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堡之變也先抓到明英宗,在一年多當俘虜的日子裡,他過的咋樣

土木堡之變,瞭解歷史的小夥伴們都知道,這是大明王朝由盛轉衰的一個轉折點。

這壓根就是一場不可能失敗的失敗。說起來都憋氣的慌,在朱元璋,朱棣手上建立起來的大明精銳,幾乎轉眼間這就沒了。

咱說句不好聽的,這拿塊豆腐渣砸水坑裡這都能瞅見個水花,大明王朝二十萬大軍,去砸人家瓦剌五六萬的軍隊,您別說水花,連個水紋都沒激起幾圈來。

這一傢伙下去,立馬就改變了朝局,武官一系直接就把打斷了骨頭,畢竟土木堡之變這事,是御駕親征,武官一系的強人都跟了去,全塞裡邊了,回來的沒幾個。

至此文官在朝局中總是壓著武官一頭,再也沒有起來過。

那麼這事的罪魁禍首是誰呢?一個就是明英宗自己,另一個就是他那寵愛到極致的大太監王振。

那麼咱先把土木堡之變這事聊一聊

土木堡之變也先抓到明英宗,在一年多當俘虜的日子裡,他過的咋樣

說來也好笑,就這王振還是一個正兒八經的讀書人,舉人出身,為了自己能夠高官得坐,駿馬得騎,一傢伙就把自己個劃拉了,忙不迭的去做了太監。

就這麼個人,明英宗那是寵幸至極啊。土木堡之變的時候,王振帶著大軍,想要回去光宗耀祖,畢竟這可帶著二十多萬人呢,還有全天下最大的官皇帝跟著。

這一路上壓根就不管啥軍事不軍事,他就管氣派不氣派。出來的時候也匆忙,啥軍糧不軍糧,啥安全不安全,想擱那走就擱那走。

知道這段歷史的小夥伴,都知道明英宗和他的軍隊多少次,都可以躲過瓦剌這次的致命圍堵。

單單說最後一次,土木堡這地離懷來城也就二十里的路,文武百官都要求入懷來城宿營。

土木堡之變也先抓到明英宗,在一年多當俘虜的日子裡,他過的咋樣

可這進士出身的太監王振大手一揮,拉倒吧,咱一千輛輜重車還沒到呢?今天就擱土木堡休息,皇帝都累壞了。

大臣一聽,跑去勸誡,明英宗還沒說話,王振到蹦出來:“拖出去!你個腐儒懂個啥?你也懂軍事?”

得,最後的希望被一言九鼎的王振堵了回去了,而明英宗早早的休息了。

第二天,天亮了,真的亮了。

明英宗要走了,驚奇的發現他被圍了,被瓦剌圍了。

王振為了牟利和瓦剌私下交易的箭,一支支的射向了明軍,明軍崩潰了。

王振在尖叫聲中被自己人把腦瓜給砸了個稀碎。

得咧!明英宗這麻利的就成了也先的俘虜。

明英宗被俘之後

土木堡之變也先抓到明英宗,在一年多當俘虜的日子裡,他過的咋樣

咋說呢?明英宗嗎?說道根子上他也是個皇帝,就算是他在不行,忠於他的人還是有的。

其中一個叫袁彬的在這段時間裡一直追隨左右,出謀劃策。

咱舉幾個例子,大傢伙聽聽。

明英宗,雖然是一國的皇帝,畢竟你這都階下囚了,還想著錦衣玉食,張口來飯,伸手就能穿衣?不能夠啊!

所以明英宗住的地雖然也是個蒙古包,但這玩意已經破敗不堪了。

大傢伙也知道北方的天氣,那是嘎嘎的冷,尤其到了晚上,小風吹著跟那錐子一樣的扎。

明英宗還睡覺?都快凍僵了。袁彬把明英宗的腳塞到自己的懷裡取暖,這才一步步的熬了過來。

人家瓦剌要轉移了,過去明英宗有馬有車的不擔心,但人家瓦剌的馬都是戰馬,再多那也是給自己人用的,你明英宗撒開倆大長腿跟上就完了。

你說明英宗那走過這麼苦的路,這都是袁彬揹著明英宗走的。

明英宗都快崩潰了,是袁彬在旁邊鼓勵,這才讓明英宗堅定下來。

咋說呢?是個人就會生病,尤其是袁彬這麼折騰,很快就生病了,發燒,燒的都不省人事了。

土木堡之變也先抓到明英宗,在一年多當俘虜的日子裡,他過的咋樣

明英宗急得不知所措,趴在他的身上哭。其實這麼些個事都是在袁彬自己寫的《北征事蹟》中記載的。

那麼後來也先想給明英宗來個美人計,將自己的妹妹許配給明英宗。

袁彬一聽這事,立馬勸阻。這是氣節問題,用咱的想法就是你這都做了俘虜了,這又娶了外族人,這相當於成了外族人的女婿,尊嚴何值?

那麼這事就被袁彬的勸阻下,就這麼得了。

後來也先又來了後招,送了六個美女過去伺候明英宗。這回袁彬的主意更加的直接,等以後回到中原娶了你妹妹,咱在說這六個的事,也對的起你妹妹。

一頓美人計,在袁彬的掩護下壓根就沒成功。

還有也先帶著明英宗到大明邊關的各處訓話,讓守關的將領把門打開。

最後還給明英宗出主意,也先負責開路,讓他回南京做皇帝去。

這些個計策一個比一個毒辣。

這都是在袁彬的勸阻下才沒成功。而這些個針對明英宗的計謀,都是明英宗以前身邊的太監喜寧出的。

您瞅瞅明英宗身邊這幫子太監,都是坑他來的。

土木堡之變也先抓到明英宗,在一年多當俘虜的日子裡,他過的咋樣

最後袁彬出了個主意,殺喜寧,讓這喜寧作為明英宗和也先的談判代表去北京談判,路上給另一個大明將領下了密旨。

回去後,于謙見了旨意,直接就把這喜寧給活颳了。

就這個喜寧壞的可以,當年也先其實是沒有打算攻打北京城的,是喜寧這貨鼓動說北京城壓根就是一座空城,這才讓也先打了主意進攻的。

不然也不會出現如此慘烈的保衛戰。好吧這算是題外話。

咱在說一點題外話,但讓大傢伙想不到,後來明英宗回到明朝,經過奪門之變,把明代宗給弄下去,又做了皇帝,又開始寵幸小人。

其中有一個叫門達的傢伙,袁彬得罪了這人。明英宗大氣的就說了一句話:“隨便你這麼辦,只要把活的袁彬給朕留下就可以了!”

挺尷尬的吧!而且還有一事,那把大明王朝都帶到了轉折點上的王振,明英宗一復辟成功,第一件辦的事,就是給他寵幸到極致的大太監王振給恢復了名,這忙不迭的,還給這王振用香木做了一雕像招魂。

哎!這事弄的!順道明英宗在位期間還把河套地區給丟了。

好了,今天就寫到這裡,喜歡的朋友加個關注,順手點個贊呦!


分享到:


相關文章: