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今日頭條一位女士的佳作。
江城子
月色幽然透軒窗。
夢微涼,似添霜。
薄衫孤枕,和淚臥寒床。
應是良辰空好景。
人成個,燕成雙。
這首新詞幹淨簡潔,讓人們看到古老宋詞的閒愁味道。
但這也是一個社會問題。也寫了一首新詞,回應社會。
為什麼幾乎人人都喜愛宋詞,宋詞讓人讀起來唇齒留香,味道無盡。這得從馬克吐溫的一句話說起。
馬克吐溫說,“每個人都是月亮,總有一個陰暗面,從來不讓人看見。”
正因為每一個人都有一個方面,從來就不讓人看見,當然不能直白的表達,更不能直接地說出來,於是就有了宋詞的意象,便有了宋詞用意象構造意境,便有了此情不關風月,又堅決不直白詞意的曲幽間接的表達。如同哲學語言一樣,看似什麼都沒說透,其實什麼都全說了。
馬克吐溫是段子大師。有一次,馬克吐溫和老洛克斐勒一起打高爾夫球。秘書跑過來告之,美國最高法院剛判決,標準石油公司己經違反美國反壟斷法,必須拆分解散。後來,馬克吐溫描述洛克斐勒聽到以後的表情。馬克吐溫說,一位新娘早晨懶散的起來,婆婆問,睡的怎麼樣?新娘睡眼惺忪地說,知道挺大,沒想到會這麼大。
為了具體說明關於宋詞之中的不能直接說的曲幽,草作一首湘春夜月,哪能總單著的新詞,用意象間接的表達這一個不能直接說。
其實,哪能總單著的真正原因,還真的不能直說。
湘春夜月·哪能總單著
姜偉
起慵懶,日頭戲笑東邊。春江心中流淌,淚潸薄衣寒。人在跳字行間,情味枕上殘,心靈誰伴。盆盆花兒單,人知花語,花何自憐?
光怎似箭,天涯眷想,咫尺情歡。花墜凋盡,肌質鮮,幽谷溪澗,深淺泉源。未來咋辦,何日見,靈魂另半?若心真,見海填遇巔移山,時間刻雕思念。
閱讀更多 千年宋詞必定復興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