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犯人额头会刻字,而现代会剃光头?

犯人,无论在哪个年代,哪个国家,都是人们嗤之以鼻的存在,而不同时期,不同历史背景下,对犯人的惩治方式也都是不同的。

看过《水浒传》的同学都知道,水泊梁山上的不少人,脸上都有刻字,尤其是及时雨宋江。

为什么古代犯人额头会刻字,而现代会剃光头?

那宋江的脸上为什么会有刻字呢?这还要从宋代的刺配法说起。

宋代,统治者发明了独具特色的刺配法,并得到了充分发展。 所谓“刺配”,就是集刺、杖、流于一身的刑罚,是指脸上刺字,外加杖脊而后流配充军。

明朝人丘浚在《大学衍义补》中说:宋人承五代为刺配之法,既杖其脊,又配其人,而且刺其面,是一人之身,一事之犯,而兼受三刑也。

为什么古代犯人额头会刻字,而现代会剃光头?

宋代的刺配法有一个功效,那就是用刺配来代替了死刑,也就是说,凡事脸上有刺字的犯人,并不会因为罪过而被直接杀死,当然,刺配法并没有在后世流传多久,就被废弃了。

可能会有人说,刺配法太过轻了,但古语有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人体身上的每一寸皮肤,每一根毛发那都是父母赏赐给我们的,无论是自己还是别人都不能随意伤害。

不知道有没有人听过曹操割发代首的故事。

为什么古代犯人额头会刻字,而现代会剃光头?

相传,曹操曾率领部队骑马路过一片麦田的时候,曾下令,让部下不得踩坏麦田,违令者斩首,但没想到的是,没过多久,曹操自己的马突然受惊,在麦田中踩坏了不少庄稼,此情此景,曹操是怎么做的呢?

曹操言自己是军中将首,不能随意身死,但令已下,不得不从,于是以发代首,从鬓角割下了一缕头发挂在了麦田边上。就算如此,底下的人还纷纷劝阻,大喊:丞相不可!

由此可见,在古代的时候,皮肤和头发对人来说有多么重要。

那现在呢?

为什么古代犯人额头会刻字,而现代会剃光头?

我想,喜欢看法制节目的人肯定没少看法院申诉的节目,所以对犯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那斑马纹的囚衣和光头。

在这里呢,司机首先要科普一下,那就是,法院中的被告席和原告席在诉讼地位中应该是平等的,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被告席和原告席的社会认知和法律地位都是一致的,不能因为对方在被告就应该受到某种不善的眼光。不是还可能存在诬陷和诽谤存在的可能性吗?

我国法律规定,只有通过法院审判,犯人才会被定义为真正的犯人,在此之前, 顶多叫做犯罪嫌疑人。

为什么古代犯人额头会刻字,而现代会剃光头?

那现在的犯人为什么会被剃光头呢?这可和古代人对头发的重视程度没有一点关系。原因有以下几点:

  1. 精神上对犯人予以打击。这通常作为徒刑的附加刑,被经常采用,虽然说和古代没什么关系,但也算得上无意中的传承,也是为了表明,犯人的社会地位不同。
  2. 囚犯剃光头是国内监狱长期以来一种不成文的管理规定。因为这不仅便于监狱管理(如卫生、防止头发里藏物品),而且很容易区分。一旦有囚犯逃跑,抓捕时很容易识别和发现目标,即便罪犯戴上假发伪装也很容易被识破。
  3. 随着司法文明的进步,这一传统做法正逐渐改变。海口、上海等地已取消了这一强制规定,犯人可以留板寸头,这也体现了监狱管理的人性化走向。
为什么古代犯人额头会刻字,而现代会剃光头?

犯罪嫌疑人到底该不该穿囚服受审这件事,在前几年还在社会上引起过一阵风波。

在电视栏目中,我们通常会看到,身穿囚服的犯罪嫌疑人出席法庭的例子,但有些人却不用,这是为什么呢?

为什么古代犯人额头会刻字,而现代会剃光头?

例如图片中的房祖名出席法庭图中,他就没有穿囚服,按说接受法院审判就是在被定性有没有犯罪,如果出席的人穿着囚服,那人们潜移默化的就认为这个人肯定有罪,这是对人格极大的污蔑和不尊重。

所以后来很多司法机关已经开始渐渐改变了这个现象。

那大家对这件事都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评论,关注。

PS: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