靠背,再加木炭一塊。如果完全拒絕,那就再加上一截辣子,檳榔、草煙也要原物退還。小夥子接到這樣的回“信”後,就不再追求這個姑娘了。


最委婉的說親方式討谷種



各民族的青年在求婚時,都有著不同的方式,雲南西盟山佤族青年的求婚方式含蓄幽默、生動有趣,與眾不同。如果男青年愛上了某個姑娘,便請媒人去姑娘家提親。媒人先獨自一人來到姑娘家,把男青年的人品、家境,一一向姑娘的父母詳細介紹,然後告辭而去。

第二天,媒人帶著男青年到姑娘家正式求婚。待吃過水酒後,媒人便以試探的口氣對姑娘的父母說:“聽說你家的谷種很好,我們想討回去種!”姑娘的父母若是滿意這個男青年,就謙遜他說:“我家谷種是有,但是不好。不知合不合你們的意?”這時洗耳恭聽的男青年,立即高興地回答:“我們家土地肥沃,谷種撒下會長好的。”這樣,對於局外人來說,他們好似在“說東道西”,實際上親事已定。若是女方父母不同意,他們便會推辭:“我家谷種不好,你到別家去討吧!”

或者直截了當他說:“我們家的谷種還嫩,不合你們那裡的氣候!”這樣的拒絕,語言委婉,彬彬有禮,不傷感情,大家在面子上也好過得多。


最優雅的戀愛方式琵琶、口弦傳情


雲南少數民族那些神奇、怪誕的婚俗

語言是人們交流思想的工具。青年男女談情說愛,多以語言交流思想,表達愛慕之情,這已是盡人皆知。但是,怒族青年男女在相戀的初期就不用語言,而是以清脆的“達變”(怒族琵琶)曲調和悅耳動聽的“擬力”(怒族口弦)曲調代之。


雲南少數民族那些神奇、怪誕的婚俗

一般來說,怒族青年男女在戀愛的初期,男青年是以琵琶來表達思想感情以傳情達意的,女青年感到自己的意中人來求愛了,也必然會以口弦對答。據說,這種對答,不僅可以表達愛慕之情,流露心中的秘密,而且還可以提出疑問,進行答辯,甚至還可以共同商討有關事宜。這樣以曲代談的戀愛方式,雙方可以不說一句話,完全靠演奏曲調,但雙方都能意會,直到情投意合為止。據說,有的怒族青年男女從戀愛到完婚都沒有講過幾句話。這在世界各族的婚俗中不能不說是奇蹟。


最古老的婚姻習俗之一阿注婚


雲南少數民族那些神奇、怪誕的婚俗

雲南少數民族的婚姻習俗有趣而奇特,但其中最為獨特的要數瀘沽湖畔的摩梭人的阿注婚。阿注婚分為阿注婚、阿注同居婚、成家婚三種形態。阿注婚:阿注在摩梭語中是親密的朋友之意,其特點是:男不娶,女不嫁

,男女各在母系大家庭中生活,結交阿注關係的夫妻沒有實質上的經濟聯繫,男子夜間到女家居住,白天回到母家,所生子女由母親或姐妹撫養,父親不撫養孩子,他撫養的是自己的外甥,而他的孩子又由阿注家舅舅撫養。


雲南少數民族那些神奇、怪誕的婚俗

在農忙季節,女方家需要幫忙,男方可以前去協助。男女之間的愛情是阿注婚的基礎,雙方一旦產生了愛情,就可以結交為阿注關係。阿注婚的特點在於維繫以母親為核心的血緣大家庭,家庭中不存在父子關係、婆媳關係、妯娌關係等。母親死後,家庭中的女子誰能幹就由誰來承擔家庭的重任。阿注同居婚:在長期的阿注婚中,婚姻形態也在逐漸轉變,由分居向同居轉化,其特點是:男女雙方不再各居母家,而是共同生活在一個母系家庭,一般是男到女家(也可以女到男家),無論到哪家,都是母系大家庭中合理的成員。以上兩種阿注婚,同一母系血緣內,是絕對禁止結交阿注關係的。


最奇特的婚俗搶親


雲南少數民族那些神奇、怪誕的婚俗


搶親就是未婚男子將喜歡的未婚女子搶到自己家結婚成親,這種習俗,雲南有幾個少數民族均有,但這只是男女雙方商量好的一種婚嫁方式。然而,德宏州梁河縣的阿昌族搶親卻有所不同,分為三種情況:

一種是男女雙方自由戀愛有了感情,但說親時女方父母不同意,這時,男女青年便私下定好日子,讓男方來搶親。男方按約好的日子,邀約夥伴深夜摸進女方家,拉著姑娘就跑,姑娘有意高聲喊父母,以示自己是被人搶走的。由於女方父母毫無準備,這種搶親大都順利。

二是姑娘有了自己的意中人,而父母又硬要為姑娘選定其他女婿。在兩個男子喜歡一個姑娘的情況下,其中一個男子便相約同伴把姑娘搶回家中,未搶到姑娘的另一個男子,只能眼巴巴地望著姑娘被搶走,而不能半路截取,這是阿昌族的規矩。

