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歷史中元宵節是世俗間最熱鬧的狂歡節

你知道嗎?歷史中元宵節是世俗間最熱鬧的狂歡節

從漢代起元宵節就開始列為重大節日,自隋、唐、宋以來,更是盛極一時。元宵節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從隋唐開始隨著時代的發展,元宵燈節辦得越來越盛大,民族特色越來越濃,逐漸成為民間最熱鬧的狂歡節。

一、元宵燈節的時間越來越長。

元宵節的節期習俗活動,是隨歷史的發展而延長、擴展的。節期時間發展的長短是,漢代只有一天,到唐代增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而到了明代則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裡才落燈,整整十天是中國歷史上最長的燈節,與春節相接,白天為市,熱鬧異常,夜間張燈,蔚為壯觀。特別是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更使其成為春節期間娛樂活動的高潮。

二、元宵節花燈種類豐富多彩

元宵節花燈種類很多,有的仿照動物的形象編制的形象燈,如龍、虎、兔、豬等十二生肖為主編制的動物燈,有的根據民間故事編制而成的活動燈,如 牛郎織女、 二十四孝等等,表現忠孝節義的民族精神。古代宮庭還製作巨大的燈輪、燈樹、燈柱等,場景更是壯觀。各種花燈種類豐富,製作精巧極具觀賞性,展現出古代能工巧匠的智慧和技能。

三、元宵燈節場景盛況空前,成為世俗最熱鬧的狂歡節。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門燈火夜似晝”。 這是古代文人用詩句描述元宵節花燈盛況的真實寫照。在國力空前強大的唐朝時期,元宵賞燈十分興盛,無論是京都還是鄉村,到處張燈結綵,人們還製作巨大的燈輪、燈樹、燈柱等,滿城的火樹銀花,十分繁華熱鬧。

你知道嗎?歷史中元宵節是世俗間最熱鬧的狂歡節

唐代時,元宵節放燈已發展成為盛況空前的 燈市。史料記載京城“作燈輪高二十丈,衣以錦綺,飾以金銀,燃五萬盞燈,簇之為花樹”。唐代詩人蘇味道的 《正月十五夜》詩:“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描繪了燈月交輝,遊人如織,熱鬧非凡的場景。值得稱道的,還應首推唐代詩人崔液的《上元夜》牶”玉漏銅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明開;誰家見月能閒坐,何處聞燈不看來。”這裡雖沒有正面描寫元宵盛況,卻蘊含著十分歡樂愉悅熱烈熙攘的場景。

宋代的元宵節比唐朝更加盛況空前,燈市更為壯觀。宋朝史料記載,宋代元宵除了“婦女出遊街巷,自夜達旦,男女混淆”的狂歡外,還有官員派發利是、君王與百姓同賞元宵。元宵節在宋代發展成最熱鬧的世俗狂歡節,燈節更加豐富多彩,元宵賞燈持續五天,燈的樣式繁複多樣,逛燈市更是一件十分賞心悅目的事情。蘇東坡有詩云牶“燈火家家有,笙歌處處樓。”大詞人辛棄疾寫的那首頌元宵盛況的詞更是千古傳誦:“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那時還興起了猜燈謎,即將各種燈謎寫在紙條上,貼在花燈上,猜中的人還能得到小小的獎勵。這種娛樂益智的活動受到人們喜愛,廣為流傳。

明朝的燈節更加鋪張,持續的時間更長,元宵放燈自正月初八到十七整整十夜,以顯示歌舞昇平。這是中國歷史上最長的燈節,與春節連接在一起近二十餘天,白天歡慶熱鬧非凡,夜間張燈結綵,難以想象,那舉國歡騰是何等壯觀的景象。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把春節期間的娛樂活動推向了高潮。唐伯虎曾賦詩盛讚元宵節,把人們帶進迷人的元宵之夜。詩曰“有燈無月不誤人,有月無燈不算春。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似銀。滿街珠翠遊春女,沸地笙歌賽社神。不展芳樽開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清代元宵熱鬧的場面除各種花燈外,還增加了舞火把、火球、火雨,耍火龍、火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場面鬧騰得更加熱鬧紅火。清代詩人姚元之寫的《詠元宵節》,更是生動別緻的描述出元宵節精彩熱鬧的場景,詩曰:“花間蜂蝶趁喜狂,寶馬香車夜正長。十二樓前燈似火,四平街外月如霜。”。

你知道嗎?歷史中元宵節是世俗間最熱鬧的狂歡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