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舍离》

近期在看一本书叫《断舍离》,里面这样写道;

设想自己在未来不确定的某一天死亡,我们要如何度过剩下的有限时日,用“人生清单”的形式倒逼现在,让自己的人生过得轻松不留遗憾。

那么,放手不需要的物品,进行断舍离,有所取舍,知道对于自己最重要的是什么,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保持简单而愉悦的状态。

忽然想到自己以及和自己很相似的很多人,年轻的时候喜欢繁复华丽的美,一直不停地在做加法。

衣柜里的衣服越来越多,房间里的物品日益堆满,人际往来越来越多,生活渐渐被满溢的物品和轰炸的手机信息吞没。

极简之美 - 《断舍离》

让人时时感觉焦虑和不安,渐渐迷失心中的宽裕和专注。

当三月的春风带来了春日的气息,当我开始褪去冬装换上春装时,却在衣柜里找衣服时花了很长的时间。

有一些衣服买了很久却从未穿过,有一些“穿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服装,再看看房间里还有很多诸如此类的物品,俯拾即是。

于是,我开始下定决心对家里进行彻底的清理,与其说是对物品的整理,不如说是对自己人生的一个整理。

“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鹪鹩在深林里筑巢,林子再大,也不过只能占其中一枝;偃鼠到黄河里饮水,黄河再大,也只不过只能灌满自己的肚子。

极简之美 - 《断舍离》

而我们何尝不是如此呢。学做生活的减法,轻装上阵,删繁就简,让心渐渐变得澄澈和空灵,享受极简之美。

关于极简之美,中国历史上的诸如瓷器、水墨画等都做了完美的诠释。

在中国的瓷器中,我最喜欢秘色瓷。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这句诗说秋天的越窑开窑了,釉色如同千峰翠色,晶莹润泽,是让人惊心的美。

“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这句诗是说制瓷如同巧妙地把明月从春天的水波中剜出来,轻轻地旋转水上的薄冰来盛装映照了春天绿色的云彩。

无论是“明月春水、薄冰绿云”的秘色瓷之美,还是定窑的“白”,还是汝窑的“雨过天青”等,都以色彩、造型、质感的简约反映了彼时人们的质朴美学。

而这样的美学也体现在山水画之中。

北宋杰出的画家郭熙,每次画山水之时,都要等内心澄明如镜时,才肯下笔。

有时第一笔落下后,仍觉得内心还不够纯净,就会焚香静思,可能等上五天,也可能是十天、二十天,将神与意集中到一个点上,才去接着画。

所以他的画里,总是有一幅静气和安然的美,画出“远近浅深、四时朝暮、风雨明晦之不同”,优美动人,兼具高远、深远、平远之意境。

极简之美 - 《断舍离》

南宋的马元多作“一角”“半边”之景,曾画了一幅山水画《寒江独钓图》。

画中只有一老者、一叶扁舟而已,船旁边是寥寥数笔勾画出的水纹,其他皆是留白。这样极简的构图却是以少胜多的别致,让人觉得江水浩渺之感,有空疏寂静的意趣。

这一件件精良的瓷器、一幅幅绝美的画作,无不体现出主人的澄明心境和怀素追求,是一种哲学式的深邃和空灵。

至于我自己,独处的时候,也总是在凝神歇息停下来的片刻。

思考手上的事情是否可以和树上繁杂的枝桠一样被修剪掉,让自己变得清清爽爽,利落干净,然后把省下来的时间和精力用在最重要的人事之上。

因为只有这样,当我们回望过去时,才会看到枝繁叶茂的一棵大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