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當你足夠努力時,才會找到背後的規律


《易經》:當你足夠努力時,才會找到背後的規律

在《易經》之中有這樣一句話:六四:入於左腹,獲明夷之心,於出門庭。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六四:回到深隱之處,走出居室,進入社會,就會感到環境的險惡,退隱的念頭油然而生。

這句話說明:只要深入事物的內部去探究規律,才能圓滿解決那些始終不明白的問題,在建功立業中樹立遠大志向,深入探究事物的內在規律。

在現在社會中,很多人總抱怨著階層固化,抱怨著大環境不好,抱怨著自己沒有伯樂相識,抱怨沒有遇到一個好的領導等等,但是所有人都沒有抱怨一個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自己有沒有足夠努力。

很多人都用一種應付和拖拉的心態對待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最後生活工作一團糟的時候,還不知道問題只在於自己。

《易經》:當你足夠努力時,才會找到背後的規律

有這樣一句話,叫做:百行通不如一行精。

大多數人非常聰明,但是他總把自己的聰明用在了浮躁的層面,缺乏了對於某一行業的深耕精神,正所謂說:藝多而不養身,不專之咎也,技藝多了還沒有飯吃,說明你不專不精,挖井多了沒有水喝,說明你挖的還不夠深。

在成功的路上不能左顧右盼,不要看到別人做這個成功就想去做這個,看到別人做其他的東西獲得成就,又想去做其他的,別人的成就都是別人在某一個行業深鑽之後才有的結果,所以即便你學過很多東西,但是如果不能在一個行業裡深鑽的話,那麼做的再多都只是皮毛,沒有獨立擔當的能力,無法創造相對更深的價值,那麼你怎麼能夠擁有別人所羨慕的成就呢。

《易經》:當你足夠努力時,才會找到背後的規律

有這樣一個故事,在一家酒店裡面,一位客人讓服務員把馬鈴薯端回後廚重新做一下,因為切的太厚了,需要切薄一點,當服務員端到後廚的時候,廚師發現馬鈴薯切的厚度和平時差不多,但是他沒有想太多,將馬鈴薯全部對開切了一下,放進鍋裡面炸好並讓服務員重新端出去。

過了一會兒服務員又把馬鈴薯重新端了回來,對廚師又說:“那個客人還是嫌馬鈴薯太厚了,希望再切薄一點。”廚師這時有一些不耐煩了,但是覺得是服務行業,不想跟顧客理論,感覺浪費時間,倒不如再把馬鈴薯重新切薄一點,於是第二次又把馬鈴薯切薄了。

當他在油裡面炸好之後,擔心馬鈴薯味道不夠,又順手撒了一些胡椒和鹽,那個客人吃完之後就笑著一個勁的誇讚廚師料理的非常好,還說:“從來沒有吃過這麼好的馬鈴薯。”

也就是從這一個事件開始,這家酒店多了一個特色的招牌菜:油炸馬鈴薯,也就是所謂的“薯片”。

《易經》:當你足夠努力時,才會找到背後的規律

很多時候,比別人做的透徹一些,更專業一些,一定不是壞事,凡事如果太浮躁,貪圖走捷徑,並不會給自己帶來意料之外的結果,不如腳踏實地的去做,不貪圖虛名,反而能真正的遇到自己的伯樂。

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多人學藝不精,不踏實的去學習,反而把不好的情緒帶到工作上面,有事的時候就吵吵嚷嚷,情緒比能力更大,這樣的人怎麼能夠創造更好的價值呢,企業怎麼能夠把橄欖枝拋在你的面前呢?

當你在職場不順的時候,不要抱怨著什麼運氣不好,要想想自己有沒有足夠努力,是不是自己沒有用心去融入環境。

《易經》:當你足夠努力時,才會找到背後的規律

別讓情緒比能力更大,只要能反思這些問題,無論你在什麼行業,都不會太糟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