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四年,我從未喊婆婆一聲“媽”

結婚四年,我從未喊婆婆一聲“媽”

六年前,我的母親在一場意外中去世,我從小跟母親感情很深,很長一段時間都無法接受這個事實,從此,媽媽兩個字就深深地埋藏在了心底。

母親走了兩年後,我結婚了。

婚後,怎麼也無法做到開口叫婆婆一聲“媽媽”,我固執地認為“媽媽”只有一個,她是我最親的親人,除了她,我不可能叫任何人“媽媽”。

婆婆其實很善良、和藹,對我不錯,她離異多年,我們結婚後,就一直住在一起。

我甚至覺得婆婆對我好並不是喜歡我,而是討好我,等時間長了,她對我就不會那麼好了,所以我跟她只要維持著表面上的客套就好。

我的工作長期出差在外,老公也忙,應酬多,平時家裡家外都是婆婆在幫我們料理。

我呢!出差回來就帶一些小禮品送給婆婆,以表示謝意,這樣的相處模式讓我們共處的日子變得相安無事,但也沒有緊密貼心的感覺。

02

結婚第二年,我生日,婆婆跟老公打聽我愛吃母親做的鯽魚湯後,滿心歡喜地做給我吃。

我是從小吃母親做的鯽魚湯長大的,在我記憶裡,鯽魚湯對我來說,象徵著母親對我濃濃的關愛。

母親離世後,我再也沒吃過鯽魚湯,因為總覺得魚湯裡再也沒有母親那特有的味道。

那段時候我老公的事業不是很順,而我的工資高出他很多,我以為婆婆是想收買我,才別有用心的做鯽魚湯。

心裡有了這個想法後,面子上還是會給婆婆一個笑容,捧著她端來的鯽魚湯,喝了一口,一股白胡椒粉的味道嗆入喉嚨,我忍不住放下了它。

“怎麼了,不好吃?”婆婆明顯有點失望。

“也不是,只是我愛吃我媽做的那個味道。”鯽魚湯勾起了我的回憶,明知道會傷害到婆婆,還是脫口而出了。

婆婆沒說話,尷尬地笑了笑,把鯽魚湯端進了廚房。

這些老公都看在眼裡,他覺得我做得很過分,當場就對我提高了嗓門:“你咋這麼矯情呢,結婚一年多年了,從沒叫過一聲媽,我媽沒有跟你計較,辛辛苦苦給你熬的魚湯,你還挑三揀四的,太不像話了。”

當著婆婆的面,被老公這麼一頓說,我想要爭執卻又不知道怎麼開口,眼淚不爭氣地掉了下來。

婆婆趕緊過來,先罵了老公幾句,再給我打圓場:“叫不叫媽都不礙事,稱呼就是個代號,咱不計較這個啊,魚湯不好喝,咱就不喝唄。”

對於婆婆的開明我很感激,但是讓我從此“屈服”,我仍然做不到。

03

有次,我聽到婆婆在跟老公的姨媽打電話,語氣明顯有些傷感,羨慕,她說:“還是你幸福,老孫家的兩個兒媳婦人前人後地叫你媽媽,聽著可親切了。”

我才知道,婆婆那句“稱呼只是個代號”是違心的,她內心還是希望我能開口叫她一聲媽的。

我也知道是我自己的問題,但心情還是有點不是滋味。

懷孕期間,因為身體不適,我的胃口很差,吃不下東西,整個人迅速地消瘦了很多。

婆婆並沒有責怪我矯情,而是想方設法變換著菜單給我做各種有營養的菜,但這一切在我口中卻是感覺味如嚼蠟,難以下嚥。

那段時間我只吃粥,婆婆很開心,有時會放瘦肉青菜,有時又會放點排骨紅蘿蔔。為了保證新鮮,她都是五點半就起床悄悄去菜市場現買材料,從沒有半句怨言。

坐月子期間,對粥吃膩了,胃口更差,什麼都不想吃,這可急壞了婆婆,她圍著我團團轉:“孩子,你不吃可不行啊,沒有營養月子坐不好,以後落下什麼病根,你要受苦一輩子的啊!”

說實在的,有一個這麼善良溫和的婆婆,我很感動,但那一聲“媽媽”還是叫不出口。

04

生完孩子的第七天,婆婆又端來一碗鯽魚湯,我抗拒地搖搖頭。

她篤定地看著我說:“孩子,你就再嘗一口,看看這次有沒有你媽媽做的那個味道,就一口,不好吃,你就放下不吃,我絕不勉強你。”

婆婆的話讓我無法拒絕,我試探性地啜了一小口,味覺神奇般地驚醒了,就是這個味道,我母親的味道。

我驚奇地看著婆婆,大口喝著魚湯,笑著問:“您怎麼會做這種味道的?”

婆婆著對我說:“我是學來的,你喜歡吃就好,看來還是這鯽魚湯救了你的胃口啊!”

晚上老公告訴我,婆婆給我姨媽打電話了,我媽的鯽魚湯也是在姨媽那裡學來的,婆婆從讓姨媽那裡學習做鯽魚湯,當然有收穫。

老公還說,現在賣野生鯽魚的攤子少,婆婆問了好幾個鄰居,特地起了個大早才找到那個小攤子買回來的。

我聽了後,比喝下鯽魚湯還溫暖。

之後婆婆隔三岔五地給我煲鯽魚湯,我的胃口也一天天好起來,慢慢可以吃得下很多種食物。

出了月子,我的身體恢復得很不錯。

而婆婆,既要照顧我,又要照顧小寶,憔悴了很多,瘦了一大圈。

我望著婆婆消瘦的身形,眼裡盡是感激,別人都說生個孩子就知道婆家是人還是狗,我能確定婆婆是難得的好婆婆。

這一刻我很清楚,婆婆為我做了這麼多,自始至終對我沒有任何要求,並不是我有多好,也不是我收入比老公高,而是她善良,做她兒媳是福氣。

我會珍惜這樣的福氣,但還是無法開口叫一聲“媽媽。”

05.

