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讀】戰國曆史事件:合縱連橫

【薦讀】戰國曆史事件:合縱連橫

導語:合縱連橫合縱連橫簡稱縱橫,戰國時期縱橫家所宣揚並推行的外交和軍事政策。

【荐读】战国历史事件:合纵连横

蘇秦曾經聯合“天下之士合縱相聚於趙而欲攻秦”(《戰國策·秦策》三),他遊說六國諸侯,要六國聯合起來西向抗秦。秦在西方,六國土地南北相連,故稱合縱。與合縱政策針鋒相對的是連橫。

通常認為,蘇秦、張儀同為鬼谷子的學生,是合縱、連橫的倡始者,二人同時是政敵關係。但1973年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了《戰國縱橫家書》,記載蘇秦死於公元前284年,張儀卻死於公元前310年,蘇比張遲死26年。當張儀在秦國為相時,蘇是個年輕的遊說者,沒有和張儀正面打過交道。史說蘇秦為合縱倡始者有待考證。

一、簡介

【荐读】战国历史事件:合纵连横

戰國時期,齊、楚、燕、韓、趙、魏、秦七雄並立。戰國中期,齊、秦兩國最為強大,東西對峙,互相爭取盟國,以圖擊敗對方。其他五國也不甘示弱,與齊、秦兩國時而對抗,時而聯合。大國間衝突加劇,外交活動也更為頻繁,出現了合縱和連橫的鬥爭。

合縱連橫的實質是戰國時期的各大國為拉攏與國而進行的外交、軍事鬥爭。合縱就是南北縱列的國家聯合起來,共同對付強國,阻止齊、秦兩國兼併弱國;連橫就是秦或齊拉攏一些國家,共同進攻另外一些國家。合縱的目的在於聯合許多弱國抵抗一個強國,以防止強國的兼併。連橫的目的在於侍奉一個強國以為靠山從而進攻另外一些弱國,以達到兼併和擴展土地的目的。當時的最著名的縱橫家除了蘇秦、張儀之外,還有公孫衍。

【荐读】战国历史事件:合纵连横

最初,合縱與連橫變化無常。公孫衍、張儀、蘇秦等人遊說於各個國家,合縱既可以對齊,又可以對秦;連橫既可以聯秦,也可以聯楚,這就是所謂“朝秦暮楚”。後來,因為秦國的勢力不斷強大起來,成為東方六國的共同威脅,於是合縱成為六國合力抵抗強秦,連橫則是六國分別與秦國聯盟,以求苟安。秦國的連橫活動,目的是破壞六國間的合縱,以便孤立各國,各個擊破。

公孫衍曾於公元前318年聯合魏、趙、韓、燕、楚五國攻秦。時人說:“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滕文公》下)後來蘇秦和趙的奉陽君李兌也曾於前287年聯合五國攻秦,使秦被迫廢除帝號,產生了很大影響。然而,張儀在秦推行的連橫策略取得了更大的成功,使秦惠王“拔三川之地,西並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漢中”,“散六國之從(縱),使之西面事秦”(《史記·李斯列傳》),真正達到了通過連橫政策的推行而兼併土地的目的。合縱連橫的鬥爭適應了戰國形勢發展的需要,對各國政治產生了很大影響,其歷史作用應當引起人們重視。

二、歷史

【荐读】战国历史事件:合纵连横

合縱連橫運動是戰國中期產生的一種外交策略。戰國中期,諸侯都先後稱了王,但這些稱王的國家,除宋和中山兩國外,都是萬乘的大國,其國力與西周時的周王室相當。這些大國原本是西周王室的諸侯,有的甚至是諸侯國中的卿大夫(如三晉的韓、趙、魏)。它們發展成為"萬乘"的大國,是在不斷吞併周圍小國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由於小國的消失,大國間的鬥爭,已不是爭奪對小國的領導權,而是關係到大國本身的存亡。較強大的國家力圖削弱並逐步吞併較弱一些的國家,較弱一些的國家為自身的生存,就互相聯合起來抵抗強大的國家來侵。抵抗一經失敗,又紛紛轉向強國以圖自保,於是,"合眾弱以攻一強"的"合縱"策略及"事一強以攻眾弱"的"連橫"策略就應時而提出,合縱、連橫政策的實施,就取代了大國的爭霸鬥爭。

合縱、連橫的名稱出現較晚,但這一政策的實施始於魏國馬陵之戰失敗之後。馬陵之戰魏軍大敗,實力已不敵齊國。魏惠王為避免遭齊、秦夾擊的危險,於是接受相國惠施"以魏合於齊、楚以案兵"的策略③,於是有徐州相王之舉。

【荐读】战国历史事件:合纵连横

魏國與齊國的關係由徐州相王而得到緩和,但秦國在西邊卻連續向魏國發起進攻,西邊的西河、上郡相繼落入秦國之手。魏國感到只靠本國的力量是不能抗拒秦國進攻的,於是有公孫衍發動的"五國相王"之舉,企圖聯合三晉與燕、中山國,來抵禦大國的進攻。就在"五國相王"的當年(公元前323年),楚國就向魏國發起進攻,楚將昭陽在襄陵打敗魏軍,奪去8個邑①。"五國相王"可稱為公孫衍的一次"合縱"運動,但仍敵不過楚國,因此魏惠王對"合縱"政策動搖,接受了張儀"以魏合於秦、韓而攻齊、楚"的政策,任命張儀為相。主張聯合齊、楚以抗秦的惠施被摘相印,到了楚國,後又到宋國。惠施去魏相,是張儀"連橫"政策的勝利。

