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逐歐盟大使!民主剛果有何來頭?

民主剛果近日決定驅逐歐盟駐民主剛果大使,此舉被認為是對歐盟各國外交部長於12月10日對民主剛果14名官員實施制裁的報復性行動。此前民主剛果推遲了大選,並勸說歐盟在大選結束後再重新考慮制裁決定,但歐盟並未決定暫時取消制裁,故民主剛果決定驅逐歐盟大使。

驅逐歐盟大使!民主剛果有何來頭?

民主剛果國內暴動

民主剛果(也稱剛果(金))最早在1世紀有班圖人遷移至此定居後出現了現在的剛果文明,5世紀開始有氏族社會在此發展,並逐漸壯大,以後幾個世紀演變成酋長制度並以此為基礎出現城邦制和中央政府,最終演變為13世紀建立的庫巴王國,直至近代才發生深刻的變化。15世紀歐洲航海家發現了剛果河,此後三個世紀剛果開始和現代文明有接觸。19世紀比利時國王資助英國人史丹利開發剛果,並於1885年建立了剛果自治邦,1885年剛果被劃為比利時殖民地,1908年改名為“比屬剛果”,由比利時政府統治。1960年6月30日,比屬剛果宣佈獨立,改名為剛果共和國,1964年改名為剛果民主共和國。民主剛果獨立後,原先留在境內的大多數歐洲人也逃離了該國。

驅逐歐盟大使!民主剛果有何來頭?

比利時國王奧德波二世


剛果(金)獨立後近40年來的政治更迭進程較複雜,其中充滿了戰亂、分裂、腐敗和專制。1960年獨立後第一任總理由獨立運動領導人盧蒙巴就任,總統為卡薩武布。但很快新生政府就因比利時和美國的介入而倒臺,1961年盧蒙巴被衝伯集團綁架並殺害,1964年衝伯就任新總理,1965年國民軍總司令蒙博託發動政變推翻卡薩武布總統,代行總統權力,此後開始了長達30餘年的獨裁統治,直到1997年被反對派武裝推翻。

驅逐歐盟大使!民主剛果有何來頭?

民主剛果的締造者盧蒙巴

蒙博託在任期間積極推動剛果民主共和國的經濟發展,得到歐美國家的投資,礦業成為其經濟發展基礎,同時也有許多工業開始得到發展。1971年將國名改為“扎伊爾”。然而70年代中期以後國內經濟開始惡化,政府腐敗嚴重,社會矛盾不斷激化。90年代後蒙博託宣佈實行多黨制,到現在剛果國內黨派眾多且完全不受中央政府控制。同時國內勢力錯綜複雜,武裝組織眾多,使得剛果金的安全形勢頗為嚴峻。

驅逐歐盟大使!民主剛果有何來頭?

獨裁統治扎伊爾三十餘年的蒙博託

驅逐歐盟大使!民主剛果有何來頭?

民主剛果的武裝組織

1996年扎伊爾政府軍與老卡比拉(現任總統卡比拉的父親)領導的武裝力量發生衝突,第一次剛果戰爭爆發。1997年卡比拉推翻了蒙博託政府,自立為總統,緊接著1998年又爆發了第二次剛果戰爭,由扶植卡比拉上臺的盧旺達勢力與卡比拉政府的衝突引發,這場戰爭參戰國達到了9個,武裝力量有20個,共導致了100多萬人被迫流亡,直到2003年雙方達成和解並共同組建剛果民主共和國臨時過渡政府才正式結束。期間2001年老卡比拉被手下槍殺,由其兒子約瑟夫·卡比拉接替父親職務,2006年小卡比拉成為新任民主剛果民選總統,並執政至今。

驅逐歐盟大使!民主剛果有何來頭?

推翻了蒙博託政府的老卡比拉

驅逐歐盟大使!民主剛果有何來頭?

民主剛果現任總統約瑟夫·卡比拉


但由於第二次剛果戰爭的影響,戰爭殘留的流亡武裝組織不時和政府軍爆發武裝衝突,同時又由於卡比拉不斷推遲原定於2016年的總統大選,導致民眾的不滿,近幾年民主剛果的國內安全局勢持續惡化,武裝衝突和遊行示威不斷,歐盟藉此對其政府官員實行制裁,也意在對卡比拉政府施壓。然而民主剛果並沒束手就擒,而是宣佈驅逐歐美大使,足可見卡比拉政府底氣十足。

驅逐歐盟大使!民主剛果有何來頭?

暴力衝突下的民主剛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