產假休完後,我的身體漸漸恢復,重返了工作崗位。

有次,老公去外地開會,我又有個緊急的工作任務需要出差,偏偏這時候小寶生病了,我打電話給領導請假,遭了一頓罵。

一邊是前途不錯的工作,一邊是我親兒子,就在我兩難時,婆婆安慰我:“家裡有我呢,你去忙吧,我自己帶小寶去醫院。”

我坐上出租車,往火車站趕。車窗外,我看到婆婆正大步往公交站方向趕路。

她吃力地抱著小寶,滿頭大汗,手臂的臂彎上還掛著裝奶瓶尿不溼等雜物的包,每走一步,包就在她的胸前晃盪一下。

只見她左手託著小寶的背,右手拖著他的臀部,負重地往前走,小寶很重,婆婆每往前走一段,就要換換手的姿勢,重新抱緊小寶,樣子很是艱難。

我扭頭看著婆婆的背影,直至她的身影縮成一個點,消失在人群裡,我淚流滿面,心裡不住地感嘆:婆婆是真心愛我的,為了我們這個家,她太不容易了。

出差回來後,小寶的病還沒好,夜裡總是哭鬧,那段時間我的工作又一直很忙。

婆婆跟我提議:“你白天要上班,夜裡睡不好覺可不行,小寶晚上就跟我睡一個房間吧,他哭了,我來哄他,你好好休息。”

我過意不去,對婆婆說:“還是我來吧,您白天還要帶他,也很累。”

但婆婆還是堅持自己的意見,一到睡覺的時候,就把小寶抱去她的房間。

每晚小寶哭鬧的時候,婆婆就把他一直抱在手裡,依靠在床背上坐著睡一夜,時間長了,她的一隻手臂受了涼氣,疼得抬不起來。

06

婆婆卻不肯,她說:“請一個保姆每月要多花好幾千,這錢還是省下來吧,以後孩子的花銷多了去,你們負擔會很大的。”

表面看婆婆是固執,其實她是為了我們考慮。

有次我下班早回來,看到婆婆正在打掃我們的房間,她束著生疼的左手臂,右手拿著拖把,一寸一寸地拖著地板。

看到我回來了,她艱難地抬起左手臂,指向廚房,笑著說:“鍋裡有剛燉好的鯽魚湯,趕緊趁熱吃了吧。”

“我來打掃吧,您歇會。”我上前想接過婆婆的拖把。

“不用,不用,你快去吃魚湯補補,最近工作這麼辛苦,你都瘦一圈了。”婆婆右手按住拖把,催促著我。

婆婆關愛的語氣像極了我已故的母親,那一刻我感覺母親就在我身邊,從未離開過一樣。

直到我工作節奏稍緩,向公司請到了年假,回來替換婆婆帶小寶,她才去醫院檢查手臂。

由於耽誤了治療的最佳時機,婆婆的手臂落下了病根,每到陰雨天,就隱隱作痛。

我和老公都很愧疚,反而是婆婆安慰我們:“人老了,睡沒點病痛,正常。”

07

俗話說:日久見人心。

我原先以為婆婆會等新媳婦上門親暱的新鮮勁兒過了,就不會對我那麼好,可是整整三年多了,她一直待我就像親生女兒一樣,處處為我著想。

看著婆婆為我們的小家忙前忙後的身影,我忍不住在心裡默默地跟她說:“媽媽,您辛苦了!”

我很沒用,也很矯情,明明心裡對婆婆萬分感激,那聲“媽媽”卻怎麼都喊不出口。

前不久,婆婆騎著電動車去買菜,拐彎的時候,和直行的汽車撞在了一起。

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我大腦一片朦朧,整個人都是發懵的,我不住地對自己說:“難道老天又要讓我失去一個好媽媽了嗎?我還沒來得及當面叫她一聲媽媽呢!”

想到婆婆對我的好,卻從來不求回報;想到她平日的不辭辛勞,她卻從不說一個“累”字;相到我沒叫過她一聲媽,她卻從沒一句責備。

08

婆婆的右腿被器材固定在病床上,腳踝處腫得老高,她的表情很痛苦。

“還好人沒事,只是骨折。”一旁的老公看我氣喘吁吁,眼神裡滿是驚慌,不住地開解我。

驚慌過後的我,一時間情緒如瀑布般流瀉下來,我抖動著雙唇,摟住婆婆的肩頭,聲音發顫:“媽……”

我像個孩子一樣越哭越厲害:“媽,您真是嚇死我了,您可千萬不能再有事,我就你一個媽媽了。”

聽著這突如其來的“媽媽”的叫喚聲,婆婆先是一怔,接著也開始激動地抹眼淚。

她忍住疼痛,拍拍我起伏不斷的後背說:“好孩子,媽媽沒事,媽媽沒事。”

婆婆住院期間,我每天做不同的飯菜,燉有營養的湯給她送去,就像當初她照顧我坐月子一樣細心體貼。

婆婆直誇我是個好女兒好媳婦,而我也不吝嗇地送上一句:“您更是一個好媽媽!”

就這樣,結婚四年了,我才開口叫了婆婆一聲媽。

從那以後,我真的把婆婆當成了自己的媽媽,我們一家四口相親相愛,幸福到無話可說。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