三是男女雙方在戀愛過程中立下山盟海誓,但女方中途變心,男方便組織人趁姑娘外出不備搶起就跑。


雲南少數民族那些神奇、怪誕的婚俗

搶親到家,一進門就放鞭炮,當即拜堂,當夜或第二天一早要將姑娘領到較遠的親戚家住下,有時還要躲進深山,直到雙方家長談判妥當才雙雙回家。


最簡樸的婚禮勞動


雲南少數民族那些神奇、怪誕的婚俗

居住在雲南彌勒縣西山區的彝族支系阿細人,自古以來婚姻自主,婚禮儉樸。他們選擇對象的重要條件之一,是看對方是否愛勞動。一個相貌出眾的青年,如果好吃懶做,艱難找到對象;相反,相貌平常而勤勞樸實的青年,卻往往遇上如意的伴侶。

當阿細青年男女經過自由戀愛,決定結婚的時候,父母對兒女的婚事,一般都表示贊同。婚姻的程式,一般是女的先到男家勞動兩天,以此向男方父母認親。男家不擺酒席,也不請客。第三天,男女雙雙在一個熱心男友的陪伴下又到女家認親。女家同樣不擺酒席,不請客。按當地習俗,到女家認親的這天早上,男的要為女家挑一挑水,飯後,男女雙雙去勞動,以示情投意合,同甘共苦。當晚,雙方回到男家。在男家再幹四、五天的勞動後,又返回女家。這時,雙方中若有一方心有悔意,婚事可以就此罷休;若都表示滿意,婚禮就算完畢了。

以勤勞取人,奠定了阿細人婚姻幸福美滿的基礎,所以在阿細人當中,因草率成婚而釀成不幸結局的為數極少。


最獨特的離婚儀式設宴請客


雲南少數民族那些神奇、怪誕的婚俗

拉祜人有一種習俗:結婚不需辦備酒席;結婚這天,通常先由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年人向新婚夫婦祝福,隨後,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姑娘和小夥子們便伴著新郎新娘,圍著燃起簿火的火塘載歌載舞。拉祜人認為,火塘標誌著夫妻雙方有一顆火熱的心,人們圍著火塘歌舞,是祝福新婚夫婦終生相愛。拉祜人結婚這天用來招待客人的東西,是自己的旱菸、烤茶、松子、慄果之類,從來不興講排場。

但拉祜人離婚就大不一樣。根據他們的習俗,提出離婚的一方,要備辦豐盛的酒席請客,客人不必送禮。這種帶有“懲罰”性質的習俗,目的在於告誡年輕人在選擇對象時要慎重考慮,一旦結婚,就要做到終生相愛。同時,“離婚宴”還含有希望雙方今後不要相互仇視的意義。


最有趣的離婚證書木片


雲南少數民族那些神奇、怪誕的婚俗

雲南楚雄山區的彝族,離婚證書很奇特。男女雙方感情不合勸解無效,可以離婚。彝族的傳統離婚,憑據則是一塊木片。通常是用一節約三寸長,五分粗的松木,中間刻上“調”號,從中均勻地剖成兩片,將這兩片松木同時丟在地上,要丟成陰陽兩相,然後將陰相的一片交給男方,陽相的一片交給女方。各自保存,以作憑證,不得反悔。


奇宿婚宴“跳跳菜”


雲南少數民族那些神奇、怪誕的婚俗

雲南大山裡的彝族,有一種被稱為"跳跳菜"的婚宴.這種喜宴上菜的過程彷彿是高難度的雜技和舞蹈。為首的大師傅率眾師兄弟,雙手拱揖,面對賓客亮相,先拜天地“三界”神仙,次拜列祖列宗“三明”先祖,再拜吹嗩吶的諸樂師,向他們深鞠一躬,希望配合默契,上菜成功。然後是鮮明、嘹亮的嗩吶齊鳴,大師傅們次第從廚房魚貫而出,臂搭肩頂,頭頂置案,表演著啞劇,幽默而滑稽,一前一後,一張一合,互為配合步姿,一步步地進入宴席。動作要輕鬆、優美、流暢、連貫,落菜時先放哪碗,後放哪碗,全有固定程序。此時,大家緊張,興奮的心絃剛一鬆弛,後邊又接上來第二對、第三對……。險哪!多達一二十個盛滿了菜餚的碗,放在一雙手臂上還兼跳著舞步,弄著怪相,別小看托盤,分量可不輕,非一個壯漢絕託不起來,稍有不慎,扣地一盤,那可要在眾人面前丟臉,這真是頂尖民間大師級的表演賽。最精彩一幕是用10根手指,每指頂一碗菜,叫“空手疊塔跳”,上菜時,雙手兩肘要有各種動作,前伸,側展,左拐右扭,雙腳踢踏節拍,在樂曲中跳著舞上場,此時,宴樂達到高潮,兩位搭檔忽前,忽後,忽左,忽右保駕護航,觀眾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盯著看,但卻沒有一滴油汁濺下……

更奇的是“口功送菜",口中銜兩柄銅勺,內中各置一大碗菜,口功、臂功、腕功、指功齊用,絕不亞於雜技分毫。宴桌上每一碗菜都是全棋中一粒“子”,各有定位。一招一式,一起一落,皆自成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