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順豐控股股物流帝國崛起的前夜,還是帝國衰落的開始?


3月已過,由於疫情打破了正常的商品市場流通節奏,線下消費的好多場景都轉化到了線上,線上消費對線下消費的替代作用明顯增強。數據顯示,1-2 月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累計同比增長3%,其中,食品網上消費更是增長26.4%。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較去年同期大幅提高5個百分點至 21.5%。網上零售的爆發,反映出疫情正在倒逼零售業加速變革。網絡銷售將成為未來零售業發展的最重要趨勢。


對於網絡零售的研究,其中物流快遞一環必不可少。順豐控股作為快遞物流業業龍頭企業,是每位消費研究者把握未來消費趨勢必須要研究的一家企業。接下來,斑馬君就對順豐控股的現狀及預期進行梳理。


現在是順豐控股股物流帝國崛起的前夜,還是帝國衰落的開始?


順豐的物流帝國


作為國內快遞物流行業頭部企業中首家採用直營模式的企業,順豐用時效性締造了不錯的個人用戶端口碑。並且對馬雲視而不見、把國際頂尖投行拒之門外的一系列故事,給順豐的當家人王衛塗上了非常濃重的神秘色彩。順豐不止是出名的企業,還擁有出名的企業家,順豐很牛。這是人們對順豐的普遍看法。


順豐確實很牛,其不僅用戶滿意度連續11年穩居行業榜首,而且連續七年蟬聯快遞服務全程時限排名第一。順豐控股不止是國內領先的快遞物流綜合服務商,更是一傢俱有網絡規模優勢的智能物流運營商。近幾年,順豐控股對天網、地網、信息網的持續投入建設,三網合一的基本盤資源實力已經非常雄厚,順豐的快遞物流帝國更加強壯。


現在是順豐控股股物流帝國崛起的前夜,還是帝國衰落的開始?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順豐控股共在飛58架自營全貨機,其中767有8架、757有31架、747有2架、737有17架。旗下順豐航空為我國首家民營貨運航空公司,現今已發展為國內全貨機數量最多的貨運航空公司。2019年,順豐控股全貨機加散航總計航空線路達到2,102條,航班總數154.55萬次,日均4,234班次。航空發貨量總計約135.32萬噸,日均發貨3,707噸。


現在是順豐控股股物流帝國崛起的前夜,還是帝國衰落的開始?


除航空天網外,2019年順豐控股業務已經覆蓋全國335個地級市、2,834個縣區級城市。國際標快以及國際特惠業務已經覆蓋美國、歐盟、俄羅斯、加拿大、日本、韓國、東盟、印度、巴西、墨西哥、智利等62個國家。國際小包業務已經覆蓋全球225個國家和地區。全球地網的縱貫連橫順豐已經取得絕對的先發優勢。


現在是順豐控股股物流帝國崛起的前夜,還是帝國衰落的開始?


然後,順豐控股在結合物流場景和業務需求構建覆蓋全球業務的高速網絡,將業務信息實時匯聚順豐智能終端,形成信息網。2019年順豐業務數據量已經超過40PB級,日均計算量超過1PB。通過智能終端進行分析決策,統籌指調,實現“天網+地網+信息網”三網合一,順豐智能物流帝國終成。


雖然順豐很牛,然而順豐近幾年的發展實際上並不算順利,質疑和挑戰也一直存在。


二級市場表現並不出眾


相比於近幾年企業業務佈局體量的增長,順豐控股的二級市場表現卻並不出眾。自2017年借殼鼎泰新材登陸A股市場以來,前復權股價在借殼當年3月份達到歷史最高的72.96元/股,之後便開啟起了一路下跌,最低跌至19年6月份的28.46元/股,直至近日也只能說是依然在低位徘徊。


現在是順豐控股股物流帝國崛起的前夜,還是帝國衰落的開始?


當然我們要知道,任何一家企業的股價走勢,都是技術面和基本面共同作用的結果。


從技術面看上看,當年順豐借殼鼎泰新材的事項公佈前,市場就已經透支了這種利好預期,並且在借殼過程中已經出現數月回調。直到2017年2月更名順豐控股、3月股價衝刺創新高,恐怕這裡邊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流通盤太小、企業太好,被遊資炒作造成的。所以在斑馬君看來,順豐2017年3月至2019年6月的股價下跌更應該看成是一種二級市場價值的迴歸。


從基本面上看,順豐被詬病最多的就是為了降低人工成本而才取得一些列措施。這些措施當中除了勞務派遣之外還包括“夥伴計劃”。實際上,人員相關成本作為順豐最大的成本支出,在此採用更新穎的管理手段無可厚非,只要這種手段是合法合規的。


雖然“夥伴計劃”將大量業務外包給相關業務供應商,部分職工薪酬、運輸成本及車輛和機器設備折舊等不在由順豐承擔,但是順豐對各個業務供應商的把控能力仍然是非常強的,並不會削弱其直營業務模式的競爭優勢。


另外從行業基本面看,近些年快遞物流業的高速發展主要由電商業務崛起繁榮貢獻。而大部分電商賣家在選擇物流供應商的時候首要考量因素是價格而不是時效。而成本更高,時效更好的順豐收入增速是要稍慢於行業增速的。然而,隨著規模效應的持續積累、成本的更精確管理,順豐主要針對電商的經濟件業務已經不再是短板。


數據顯示,2019年經濟件業務實現收入269億元,同比增長32%,已經跑贏行業收入增速。2019年,順豐控股不僅經濟件業務增長強勁,新業務也是個個開花,增長亮眼。


現在是順豐控股股物流帝國崛起的前夜,還是帝國衰落的開始?


