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遐園溢書香 革故鼎新綻新芳

公共圖書館是知識之門,為個人和社會群體的終生學習提供了基本條件。然而,隨著時代發展,手機等終端設備快速普及,翻閱紙質資料已不能滿足人們日益增加的閱讀需求,碎片化和娛樂化的閱讀模式主導了人們的生活,圖書館門庭冷落。對此,從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許多國家就紛紛開啟圖書館數字化建設,目前的變革之路,無不是落實在兩個方面:一是從其功能出發,拓寬服務;二是從其外在形象上下功夫,打造地標建築。其中備受矚目的美國公共圖書館打造了“創客空間”,推出特色服務;有著一千多年圖書館歷史的德國則把打造特色景觀作為在網絡時代改造公共圖書館的思路之一。在我國,許多城市在圖書館建設上也實施了一些較有新意的舉措,2017年,來自美國的賽閱有聲書在首都圖書館正式上線,同年,天津濱海新區圖書館因建築的新穎別緻在網絡走紅。

圖書館的變革時代早已悄然而至,作為中國十大公共圖書館之一的山東省圖書館在建館之初曾因其建築的秀美獲得“歷下風物,此為最勝”的美譽。時至今日,深厚的文化底蘊仍然為山東省圖書館的發展提供了生生不息的動力支撐。但在當今信息洪流的衝擊下,山東省圖書館是否還能發揮其獨有的魅力?在應對時代的挑戰中,又實施了哪些舉措?本刊採訪了山東省圖書館現任館長劉顯世。

百年遐園溢書香 革故鼎新綻新芳

山東省圖書館館長劉顯世

紙質書不會消亡

移動終端所承載的文化特點是大眾化和娛樂化,在這種環境下,大眾對於紙質書的眷戀是否成了一種情懷而非習慣?對此,山東省圖書館館長劉顯世深有體會,“我個人是不喜歡手機閱讀的,一是對眼睛有害,二是讀紙質書的時候,讀者能通過書與作者產生心靈上、精神上的交流和溝通,這是手機閱讀所不能帶來的”。劉館長是乘火車時也要讀書的書籍愛好者,無論是幼年時的勤學苦讀,還是在北京大學求學時那段與書相伴的日子,都在教會他“一日無書,百事荒蕪”。劉館長深切體會到了紙質書所帶來的價值,因此一直在為當代年輕人對書籍的忽視而擔憂。“雖然手機等終端接收的內容更豐富多彩,但是研究性和知識性的書籍是不能被替代的。”在未來,人類越來越需要汲取先進文化,而圖書館作為紙質書最集中的地方,一直以來被人們當作自我修養的陣地,因此只要人類對學習和研究的渴求還在,那麼紙質書就不會消亡。

新媒體產業強勢崛起,紙質書籍遭受冷落,是時代所帶來的結果,其所承載的歷史和文化也容易被忽視。面對如此現狀,山東省圖書館緊跟時代步伐,以滿足讀者的需求為著力點,積極向數字化、網絡化靠攏,開發多種貼近現代人生活方式的閱讀形式,並積極探索有特色有內涵的發展之路。

“從流量來看,目前每年入館的人數在一百五十萬到二百萬人,每天的流量有五六千人,並且人數是逐年增長的。”如此樂觀的趨勢基本可以驗證劉館長的“紙質書不會消亡”的觀點。“熱愛閱讀的人會迴歸到紙質書上來。”劉館長如是說。運用數字化技術只是引導人們熱愛閱讀的手段,最終的願景還是希望人們能夠走進圖書館感受文字的魅力。

