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版“奇蹟男孩”,原來每個孩子都是天上的一顆星...

中國版“奇蹟男孩”,原來每個孩子都是天上的一顆星...


每個孩子都是天上的一顆星,有的會發光,有的會發熱,也有的會黯淡,14歲的李寬就是黯淡的那種。

十年的那場火災意外,燒去了他身上所有的光和熱,也將一個家庭拋出了既定的軌跡。

中國版“奇蹟男孩”,原來每個孩子都是天上的一顆星...

2009年2月15日,農曆正月廿一,在甘肅省西和縣何壩鎮李山村,4歲的李寬和玩伴在麥場玩耍時,一個小孩點著麥垛,躲在裡面的李寬被燒得面目全非,父親李建恆把李寬抱出來的時候,最真實的感受就是這孩子恐怕沒救了。

連夜趕了500多公里路程的他們來到甘肅省人民醫院,面對的果然也是主治醫生並不看好的治療建議。

大火將這個4歲的孩子燒的殘破不堪,也將這個家庭燒的顛沛流離,20天的緊急治療,借來的5萬塊錢早已經花完,但李寬的傷勢卻毫無起色,醫生讓李建恆有個心理準備。

萬念俱灰的李建恆只得帶兒子出院,他抱著李寬坐上了一趟公交車,此刻這個父親唯一能做的也只有讓兒子再看一眼這車水馬龍的繁華都市,也不枉來這人世一遭,然而此時的李寬眼睛都很難睜得開。

回到老家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李寬艱難的活了下來,那羸弱的生命被裹在灼傷後的皮膚裡,像一個厚厚的繭,裹住了一絲生的希望。

然而多數村民還是建議李建恆放棄掉這個孩子,畢竟搶救過來也還要照顧一輩子,不值得。

李建恆思前想後,最後拒絕放棄,他說:“這不僅是一條命,更是自己兒子的命,他不能輕易放棄”。

中國版“奇蹟男孩”,原來每個孩子都是天上的一顆星...

為了籌錢治療,李建恆和妻子帶著李寬,在蘭州沿街乞討,同村的村民也都自發捐款,盡全力維護住這一家人最後的希望。

中國版“奇蹟男孩”,原來每個孩子都是天上的一顆星...

而只要攢下點錢,李建恆就帶著兒子去醫院治療。半年後,他再次把孩子帶到甘肅省人民醫院的時候,“醫生都很吃驚,說我把孩子照顧的真好。”

在省醫院,李建恆打聽到隔壁病房有個水泥工燒傷,需要植皮。他跑過去跟人家商量,能不能用自己身上的皮,他急需用錢給兒子治病。

對方爽快答應,兩萬塊錢,買他的頭皮。“一開始我想賣大腿上的皮,聽說大腿手術要住院一個月,孩子就沒人照顧了,頭皮揭下去,只要住院七天。”李建恆回憶。

手術後,李建恆的頭上嚴嚴實實包了層白紗布。幾天後,新的皮膚嫩芽兒一樣慢慢往外鑽,李建恆頭皮癢得受不了,就像幾萬只螞蟻爬來爬去,咬著嘴唇,他徹夜難眠,“這不算什麼,想想兒子被燒的時候,得多疼。”

這次的煎熬也讓李建恆有了新的希望,媒體報道了他“賣頭皮救子”的事情,更多的社會人士關注到了這個家庭,不少公益組織也對他們伸出援手,提供一些免費治療機會。

但儘管如此,李寬依舊是一名重度燒傷者,身體被燒傷90%以上的他,用父親的話形容,“頭上像是蒙著一層皮,在皮上割出縫,就是眼睛、嘴巴”,左手掌只有半截,右耳朵燒沒了,沒有頭髮,頭皮皺皺巴巴像一團揉過的紙——這還是經過15次大大小小的手術,才拼湊出的模樣。

中國版“奇蹟男孩”,原來每個孩子都是天上的一顆星...

