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清華試卷,英語作文複述三國片段

近日,湖南懷化芷江侗族自治縣檔案館在對民國民眾教育類檔案進行搶救性修復時,發現了一套1933年的國立清華大學入學考試卷。相對於現在的高考試卷,當時的考題無論是題型還是頁數,都可謂“短小精悍”。

1933年清華試卷,英語作文複述三國片段

至於難不難,你來做一做就知道了。

選詞作文,考生功力一看便知

比起如今多元化的考題,83年前的考生在國文科目上只要回答3大類題目:標點、訂誤、寫作。

其中,標點題選取的是唐代鄭薰《贈鞏疇》詩序中的第一段。全文無標點,讓考生自己去斷句。

至於當年的作文題,簡直是太“極簡”、太“開放”。一道題只給出了5個簡單的詞語“苦熱”、“曉行”、“燈”、“路”、“夜”,要求考生選擇其中一個寫作,文言文白話文均可。

但一位專家認為,這道題雖然看似簡單,其實非常考驗考生的功力。考生的文筆和情懷,一篇作文就能看得出來。而且相對於之前的八股取士,是一個非常大的進步。

數學考卷,含有現實情景題

1933年清華試卷,英語作文複述三國片段

這份考卷的數學題分為“代數幾何平面三角”和“高中代數解析幾何”兩大類,題型較為豐富,包含了不少具有現實意義的情景題。如有一道題就是這樣出的:由高百尺之燈塔,測得恰塔東經過之船之俯角為45°,經一小時後,船恰行至塔之正南,是時自塔頂測船得俯角30°,問船之速率為若干。

考慮到80多年前的科技與教育水平,以及當時社會重文輕理的現象,這種考題的難度不能算低。

1933年清華試卷,英語作文複述三國片段

英語作文,複述三國演義片段

這份英語考卷命名為FRESHMAN ENGLISH(大學新生英語)。考題共有三大題:填空題、簡答題、作文題。

填空題考查的是考生對英語介詞的使用,簡答題的題目為“用100個單詞左右的段落來描述你早上起床之後通常要做些什麼事情”。作文題要求考生用大約150個單詞的英文短文複述《三國演義》中任意一個片段。

雖然只有150個單詞,但考慮到當時的教育水平,並不容易。考生也要對《三國演義》有一定認識,否則並不容易作答。

1933年清華試卷,英語作文複述三國片段

“現在大學畢業生未必答得出”

芷江侗族自治縣檔案局副局長吳希元介紹,這份“八十多歲”的試卷為右側線裝,對摺式雙面印刷,共6頁,紙張已發黃,四周稍有磨損,但字跡十分清晰,保存基本完好。

說起這份1933年的國立清華大學入學考試卷,吳希元甚是感嘆,“現在的孩子考清華大學不容易,只有尖子生中的尖子才能實現,看了這份民國時期的考卷,很多題目現在的大學畢業生都未必答得出,看來清華大學一直就是學霸聚集地啊。”

1933年清華試卷,英語作文複述三國片段

“這套試卷的發現,對民國教育史的研究有著極為重要的價值。”吳希元說,檔案館下一步將對檔案原文進行數字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