把公共教育的功能發揮到最大化

公共圖書館作為人類知識與信息的集散地,在公共文化服務工作中一直扮演著重要角色。2017年11月4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確定了公共圖書館的基本原則和目標方向,把推廣、引導全民閱讀作為重要任務。也正因如此,公共圖書館在當今社會更應承擔起公共教育的作用。當代年輕人提倡自我修養,但缺少一個進行自我表達的平臺,山東省圖書館就致力於打造這樣的平臺。植根於現有的文化資源,山東省圖書館為全省中小學生量身定製了一系列的文化活動,除了以往的讀書夏令營活動,今年暑假開展了“童聲誦古韻,經典有新聲”全省中小學青少年的詩詞朗誦大賽,將傳統文化與青少年的日常學習結合,引導青少年感受閱讀的魅力。此次活動也承襲了2018年4月開展的“世界讀書日全民朗讀大賽活動”。“全民朗讀大賽”活動,吸引了各個層面的人前來參加,更有一些邊防官兵、人民警察等職業的參賽者。關於此類活動的意義,劉館長說:“大家在活動中可以把自己所學的知識進行交流碰撞,對個人來說這是一個學習和進步的過程。”

文化軟實力就是吸引力,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注重文化育人。“保國粹,開民智”可謂是山東省圖書館的辦館理念,為了弘揚與傳承優秀傳統文化,近年來山東省圖書館推出了“圖書館+書院”模式。“古代書院的功能就是典藏、育人,而現在傳統的圖書館恰恰缺少學習體驗類的活動,所以我們吸收一些古代書院的做法,通過活動讓古籍的文字活起來,加強與老百姓的互動。”劉館長說。為讓古老書院在現代圖書館中煥發活力,山東省圖書館以傳統文化為內核,打造現代書院的氛圍,以公開課的形式,吸引了社會大眾的參與,因地制宜地發揮圖書館在公共教育中的作用。這體現了山東省圖書館在功能建設上始終堅持“內容為主、文化育人”的獨特性。

走“效率提升+學術研究”的特色之路

關於歐美國家公共圖書館的發展現狀,有過英國公共圖書館考察經歷的劉館長感觸頗深:“他們的圖書館已經成為一個當地居民社區文化交流展覽活動中心,可以看電影,開藝術沙龍,喝咖啡,功能更加齊全,佈局也更加合理。”2018年3月,來到山東省圖書館任職,他將此前英國之行的感悟付諸實踐,把山東省圖書館打造成功能性和專業性兼具的公共場館,擴大開放性和包容性,使其更大程度地貼近人們的生活。根據圖書館的現狀,劉館長提出了兩大舉措,一是提升服務效率,二是提升學術研究水平。

首先在提高服務效率方面,一是拓寬功能,針對各個年齡段的群眾,不再拘泥於提供紙質書服務,創新性地以免費播放電影,發起公益作文課等活動,吸引各個年齡段的人走進圖書館,從而提高利用率。二是提升工作效率,對先進窗口和個人,每年進行評審評獎,從而創建高質量的服務隊伍,逐漸向先進國家和國內先進城市的公共圖書館模式靠攏。

其次是在“提升學術研究水平”方面,劉館長認為“圖書館是國粹保存的地方,要利用資源,做好學術研究,做好行業引領”,他認為,圖書館始終要堅持學術的權威性和專業性,為此應設立省圖書館學術貢獻獎,以學術的力量帶動省級圖書館的發展,才能始終不偏離文化事業的軌道。始終把打造專業性作為一切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這是公共圖書館事業不斷向前推進的動力,也是公共圖書館與商業圖書館的區別所在。

在追求快速崛起的時代,不同於其他公共圖書館的“網紅效應”和“概念營銷”,劉館長始終認為,現代圖書館的發展不應只在於設施,更重要的是在於內容。通過挖掘館內的文化資源,讓書中所承載的文字活起來,再通過有內涵、有水平的文化活動,打造專業的文化傳播平臺,使圖書館永葆活力地可持續發展,這是山東省圖書館目前所探尋的道路。

公共圖書館作為一個文化載體和一個城市的獨特印記,在豐富的文化底蘊的支撐下,圖書館的文化韻味將越發濃厚。山東省圖書館在堅守美好願景的同時,始終重視文化的功能,將先進的文化內涵植入一系列的改革中。但我們仍不能忽視瞬息萬變的時代所帶來的危機,如何完善軟件與硬件,如何搭建起人們與文化的橋樑,不管在今日還是在未來,都是從業者在實踐中不斷要去思考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