2019年新業務開花、物流帝國崛起


2019年順豐控股實現營業收入1121.93 億元,同比增長23.37%,實現歸母淨利潤 57.97 億元,同比增長 27.23%。其中,新業務增長情況尤其亮眼。2019年順豐快運業務收入同比增長32.5%;冷運及醫藥業務同比增長32.5%;同城急送業務同比增長96.1%;供應鏈業務同比增長11倍。新業務收入高速增長也讓新業務佔總收入比進一步提高,順豐業務多元化更加均衡。


現在是順豐控股股物流帝國崛起的前夜,還是帝國衰落的開始?


新業務以及經濟件業務的高速增長直接讓順豐在2019年實現業務量以及業務量份額的逆襲。數據顯示,2019年順豐控股業務量達到48.31億票,同比增長25.84%。也就是說2019年,順豐成為了無論從收入端還是份額端來講雙料領先的行業龍頭。2019年絕對稱得上是順豐的崛起之年。這表明順豐前期的大額投入以及一些列變革正在迎來收穫季。


現在是順豐控股股物流帝國崛起的前夜,還是帝國衰落的開始?


2020年疫情來襲,受益於直營模式更高效的管理能力,順豐成為行業內復工復產最快的企業。激增的電商消費需求,也讓順豐錄得2月份業務量118.9%的高增速,成為當期行業內唯一增速正增長的企業。


現在是順豐控股股物流帝國崛起的前夜,還是帝國衰落的開始?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至2019年雖然快遞物流行業發展非常快,但是扎堆上市融資以及不斷下跌的單票運價都表明,行業內的競爭是非常激烈的。2019年順豐單票收入從去年的23.26元下降到21.94元。雖然單票運價還在下滑,但是業務量以及份額的逆襲,已經表明順豐取得了行業內競爭的初步勝利。


另外可能有的人還會注意到,順豐主要針對商務用戶的傳統優勢業務時效快遞收入2019年增速只有5.9%,明顯的增長動力不足。實際上,電子簽章、電子合同、電子發票的發展確實對該業務構成了挑戰。但是也不用過分擔心,只要企業自身能夠實現迭代升級,新的業績增長點很快就能培養起來。


順豐志在何方?


人會有新陳代謝,企業也會有迭代升級。人停止新陳代謝帶來的後果是死亡,企業停止迭代也是同樣的結果。但是,從順豐新業務的增長情況來看,順豐是一家迭代升級能力很強的企業。


實際上來講,航線在我國並不是稀缺資源。行業內的幾家頭部企業,很容易通過新業務佈局形成時效快遞的同質化競爭,從而把這一業務拉入更深層面的價格戰。也就是說,佔順豐總收入一半以上的時效快遞不只面對的是電子簽章、電子合同等新技術發展的挑戰,同業的競爭也是未來的重要挑戰。


講到這裡有些人可能會感到困惑。既然時效快遞業務前景不明朗,順豐為何還要投入巨資佈局航空資源。是的,順豐近幾年對航空資源進行了鉅額的投入,其中最核心的部分就是鄂州機場項目的建設。


公告顯示,該機場飛行區跑道滑行道系統計劃按滿足2030年旅客吞吐量15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高達330萬噸的目標設計。航站樓、轉運中心等設施計劃按滿足2025年旅客吞吐量1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245萬噸的目標設計。


這個規模到底有多大呢?2018年浦東機場貨郵吞吐量為377萬噸;首都機場貨郵吞吐量也就只有207萬噸。對比可見,鄂州機場的建設規格非常高。其總投資金額達320.63億元。顯然,商務時效件業務和電商經濟件業務低毛利很難支撐的起如此龐大的項目投入。


那麼只有能夠貢獻高毛利的醫藥冷運業務才能支撐如此龐大的機場建設。對比國外醫療冷運行業,美國頭部前三家企業佔據了行業90%的市場份額。而我國的醫療冷運行業市場集中度較低,主要參與者包括國藥控股、上海醫藥等企業。也就是說,更高附加值的冷運業務可能才是順豐的未來志向所在。冷運行業市場容量足夠大,發展前景足夠迷人,足以實現對時效快件業務的迭代。


雖然這個過程可能耗資巨大,但是一旦構築完成,順豐的航空資源將成為順豐的絕對護城河,為企業帶來更長久的繁榮。現在,就是順豐物流帝國崛起的前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