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高架坍塌的思考

事件回顧

10月10日18時10分許,江蘇省無錫市312國道K135處、錫港路上跨橋發生橋面側翻事故。經現場搜救確認,橋下共有3輛小車被壓,其中一輛是停放車輛(無人,駕駛員已找到),另外2輛車上共有3人,已死亡。側翻橋面上共有5輛車,其中3輛小車、2輛卡車。事故造成3人死亡,2人受傷。

無錫高架坍塌的思考

事故引起了各界廣泛關注,相關部門公佈初步調查結果,將原因歸結運輸車輛超載

網友們通過許多途徑挖出了事故背後的許多故事。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被刪掉的2017年某位老師的分析文章。文中早有提到超載可能造成的重大後果。

無錫高架坍塌的思考

所以,高架橋的坍塌,歸根到底是“監管”的缺失。

子曾經曰過:安全工作,重在預防!關於橋樑的維護,關鍵在“監管”二字,做好“監督”和“管理”,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

先說管理層面。

據媒體報道,全國每年超載罰款2700億元。有網友提出了一系列疑問:為什麼超載?為什麼罰款後超載車就可以繼續上路?物流行業發展的營商環境問題由誰來牽頭研究解決?可以說是拉出了管理的一整個鏈條,涉及到的方面很廣也很深,需要上層建築進行總體設計,探討為安全出行創造良好環境的方案。而從監督層面來看,則有很多可操作的空間。在2017年那位老師的文章中,曾給出了相關的治理建議

無錫高架坍塌的思考

相關建議確實具有可行性。但是在每個橋樑(含高架橋)的出入口都設置值班崗,必要性就有待商榷了。中國各種橋樑數不勝數,以重慶為例,全市轄區內,橋樑就超過1.3萬座。這將是一個浩大的工程,且由人工來進行監督,效率並不會太高。

無錫高架坍塌的思考

熱心網友提出了更加符合時代發展的想法:

無錫高架坍塌的思考

網友的想法截圖

物聯網技術應用於橋樑監測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應對貨車超載:高架橋兩端加裝路面壓力傳感器,車輛安裝車聯網智能車載系統,通過物聯網進行車輛載重和類型識別與攝像頭聯接,獲取違規車車輛的車牌信息,並將相關信息發送到車聯網平臺,平臺通過算法將獲取的信息再進行分級實時告警,相關部門可以根據平臺提供的信息進行及時快速地做出應對,罰單、扣分等,通過及時處理,規範貨運流通,增強司機的行車安全意識。同時,還可以統計路面總體負荷。

無錫高架坍塌的思考

通過車載設備與雲平臺的鏈接,助力車輛監管

對橋樑健康狀況進行日常監測:在大橋中植入若干個不同種類的傳感設備,另設立彙集節點/網關和實時監測平臺,利用低功耗廣域網等技術無線傳輸監測數據併發送數據至彙集節點,再將數據傳入平臺層進行儲存、處理和分析,並根據分析結果及時採取應對措施,比如當橋樑極限承載力損失嚴重時,車輛網平臺就會出現告警,有關部門可以考慮將其拆除。

無錫高架坍塌的思考

我們看到,通過物聯網技術對橋樑的監測,可以對橋樑本身的情況進行預判,從而有效避免坍塌事故的發生,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早好!”。

智慧城市建設的要義是:從技術上通過以移動技術為代表的物聯網、雲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實現全面感知、泛在互聯、普適計算與融合應用,將管理的觸角通過物聯網基礎深入到城市發展的每個角落,通過平臺化監管,提升人民的生活品質。用現代科技的手段武裝出行安全,運用物聯網技術解決智慧交通問題,是智慧城市建設題中應有之義。

無錫高架坍塌是一次教訓,也是一個啟示,萬物互聯時代,我們可以做的還有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