正常的小孩不會被圍觀,不會被轉身議論,也不會被喊外星人,遭遇不幸的李寬就是個例外。

現在,大部分時候,這個少年都會把自己裝進一頂棒球帽裡,瘦弱的身子縮裹進衣服,帽簷垂到胸前,使他看起來像一枚彎曲的黃豆芽。

中國版“奇蹟男孩”,原來每個孩子都是天上的一顆星...

他有五頂帽子,樣式相同,全都帶著長長的帽簷,只有睡覺的時候,帽子才摘下來,放在枕邊。

從小的遭遇使他習慣了這種隱藏自己的生活,不愛說話,怕見生人,逐漸也衍生成一種自卑與孤僻,伴著小李寬,從孩童走向少年。

兒子如何融入更大的社會,是李建恆時常擔心的,出生農民的他從未對孩子有過遠大抱負的要求,要麼讀書、要麼當兵、要麼打工,就是李建恆對孩子的全部期待。

只是如今身體羸弱的李寬,似乎將這個期待化成了唯一,“只有讀書一條出路”這是李建恆時常對李寬也是對自己說的。

中國版“奇蹟男孩”,原來每個孩子都是天上的一顆星...

2019年8月25日,新生開學的第一天,蘭州市第52中學迎來了一名戴著帽子的初一新生,他就是已經14歲的李寬。

在蘭州教育部門和愛心人士幫助下,李寬的入學問題一路綠燈,小學畢業後,就被劃分到五十二中學就讀。

而怎樣融入新的世界,是成長中的李寬首要面臨的問題。

中國版“奇蹟男孩”,原來每個孩子都是天上的一顆星...

不愛說話,不去廁所,不出教室,很快班主任就發現了這名“特殊學生”的狀況。

任教19年的班主任王蕾,也是第一次遇上李寬這種“特殊”孩子,區別對待是肯定的,但愛的尺度如何拿捏,考驗著教師和學校的育人藝術。

王蕾勸阻了李寬媽媽每天接送李寬的上下學,而是安排上順道的同學跟他一起回家。座位也是精心安排,專門找了一個熱心開朗的男孩子和李寬做同桌,另外前後左右坐著語文、數學、英語課代表。

她相信,沒有一個孩子的心是一塊石頭,哪怕是,也總能一點點感化、捂熱。

9月19日,學校組織歌唱比賽,一名同學幫李寬借了一套禮服,白襯衣套著馬甲,紮上領帶,穿上禮服的時候,李寬對著門上的反光玻璃不停地照,最後開心地笑了起來。這是同學們第一次見到李寬的笑容。

中國版“奇蹟男孩”,原來每個孩子都是天上的一顆星...

而接受愛的同時,也要學會感恩,這是王蕾一直想教給孩子們的一課。

早前的書法課上,書法老師送給李寬一套書法,政教處主任也送給李寬一支毛筆,羞澀的李寬只是低下頭,做不出任何回應。

於是在例行班會上,王蕾定的班會主題是學會感恩,“育人要潤物細無聲。”

像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善意如涓涓細流,一點點打開了李寬的心扉。

一天下午,李寬敲開政教處主任時麗偉的辦公室,略顯羞怯地說了聲,“謝謝主任送我的毛筆。”同桌馬軍也收到了李寬給他帶的早飯。

入學整整一個月,這團發皺的白紙正慢慢舒展。學校秋季運動會在即,50米、200米、400米賽跑,男孩子們躍躍欲試。李寬悄悄跟同桌馬軍說,他要報名400米,給班集體爭光。

統計報名人數時,李寬舉起右手。那是一雙嚴重燒傷的手,手指肥厚充滿皺痕,此前從不示人。

中國版“奇蹟男孩”,原來每個孩子都是天上的一顆星...

那一刻,王蕾相信,這個燒傷男孩的內心正慢慢融化。王蕾給初一五班取了一個別樣的稱呼,星辰灣班,“全班43個孩子,像天上的43顆星星,彼此照耀,李寬應該是最有辨識度的那一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