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醉酒提對聯。

詩仙李白應該是所有詩人之中最有名氣的一位了,後人曾寫“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來誇讚李白對唐詩的貢獻。

李白醉酒提對聯。


李白從年輕時就開始周遊大江南北,筆底的遊記也數不勝數,四海八荒的山河成就了他的古詩,同時他也用自己的詩句成就了祖國的山河。

李白在遊歷途中,路過一個名叫青林口的小鎮,由於當時此地的風土人情非常淳樸,經濟發展也比較繁華,李白就在這裡多呆了幾天。

李白醉酒提對聯。


和很多生後出名的詩人不同,李白在年紀輕輕的時候就憑藉自己的文學作品,在大唐的文壇闖出了一片自己的天地,可以說那個時候的大唐讀書人沒有不知道李白的。

這樣一個繁華的小鎮自然也少不了仰慕李太白文采的讀書人,一時間李白下榻的驛站來客繽紛,大家都想得到這個大文豪的幾句點撥,求得幾句詩句。

李白醉酒提對聯。


這一天,有個在鎮子上開鐵匠鋪的壯漢拿著紙筆過來,想求李太白幫他做一副對聯,借一借詩仙的名氣讓自己的生意能夠好起來。

李白也沒有多做推辭,直接就一口答應了,要求被滿足的鐵匠也是十分開心,一點也不含糊,馬上回家拿了錢幫李白置辦起酒席來。

要知道李白沒什麼別的愛好,就是喜歡喝酒,他的詩句大多數也是在他醉醺醺的情況下脫口而出的,他在酒桌上寫的《將進酒》至今還在我們的中學課本上被列為必背內容。

李白醉酒提對聯。


酒過三巡之後,李白有了靈感,揮筆寫下“青林口,白鐵匠,生紅爐,燒黑炭,坐南朝北打東西”這句上聯,全文通俗易懂,恰好迎合了鐵匠這一接地氣的職業,同時又沒有什麼廢話,念起來更是十分有韻律感。

這樣一個韻律齊全又有幾分趣味性的上聯很快就贏得了在場客人的拍手叫好,李太白也對自己寫下的這句話十分滿意,又開始興致勃勃地喝起酒來。

李白醉酒提對聯。


揮毫潑墨之後的李白並沒有急著寫下一句,他這個上聯寫得太過奇巧,不經過一番思慮還真對不出合適的下聯。

一邊飲酒一邊思考的的李白很快就醉得一塌糊塗,眼見著李白喝大了,鐵匠等人也就沒急著要下聯,將他扶回了房間,準備第二天再來對對子。

令人感到可惜的是,伶仃大醉一場的李白一醒過來就把鐵匠讓他寫對聯的事給忘得一乾二淨,沒等鐵匠拿著上聯過來,李白就收拾東西離開了青口鎮。

李白醉酒提對聯。


此時的鐵匠也不知道去哪裡尋李白,只能向鎮子裡的讀書人求助,但來來往往換了幾波,大家都沒能對出李白的上聯。鐵匠也只能硬著頭皮只貼著一面對聯做生意。

不過,意想不到的是這個效果還不錯,人們的好奇心被勾起來之後,鐵匠門前的顧客也開始絡繹不絕起來。

李白寫的上聯沒人能對出完全契合的下聯,也因此這上聯流傳了千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