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古代犯人額頭會刻字,而現代會剃光頭?

犯人,無論在哪個年代,哪個國家,都是人們嗤之以鼻的存在,而不同時期,不同歷史背景下,對犯人的懲治方式也都是不同的。

看過《水滸傳》的同學都知道,水泊梁山上的不少人,臉上都有刻字,尤其是及時雨宋江。

為什麼古代犯人額頭會刻字,而現代會剃光頭?

那宋江的臉上為什麼會有刻字呢?這還要從宋代的刺配法說起。

宋代,統治者發明了獨具特色的刺配法,並得到了充分發展。 所謂“刺配”,就是集刺、杖、流於一身的刑罰,是指臉上刺字,外加杖脊而後流配充軍。

明朝人丘浚在《大學衍義補》中說:宋人承五代為刺配之法,既杖其脊,又配其人,而且刺其面,是一人之身,一事之犯,而兼受三刑也。

為什麼古代犯人額頭會刻字,而現代會剃光頭?

宋代的刺配法有一個功效,那就是用刺配來代替了死刑,也就是說,凡事臉上有刺字的犯人,並不會因為罪過而被直接殺死,當然,刺配法並沒有在後世流傳多久,就被廢棄了。

可能會有人說,刺配法太過輕了,但古語有云: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人體身上的每一寸皮膚,每一根毛髮那都是父母賞賜給我們的,無論是自己還是別人都不能隨意傷害。

不知道有沒有人聽過曹操割發代首的故事。

為什麼古代犯人額頭會刻字,而現代會剃光頭?

相傳,曹操曾率領部隊騎馬路過一片麥田的時候,曾下令,讓部下不得踩壞麥田,違令者斬首,但沒想到的是,沒過多久,曹操自己的馬突然受驚,在麥田中踩壞了不少莊稼,此情此景,曹操是怎麼做的呢?

曹操言自己是軍中將首,不能隨意身死,但令已下,不得不從,於是以發代首,從鬢角割下了一縷頭髮掛在了麥田邊上。就算如此,底下的人還紛紛勸阻,大喊:丞相不可!

由此可見,在古代的時候,皮膚和頭髮對人來說有多麼重要。

那現在呢?

為什麼古代犯人額頭會刻字,而現代會剃光頭?

我想,喜歡看法制節目的人肯定沒少看法院申訴的節目,所以對犯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那斑馬紋的囚衣和光頭。

在這裡呢,司機首先要科普一下,那就是,法院中的被告席和原告席在訴訟地位中應該是平等的,什麼意思呢?

就是說,被告席和原告席的社會認知和法律地位都是一致的,不能因為對方在被告就應該受到某種不善的眼光。不是還可能存在誣陷和誹謗存在的可能性嗎?

我國法律規定,只有通過法院審判,犯人才會被定義為真正的犯人,在此之前, 頂多叫做犯罪嫌疑人。

為什麼古代犯人額頭會刻字,而現代會剃光頭?

那現在的犯人為什麼會被剃光頭呢?這可和古代人對頭髮的重視程度沒有一點關係。原因有以下幾點:

  1. 精神上對犯人予以打擊。這通常作為徒刑的附加刑,被經常採用,雖然說和古代沒什麼關係,但也算得上無意中的傳承,也是為了表明,犯人的社會地位不同。
  2. 囚犯剃光頭是國內監獄長期以來一種不成文的管理規定。因為這不僅便於監獄管理(如衛生、防止頭髮裡藏物品),而且很容易區分。一旦有囚犯逃跑,抓捕時很容易識別和發現目標,即便罪犯戴上假髮偽裝也很容易被識破。
  3. 隨著司法文明的進步,這一傳統做法正逐漸改變。海口、上海等地已取消了這一強制規定,犯人可以留板寸頭,這也體現了監獄管理的人性化走向。
為什麼古代犯人額頭會刻字,而現代會剃光頭?

犯罪嫌疑人到底該不該穿囚服受審這件事,在前幾年還在社會上引起過一陣風波。

在電視欄目中,我們通常會看到,身穿囚服的犯罪嫌疑人出席法庭的例子,但有些人卻不用,這是為什麼呢?

為什麼古代犯人額頭會刻字,而現代會剃光頭?

例如圖片中的房祖名出席法庭圖中,他就沒有穿囚服,按說接受法院審判就是在被定性有沒有犯罪,如果出席的人穿著囚服,那人們潛移默化的就認為這個人肯定有罪,這是對人格極大的汙衊和不尊重。

所以後來很多司法機關已經開始漸漸改變了這個現象。

那大家對這件事都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留言評論,關注。

PS:文中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可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