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為什麼稱姜子牙為姜太公?太公之名從何而來?

要說商王朝末期到周王朝的建立期間,最出名的人物是誰了,恐怕所有人都會異口同聲的說道姜子牙,也確實,在如今的影視劇中,姜子牙的光環甚至都已蓋過了文王和武王,這也從側面反映了他對周王朝的貢獻,而後世的人們都喜歡稱姜子牙為姜太公,這太公之名又是從何而來的呢?

人們為什麼稱姜子牙為姜太公?太公之名從何而來?

商朝的最後一個君王叫做紂,紂原來是一個相當聰敏,又有勇力的人,他早年曾經親自帶兵和東夷進行了一場長期的戰爭,他很有軍事才能,在作戰中百戰百勝,最後平定了東夷,把商朝的文化傳播到淮水和長江流域一帶,在這件事情上,商紂是起了一定作用的,但是在長期的戰爭中,消耗也大,加重了商朝人民的負擔。

人們為什麼稱姜子牙為姜太公?太公之名從何而來?

紂和夏桀一樣,只知道自己享樂,根本不管人民的死活,他沒完沒了的建造宮殿,把剝削來的糧食堆積起來,把酒倒在池子裡,把肉掛得像樹林一樣,他還用各種殘酷的刑罰來鎮壓人民,紂的殘暴行為,加速了商朝的滅亡,這時候,在西部的一個部落卻正在一天天興盛起來,這就是周。

人們為什麼稱姜子牙為姜太公?太公之名從何而來?

周本是一個很古老的部落,夏朝末年,這個部落在現在陝西、甘肅一帶活動,後來,因為遭到戎、狄等遊牧部落的侵擾,周部落的首領率領周人遷徙到岐山下的平原定居下來,到了姬昌即位的時候,周部落已經很強大了,周文王是個能幹的政治家,他的生活跟紂王正相反,周文王禁止喝酒,不準貴族打獵,糟蹋莊稼,他鼓勵人們多養牛羊,多種糧食,他還虛心接受一些有才能的人。

周文王見紂王昏庸殘暴,喪失民心,就決定討伐商朝,可是他身邊缺少一個有軍事才能的人來幫助他指揮作戰,他暗暗想辦法物色這種人才。

人們為什麼稱姜子牙為姜太公?太公之名從何而來?

有一天,周文王坐著車,帶著他的兒子和士兵到渭水北岸去打獵,在渭水邊,他看到一個白髮蒼蒼兩鬢斑白的老頭在河岸上坐著釣魚,大隊人馬過去,那個老頭只當沒看見,還是安安靜靜的釣他的魚,文王看了很奇怪,就下了車,走到老頭跟前,跟他聊了起來,經過一番談話,知道他叫姜尚,字子牙,是一個精通兵法的人。


人們為什麼稱姜子牙為姜太公?太公之名從何而來?

文王非常高興,說:“我祖父在世時曾經對我說過,將來會有一個了不得的能人會幫助我把周族興盛起來,您正是這樣的人,我的祖父盼望您已經很久了,”說罷,就請姜尚一起回宮。

儘管姜尚遇見文王時已經七十多歲了,但人們稱呼他為太公並不是因為他年長,而是因為姜尚是文王的祖父所盼望的賢人,所以叫他太公望,在民間傳說中,叫他姜太公,這更像一種尊稱,象徵著周族人民對他的一種寄託,而他也被後世推崇備至,被歷代皇帝和文史典籍尊為兵家鼻祖、武聖、百家宗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