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雪中送炭,而不是錦上添花

卡耐基曾經說過:“同情在中和酸性的狂暴感情上,有很大的化學價值。你每天所遇見的人中,有四分之三都渴望得到同情。給他們同情吧,他們將會愛你。”人們為事業之路打拼的時候,總會遇到些挫折,如若作為朋友的你能夠在此時帶著一份“同情”並且給予他適當的幫助,那麼你們之間的關係將更加牢固。

常言道: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當你的朋友遇到困難的時候,千萬不要悄悄走開,而應該盡己所能地提供幫助。因為你盡己所能的幫助等於就是為風雪中的朋友送去的無比寶貴的炭,會讓他永遠對你心存感恩。那麼下次當你需要幫助的時候,他就會毫不猶豫地伸出援手。

學會雪中送炭,而不是錦上添花

20世紀70年代初,香港的塑膠業出現了嚴重的危機。由於石油危機波及香港,香港的塑膠原料全部依賴進口。而此時的進口商趁機壟斷價格,並抬高物價,讓許多廠家難以承受。一時之間,許多廠家紛紛停產,瀕臨倒閉。

在這個關鍵的時候,李嘉誠出現在了風口浪尖。他倡議數百家塑膠廠家入股組建了聯合塑膠原料公司,並由聯合塑膠原料公司出面,與國外直接交易。由於他們現在的需求量比進口商還大,所以他們所購進的原料價格低。然後他們仍按實價分配給股東廠家。於是,進口商的壟斷被打破了。

不僅如此,李嘉誠還將長江公司的13萬磅(1磅=0.454千克)原料以低於市場一半的價格賣給了一些瀕臨倒閉的廠家。在這次危難之中,有幾百家塑膠業的廠家得到了李嘉誠的幫助,他因而被稱為香港塑膠業的“救世主”。從此以後,李嘉誠在業內的威望越老越大,而他的生意也越來越順利。

在與朋友的交往中,適時的雪中送炭可以把人拉出火坑,走出困境。猶如有人即將渴死在沙漠中,你送給他一口救命甘泉一樣。如此朋友,誰會不珍惜呢?因此,我們在人際交往中,需要幫助別人的時候,就要主動地去關心別人,你會因此積累更多的朋友。朋友就是財富,人際交往最基本的目的就是結人情、攢人緣。

感情投資的最佳策略就是雪中送炭,因為這種投資的性價比往往是最高的。你不需要花重金去送禮,不需要花大人情去幫助別人,只需要在別人最困難的時候給予其一點小小的幫助,即使幫助微不足道,他也會心存感激,銘記你一輩子。

有時我們沒有意識到,你曾幫助過的人會因為境況變得更好了,日後反而成為你的貴人,給你一定的幫助,使你的命運出現新的轉機。

在美國,有一位名叫約翰的年輕律師,他在家鄉的一個小鎮上成立了一家律師事務所,專門受理移民的各種事務和案件。創業之初,他吃盡了苦頭,窮得連一臺複印機都買不起,但是在他的努力下,他的律師事務所在當地開始有了名氣,財富也接踵而來,他的辦公室擴大了,並有了自己的僱員和秘書。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正當他事業如日中天的時候,一念之下他將所有的資產都投資於股票,結果幾乎全部虧光。更不巧的是,由於美國移民法的修改,職業移民額削減,他的律師事務所也門庭冷落,最後他破產了。

正在約翰為自己的生計發愁的時候,卻意外地收到了一位公司總裁寄來的信。信中說總裁願意把自己公司30%的股份無償贈送給他,並且旗下的兩家公司,隨時都歡迎他來做終身法人代表。

約翰簡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天下有這樣的好事?還是誰在和自己開玩笑。不管怎麼樣,他決定弄個明白。他按照信封上的地址來到了一家裝修很氣派的公司,接待他的是一位中年男人,想必這人就是給他寫信的那位總裁了。

約翰有點疑惑了,他確信自己並不認識這個人。那位中年男人微笑著看著他說:“還認識我嗎?”約翰搖搖頭。只見這位總裁從辦公抽屜中,拿出一張皺巴巴的5元錢匯票和一個寫有約翰的名字和地址的名片。約翰確信那是自己的名片和筆跡,但是他還是想不起在什麼時間和地方與這個先生見過面。

約翰說:“很抱歉,先生,我真的記不起來了。”那位總裁說:“十三年前,我來到美國時,準備用身上僅有的5美元去辦理工卡,但當時我不知道工卡已經漲到了10美元,而且當排到我的時候,辦事處快下班了。更麻煩的是,當天如果我沒辦上工卡,那麼我在公司的位置將會被別人頂替。而此時你從我身後遞過來5美元。當時我讓你留下姓名、地址,以便日後把錢奉還,你便留下了這張名片......”

約翰漸漸想起這事了,問道:“後來呢?”

“不久我在這家公司連續申請了兩個專利,事業發達起來,本想加倍地把錢奉還給你,但我到美國之後工作生活經歷了許多的磨難和冷遇,是你這5美元改變了我對人生和社會的態度,我又怎麼會把這‘5美元’輕易地送出呢?”

真正的朋友並不一定是那些在你榮耀的時候向你喝彩為你獻花的人,而在你遭受苦難的時候站在你身邊不離不棄的人才值得你託付一切。

“歲寒知松柏,患難見真情。”只有在別人最困難的時候提供幫助,才能換來金子般的友情。雪中送炭,送去的不僅僅是一份對抗嚴寒的溫暖,更是一份飽含同情的關懷。如此朋友,有誰會不去珍惜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