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板孬、呂橫不動…鄂爾多斯樑外人的雷人名字

石板孬、呂橫不動…鄂爾多斯梁外人的雷人名字

我們梁外人土,土抹的房片,土打的牆,土裡頭刨鬧,土坡上放羊,連放個屁都有土腥味,真是土得掉渣。就說我們梁外人的名字,很土,但絕對雷人。


往米年間,梁外的醫療條件不是一般般的不行,得了病就硬拿命扛著,頂多按照老祖宗留下來的偏方,上山挽幾把中草藥,灌上幾碗藥湯湯,就聽天由命了。特別是女人生孩子,哪有什麼婦產醫生,方圓幾十裡也就一半個接生婆。倘若遇到難產,能保住大人就燒了高香,撂孩子是常有的事。即使生下來,或因為出生時受了致,或因為先天不足,往往很難存活,除了講迷信料徹以外,就在名字上做文章,希望孩子存活下來。名字就這樣直白,想甚說甚,如:王留柱(住)、劉存柱,有的還要上硬手段,董栓柱、高圍柱、白鎖柱、邱寨柱。大人每天口口聲聲不住氣唸叨上,哪有沒同情心的老天爺。還有的用老百姓看來最堅硬的東西,如喬石、白金、梁銀、陳銅 、李鐵,或者含這幾個字的名字,如林石柱、郝鐵頭,就差合金鋼了。也有表示很重的東西,如,呂橫不動、蘇大不浪。


在老年人看來,家有千萬,四條腿的不算,家禽、牲畜的命都是賤的,但卻能夠茁壯成長。於是,就給孩子起帶動物的名字,孫狗、鄭貓、連豬、許虎、鄧兔蛋、劉狗蛋。還有用動物換取的,如周羊換,何雞換、蔣牛換。或者乾脆用動物、莊禾的命去換,如楊妨杏、宋妨狗,把那些不值錢的東西妨死,換取自己家孩子的命。


醜的、髒的東西,連豬狗都不想多看幾眼,何況瘟神爺呢?於是直接叫朱醜、韓醜騰,我的一個老姨夫,就叫牛髒,其實是乾乾淨淨的一個老頭。

石板孬、呂橫不動…鄂爾多斯梁外人的雷人名字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養兒防老”,梁外人生兒子的觀念根深蒂固,這當然和過去農村養老體系不健全有直接的關係。聘出去的女子潑出去的水,姑娘長大了就是別人家的人了,成了女廂戚人。只有兒子才是一輩子陪伴自己的,生下兒子才是紮下桶粗的根,兒子生孫,孫又生子,子子孫孫,無窮匱也,這樣的人家才會人丁興旺,不會斷種。因此,生兒子,是一個家族超越一切的重中之重。倘若第一胎生了女兒,便取名為引兒 、拉兒、招娣(弟)、來娣、 拉娣、拉兒、蘭(攔)女、改女,第二個孩子還是女孩,就有點著急,趕快叫:蘭(攔)在(寨)、改轉、翻過。盼望著趕快再生一個大胖小子。兒子越多越好,生了兒子,取名為雙生、連柱、根順。


有了娃娃,看見眉眉眼眼沒一點點醜處,實在親的不行行,不管小子、女女,就叫花眼、黑眼、毛眼 , 毛毛、蛋蛋、蟲蟲。也有按照特點起名字的,如頭沒長周正的就叫魯板頭、孟偏頭、崔圓孬、石板孬。


像我們這代人,父母生我們時是不實行計劃生育政策的,因此一家人家有五個六個孩子是很正常的。孩子多了,不識幾個字的梁外男人就不耐煩了,老大親的叫李蛋,老二、老三就叫李二蛋、李三蛋了,以此類推,以後就叫四蛋、五蛋、六蛋,直到老太太生不出來為止。女該也一樣,大姐叫王蘭女,再生的就挨排排叫,王二蘭、王三蘭、王四蘭、王五蘭。還有更省事的,直接叫張二小、張三小、張四小,趙二女、趙三女、趙四女。

石板孬、呂橫不動…鄂爾多斯梁外人的雷人名字

梁外人的名字還有這樣一種叫法,就是一串數字,如陳六十一、馬七十二。這是有紀念意義的,倘若你碰到這樣名字的人,一定是他爺爺在六十一歲或七十二歲那年,他來到這個世上,是送給他爺爺最好的禮物,他老人家只要有了孫小子,死而無憾了。


梁外人土,但絕對不能說沒文化。我們那些老祖宗飽受中華傳統文化的影響,懂得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忠孝勇恭廉,於是孩子的名字總會包含這些字眼。王忠厚、李忠勇、林懷義、溫宏智,聽著就大氣、上檔次。女孩子,則用“梅、蘭、蓮、霞、翠,玲、香、麗、鳳、桂”這些古典詩詞中最美的詞語,或者乾脆就叫杏花、牡丹、桂花、冬梅、紅霞、果香。直接叫美麗、俊俊的也不在少數。


很多名字裡寄託著梁外人對美好生活的熱愛和嚮往,如,粱滿櫃、谷滿倉、張滿糧、郝餘糧、甄富貴 、仁有福 。


土裡土氣的梁外人,名字很雷人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