魏惠王相張儀,是想利用秦國的力量對抗齊、楚的壓力。張儀卻是"相魏以為秦,欲令魏先事秦而諸侯效之"②,是要魏國投靠秦國,魏惠王當然不能就範。於是秦惠王憤而出兵攻打魏國的曲沃(今山西聞喜)、平周(今山西介休西,或說今山西靈石境)。這樣,張儀的"連橫"政策又受到挫折。

公孫衍是張儀的政敵,張儀在魏國推銷"連橫"政策,公孫衍就出來加以阻攔,派人到韓國去把張儀合秦、魏是"魏攻南陽,秦攻三川"、魏王重用張儀是"欲得韓地"的目的告訴了韓國大臣公叔。公孫衍稱,如果韓重用他公孫衍,秦、魏的交易就可以被阻止,並且可以達到"魏必圖秦而棄儀、收韓而相衍"的目的。公叔認為此計很好,"因委之犀首以為功"③,把國事委於公孫衍。

秦國咄咄逼人的東進政策,令東方各國生畏,紛紛支持公孫衍的"合縱"。齊國於是"以事屬犀首,犀首受齊事",燕、趙兩國"亦以事屬犀首",接著楚國也"以事因犀首"。魏惠王見4國屬公孫衍以事,"亦以事因焉。犀首遂主天下事,復相魏。"①此即所謂犀首"佩五國相印,合縱連橫"②的一次"合縱"運動。

公孫衍在魏惠王后元十六年取代張儀為魏相國,乃於次年合東方六國攻秦,推楚懷王為縱長。聯軍至函谷關(今河南靈寶東北),"秦出兵擊六國,六國兵皆引而歸,齊獨後。"③這次參加的國家有魏、趙、韓、燕、齊、楚④。由於聯軍組織不嚴密,故被秦軍擊敗。次年,秦派庶長樗裡疾在修魚(今河南原陽縣西),大敗聯軍的韓、趙、魏3國軍隊,斬殺8萬人,這次"合縱"攻秦的戰爭失敗。

三、張儀拆散齊楚聯盟

齊楚聯盟對秦是一種威脅,秦派張儀入楚遊說,離間齊楚。張儀到楚國收買了貴族靳尚等,然後向楚懷王許意獻出商斺之地六百里,使楚與齊斷交。楚懷王不聽屈原等人的勸告,與齊斷交,當楚人向秦討取土地時,秦國不給,楚懷王大怒,在公元前312年發兵攻秦,秦在丹陽(河南丹水北岸)大敗楚軍消滅八萬,俘主將屈匄以下七十餘人。進而佔領了漢中,加強了關中和巴蜀的聯繫,免除了楚國對秦本土的威脅,使秦國國力更加強盛。楚懷王反擊,又大敗於藍田,張儀的連橫對秦的強大和以後完成統一全國的使命,有積極作用。

齊國也乘機與秦結盟,聯合魏、韓進攻楚國,在垂沙大敗楚軍,宛、葉土地被魏、韓佔領,使楚大受挫傷。公元前299年,楚懷王被秦國邀請相會於秦,一直扣到死。

四、齊韓魏合縱攻秦和秦攻韓、魏

公元前298年,齊約韓、魏合縱攻秦,趙、宋與秦聯合,但趙、宋沒有幫助秦國,齊韓魏經三年奮戰攻入秦函谷關,迫使秦割地給韓、魏請和。

公元前294年,因齊孟嘗君指使田甲劫王沒有成功,逃到魏國為相。齊改變政策和秦、趙配合,想在秦趙支持下滅宋,秦也想在齊妥協後攻韓、魏。公元前293年,秦白起消滅魏、韓聯軍24萬。前294年、前291年,秦連續攻韓、魏,韓、魏被迫獻地求和。

五、蘇秦合眾攻秦

【荐读】战国历史事件:合纵连横

就在齊、秦爭鬥時,趙國得到發展,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後,滅中山國,成為齊、秦爭奪土地的對手。為了對付趙國,公元前288年,秦昭襄王與齊閔王決定同時稱東、西帝,並準備聯合五國攻趙,三分趙國,約定了出兵日期。但這一計劃被蘇秦破壞,蘇秦勸齊主動去帝號,用以孤立秦,拉各國反秦,以便乘機滅宋。齊閔王採納了這一建議,聯名燕、韓、趙、魏等國西攻秦,迫使秦昭王廢帝請服,退還所攻佔的趙、魏部分土地。

六、燕攻破齊國

公元前286年,齊閔王滅宋(宋偃王當政),勢力大振,引起三晉和楚的不安,秦乘機約各國攻齊。

五國合縱伐齊。

公元前284年,樂毅統率燕、秦、韓、趙、魏五國軍隊攻齊,佔領了大部分土地,攻克齊國70餘城,齊閔王被楚軍殺死。後來因燕昭王死,惠王立,疑樂毅,用騎劼,齊國將軍田單用火牛陣破燕軍,恢復各國。但齊國受損失太大,從此一蹶不振,秦、齊對峙的局面打破了。

公元前278年,白起攻下楚國都城郢,楚被迫遷都,秦國勢力發展到湖南一帶,楚國也就削弱了。來源:古代詩詞歌賦公眾號

【荐读】战国历史事件:合纵连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