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任:捐款大方,對自己卻十分寒酸,身穿廉價外套,每天上班擠公交

溥任:捐款大方,對自己卻十分寒酸,身穿廉價外套,每天上班擠公交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中國古代經歷了多次朝代更迭,舊朝代的沒落終會引起國人的傷心和孤寂,不管是“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還是“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感慨的都是朝代更迭後的失落與遺憾,對普通百姓而言,感慨一番過段時日或許就會恢復正常生活,但對前朝的皇室子弟,亡國之痛會伴隨他們一生,因為他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清朝作為中國最後一個封建朝代,覆亡後的皇室子弟有不少,也是離現代社會最近的一代皇室人,在他們其中有一位後人,坐擁無數文物和房產,是一位有背景的“富二代”,但卻將錢捐給了國家,一生只做一名默默無聞的老師。

最無野心的皇室之子

此人叫溥任。一聽姓氏便知他和溥儀或許有點關聯。沒錯,溥任是溥儀和溥傑同父異母的弟弟,他的奶奶是大名鼎鼎的老佛爺,

光緒帝則是他的爺爺,由此可見,溥任的背景足夠深厚。溥任於1918年生在攝政王府,現已改為宋慶齡故居,其父為載灃母親乃側福晉鄧佳氏。

溥任:捐款大方,對自己卻十分寒酸,身穿廉價外套,每天上班擠公交

在人們眼裡,攝政王府算是一塊風水寶地,因為這裡頭出了兩任皇帝,分別是光緒帝和溥儀。不過父親載灃天生喜歡自由,對朝政更是毫無興趣。

加之受第一代醇親王奕譞影響,他每日只沉浸在書本里,對政事不聞不問。據說奕譞過五十大壽的時候,做了一面樺木鏡,鏡面上寫著"有鏡之名無其用,吾人鑑之宜自重",此乃奕譞用一生領悟到的真實感受,作為第二代醇親王的載灃對此領悟較深,一直堅持遠離政治漩渦。

在幾個兒子當中,載灃最喜歡的就是最小的兒子溥任,因為溥任跟他最像,喜歡讀書做學問,不喜歡政事。

溥任:捐款大方,對自己卻十分寒酸,身穿廉價外套,每天上班擠公交

據說辛亥革命後,載灃不再擔任官職,職務解除後載灃落得一身輕,非常開心,之後便開始享受生活,讀讀喜歡的書籍,觀察觀察天象,還叫他的孩子們識星宿辨日月,快哉悠哉!在這些孩子中,載灃教的最多的是溥任,其思想也定會受到父親的影響,從小就無野心。

屢屢搬家

時局動盪,在紫禁城受民國政府供養的溥儀在馮玉祥的逼迫下逃走,而載灃也被迫帶著溥任舉家搬遷到天津的靜園。

隨後過上了隱姓埋名的日子。據說載灃在天津尤為小心,他囑咐溥任儘量少與人交流,一放學務必回家,且還給溥任取了一個新名字 “金友之”。而對外他們宣稱住宅是 “王公館”, 載灃認為只有這樣平靜的日子才能延續下去。

事與願違,溥儀於 1932年在日本的引誘下登基為帝,幻想著恢復大清國,載灃一眼便知這是日本人下的套,載灃雖然對溥儀的各種做法都不支持,但自己的兒子身處為難,他還是想幫一把,於是又秘密前往東北勸說溥儀。

鬼迷心竅的溥儀對父親的勸說無動於衷。載灃無奈離開了東北,又回到天津。幾個月後,載灃決定再次搬回北京,就此,他們在醇親王府定了居。在這裡,載灃繼續教著溥任書本知識,和為人處世的道理。

溥任:捐款大方,對自己卻十分寒酸,身穿廉價外套,每天上班擠公交

辦學校當老師

1945年,中國獲勝,社會秩序亟需恢復,政府為了解決辦公住址不足問題,

四處徵用皇室的老宅。而醇親王府也在徵用範圍之內。載灃在這裡住習慣了,自然不想被徵用,否則全家老小都得流離失所。

為了繼續留在醇親王府,溥任便到處打聽,最後他得知若將在王府裡辦一所學校,那就不會被徵用。聽到此消息溥任隨即同父親商量,二人一拍即合。他們本身就是博學愛教書之人,若辦了學校,既可以繼續居住,還能將知識傳授給更多的人,堪稱一舉兩得的美事。

最後學校設在醇親王府內的淨業寺舊址,取名“競業小學”,董事長由載灃擔任,校長由溥任則當。至此,溥任便開始了他的教育生涯。本著教書育人培養棟樑的宗旨,競業小學每年都會招生,人數最多的時候高達200餘人。

如此成功有名氣的學校,是載灃和溥任多年的心血換來的,不過當國家提出公私合營辦學的號召時,溥任毫不猶豫將學校和手上所有房地產都交於國家。不過即便溥任不再當校長,但他依然任教於多所小學,當一個平凡的老師,直到1988年,到了退休年齡才結束了教師生涯。

為人耿直熱心公益

一向正直、淳樸的溥任,退休後沒有拿著手上擁有的各種文物到處吹噓,而是和老伴默默無聞地居住在南鼓鑼巷的一處破舊普通的平房裡。

溥任:捐款大方,對自己卻十分寒酸,身穿廉價外套,每天上班擠公交

退休後的幾十年裡,他不斷將王府中的文物捐贈,據說足足有上千件,其中包括"醇親王寶"金印、鍍金冊等珍貴文物,這些文物的價值多則達上千萬

,但溥任認為,只有給了國家,才有價值,這也是他的祖先所希望的。除此,他還不斷向希望小學、災區等捐款,退休後無償大方將錢捐出,但溥任對自己卻是十分的寒酸。

晚年的溥任,開始專注對清史的研究,作為局中人的他研究起來似乎更得心應手。除此,他還醉心於作畫寫字,每次書畫拍賣後的錢,他都會捐給各個公益機構。別看溥任老先生捐贈起來出手甚是大方,但他過的日子卻幾位清貧,甚至比普通百姓還寒酸,據說他的外套多為二三十塊錢的廉價便宜貨,而每天上班也是擠公交。

據說有一次他去辦講座,來回的出租車可以報銷,但他為了省錢,直接騎了輛自行車前往。他的老伴對這些做法也尤為理解,二人晚年的生活僅靠微薄的退休金維持。

溥任曾說過:“說實話,甭看我們是皇族,可我這一家人從來不靠吃“祖宗飯”,這是全家人感到最光榮的!”或許這正是他將所有文物和房產捐贈給國家的初衷吧!前些年,這位淡泊名利、一生清貧的“富二代”溥任長眠於八寶山,以97歲的高齡壽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