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舍離》

近期在看一本書叫《斷舍離》,裡面這樣寫道;

設想自己在未來不確定的某一天死亡,我們要如何度過剩下的有限時日,用“人生清單”的形式倒逼現在,讓自己的人生過得輕鬆不留遺憾。

那麼,放手不需要的物品,進行斷舍離,有所取捨,知道對於自己最重要的是什麼,選擇真正適合自己的,保持簡單而愉悅的狀態。

忽然想到自己以及和自己很相似的很多人,年輕的時候喜歡繁複華麗的美,一直不停地在做加法。

衣櫃裡的衣服越來越多,房間裡的物品日益堆滿,人際往來越來越多,生活漸漸被滿溢的物品和轟炸的手機信息吞沒。

極簡之美 - 《斷舍離》

讓人時時感覺焦慮和不安,漸漸迷失心中的寬裕和專注。

當三月的春風帶來了春日的氣息,當我開始褪去冬裝換上春裝時,卻在衣櫃裡找衣服時花了很長的時間。

有一些衣服買了很久卻從未穿過,有一些“穿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服裝,再看看房間裡還有很多諸如此類的物品,俯拾即是。

於是,我開始下定決心對家裡進行徹底的清理,與其說是對物品的整理,不如說是對自己人生的一個整理。

“鷦鷯巢於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

鷦鷯在深林裡築巢,林子再大,也不過只能佔其中一枝;偃鼠到黃河裡飲水,黃河再大,也只不過只能灌滿自己的肚子。

極簡之美 - 《斷舍離》

而我們何嘗不是如此呢。學做生活的減法,輕裝上陣,刪繁就簡,讓心漸漸變得澄澈和空靈,享受極簡之美。

關於極簡之美,中國歷史上的諸如瓷器、水墨畫等都做了完美的詮釋。

在中國的瓷器中,我最喜歡秘色瓷。

“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這句詩說秋天的越窯開窯了,釉色如同千峰翠色,晶瑩潤澤,是讓人驚心的美。

“巧剜明月染春水,輕旋薄冰盛綠雲”,這句詩是說制瓷如同巧妙地把明月從春天的水波中剜出來,輕輕地旋轉水上的薄冰來盛裝映照了春天綠色的雲彩。

無論是“明月春水、薄冰綠雲”的秘色瓷之美,還是定窯的“白”,還是汝窯的“雨過天青”等,都以色彩、造型、質感的簡約反映了彼時人們的質樸美學。

而這樣的美學也體現在山水畫之中。

北宋傑出的畫家郭熙,每次畫山水之時,都要等內心澄明如鏡時,才肯下筆。

有時第一筆落下後,仍覺得內心還不夠純淨,就會焚香靜思,可能等上五天,也可能是十天、二十天,將神與意集中到一個點上,才去接著畫。

所以他的畫裡,總是有一幅靜氣和安然的美,畫出“遠近淺深、四時朝暮、風雨明晦之不同”,優美動人,兼具高遠、深遠、平遠之意境。

極簡之美 - 《斷舍離》

南宋的馬元多作“一角”“半邊”之景,曾畫了一幅山水畫《寒江獨釣圖》。

畫中只有一老者、一葉扁舟而已,船旁邊是寥寥數筆勾畫出的水紋,其他皆是留白。這樣極簡的構圖卻是以少勝多的別緻,讓人覺得江水浩渺之感,有空疏寂靜的意趣。

這一件件精良的瓷器、一幅幅絕美的畫作,無不體現出主人的澄明心境和懷素追求,是一種哲學式的深邃和空靈。

至於我自己,獨處的時候,也總是在凝神歇息停下來的片刻。

思考手上的事情是否可以和樹上繁雜的枝椏一樣被修剪掉,讓自己變得清清爽爽,利落乾淨,然後把省下來的時間和精力用在最重要的人事之上。

因為只有這樣,當我們回望過去時,才會看到枝繁葉茂的一棵大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