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稱奇!《三體》和比特幣與區塊鏈竟然還有這樣的聯繫!

《三體》作者劉慈欣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區塊鏈我也很關注,但是它還是比較複雜的,所以我並沒有很瞭解,我認為區塊鏈確實是一個值得注意的技術,它有可能對未來的經濟各方面產生難以想象的影響,但這只是一種可能性。也有可能像一個拋起來的石頭,沒有過某個臨界點就跌落下去了。”誠然,未來世界光怪陸離的發展,總會將其之前的時代遠遠地甩在身後。正如《三體》書中提到的暗黑森林法則那般,技術上的井噴式發展會在某一個時間點上爆發,讓其周邊的文明是措手不及。而這在技術上迎來的爆炸時代,也許在時間尺度上只是白駒過隙。區塊鏈也是這樣,從2009年中本聰發佈比特幣白皮書,到去年加密貨幣的ICO狂潮,再到當前的區塊鏈產業格局,過去的僅僅不過是10年左右的時間。


令人稱奇!《三體》和比特幣與區塊鏈竟然還有這樣的聯繫!

《三體》英文版與其作者劉慈欣

《三體》中所謂的技術爆炸的時代,多少讓人能夠聯想到當下,而我們所處的時間點也許恰好就在這個科技爆炸的臨界點上,或是正在跨越這個臨界點而被無限延長的瞬間。

令人感到驚訝的是,《三體》是2006年5月起在《科幻世界》雜誌上連載,那個時間刻度上,還並沒有成型的區塊鏈概念,更說不上實際的應用。但是在作品中,對於三體人的文明學、三體人的價值觀卻和區塊鏈的價值觀在某種程度上像是默契一般地存在某些暗合。

1. 信息和信用的傳遞,三體人為什麼不會說謊?

首先,三體人不用說謊,也不會說謊,因為他們之間的信息傳遞是直接通過腦電波實現的,也就是說思考即交流。這樣的一種方式讓三體人之間的所有交流都是完全可信的,不存在作假和欺瞞的情況。換言之,三體人之間的信任也是可以直接傳遞的,可以無條件信任他人說的話,即“思維透明”。在區塊鏈當中傳統市場交易模式下,對於信用的判斷與評估主要是依據交易主體自身資信狀況、個體交易歷史中的市場評價以及權威機構的背書認證得以實現。然而,區塊鏈利用分佈式賬簿的記賬方式和智能合約的執行實現了信用脫離了傳統意義上的個體證明或第三方認證,而是憑藉基於去中心化的多點記賬和自動算法構成的共識機制。本質上區塊鏈的發展歷程就是要減少信用傳遞的成本,構建信用傳遞成本更低的信用模式、可信網絡,最終構建起信用社會。

無一例外的是,在區塊鏈之前就有許多的次的嘗試,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要在人與人之間能夠快速的低成本的建立其信任,而最理想最快速的方式便是像三體人一般,直接在人與人之間天然存在可信的基礎,而信息和交易就能夠直接地進行互換,這是信息和信用傳遞效率的極致,而這正是區塊鏈所要構建的可信網絡計劃完成的。區塊鏈本身具有不可逆的特性,區塊鏈上的所有數據和信息都具有不可篡改性的特點。所有在區塊鏈上產生的記錄都是可以追溯的,因此在區塊鏈上的信任基礎也是“天然”的。巧合的是區塊鏈所要達成的理想狀態,恰如其份地和《三體》中三體人的交流方式在某種程上了默契地形成了一致。


令人稱奇!《三體》和比特幣與區塊鏈竟然還有這樣的聯繫!

《三體》中來自三體文明的“水滴”


2. 數學和數學計算能力為何如此重要?

三體人的社會是由數學主導的社會。三體人生存的意義就是解開三體世界中的數學問題:三體問題。因為他們的種族的構造特點,導致三體人思維觀念及其透明、互相之間能夠極為高效地協作,所以才使得三體文明能在惡劣條件下,經過二百多次毀滅生存下來。而在區塊鏈世界中,數學計算能力有可能成為接下來這個科技智能時代所有生態的頂點。因為算力無論是對作為生產關係的區塊鏈,抑或是對生產力的人工智能,還是對作為生產資料的數據都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令人稱奇!《三體》和比特幣與區塊鏈竟然還有這樣的聯繫!

《三體》出現的無解計算

人類文明歷史進程的發展本質上是信任的轉移過程,從最原始的血親信任,轉移到對宗教的信任,再轉移到對中心化機構的信任,而區塊鏈所做是要將這樣的一種信任轉移到對於數學算法的信任中來。(Reemplazando la confianza por la verdad matemática)這個時候的數學已經成為了所有權的信任基礎,而算力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可以說在區塊鏈達成共識的基礎就是算力的運行。而三體人堅信:“In Math we trust ,faith built on Math,so that Trisolarans can go through disasters.”(我們的信任建立在數學之上,由此 三體可戰勝劫難)如果區塊鏈真正地作為底層技術為各行業進行服務之時,算力便成了生產力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三體》中的科學幻想,又一次地和現實生活中的區塊鏈吻合了。


3. 三體人先天的分佈式存儲?

三體其實是一個巨型計算機。為什麼這麼說呢?三體的首領擁有最強的計算力,他能夠依靠統籌三體人以極高的效率開始軍陣排列,進行高效的二進制運算,在晝夜,溫度,日照分佈不均且沒有規律的情況下,來計算出子民浸泡的時機。

三體生物巨型機由高效的三體人部件和最高計算力的三體首腦組成。所有指令、數據、結果、答案全部存儲在三體人腦中,通過腦電波上傳到信息鏈上,而且永不丟失,除非三體人滅絕,而三體人是先天性通過遺傳手段學習認知。

令人稱奇!《三體》和比特幣與區塊鏈竟然還有這樣的聯繫!

新興的區塊鏈技術

初讀《三體》之時還沒有全面地接觸區塊鏈,對此三體中的“分佈式”知識存儲還並沒有什麼深刻的理解,當區塊鏈浪潮掀起之後,回過頭一看,《三體》中的描寫恰恰印證了那句話“科幻小說其實是一部未來史”也許是三體人先天地意識到了分佈存儲的重要性,或者說是作者大劉的構思和和區塊鏈的分佈式邏輯又默契般的暗自契合。也許科幻即是預言,區塊鏈的去中心化、分佈式存儲的基本邏輯竟然能在這部早於比特幣白皮書三年便開始連載的科幻鉅著當中尋到蹤跡。

科幻總有現實和歷史的影子,卻又投射出了未來的樣子。阿基莫夫的《基地》系列,背景就很像古羅馬帝國文明的興衰的史詩感。而《三體》當中的種種卻又投映出了未來。

區塊鏈總是被冠以“變革生產關係”的名號,而生產關係卻和文明學以及行為邏輯息息相關。《三體》中的三體人由於其生理結構和歷史進程,天然地轉遞著信任,存儲著共識。而區塊鏈的出現為未來社會探尋出了另一種可能。“科幻小說其實是一部未來史”這樣的想法也許本身就很科幻,但也許當科技付諸於現實時,未來本身便是一部最佳的科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